教科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7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II )卷_第1页
教科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7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II )卷_第2页
教科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7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II )卷_第3页
教科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7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II )卷_第4页
教科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7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教科版备考教科版备考 20202020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0707 百家思想与百家思想与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III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儒 道 法三家分别提出 仁政 无为而治 法治 的政治观点 这些观点 A 都不正确 B 只有 仁政 观点是正确的 C 只有 法治 观点是正确的 D 都有合理的因素 2 2 分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下列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 仁 和 爱人 B 兼爱 非攻 C 无为而治 D 奖励耕战 3 2 分 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 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 舌尖上的浪费 的 光盘行动 中 早在 战国时期 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 兼爱 非攻 的同时 就倡导 节俭 节用 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 A 老子 B 墨子 C 荀子 D 韩非子 4 2 分 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 蓄积深厚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 百家争鸣 的局面 成为后世思想 文化发展的源头 请你判断下面的搭配正确的是 孔子 儒家 庄子 道家 韩非子 法家 老子 墨家 第 2 页 共 15 页 A B C D 5 2 分 今年 4 月 27 日河北保定市学者贾延清 李金泉历时 10 余年编纂的 唐明皇御注道德经 由中央 编译出版社出版发行 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献价值 道德经 所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A 仁 B 事物有对立面 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C 兼爱 非攻 D 法治 6 2 分 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 其主张对当时的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是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兵家 7 2 分 军事格言 知彼知己者 百战不殆 出自 A 论语 B 道德经 C 孙子兵法 D 孙膑兵法 8 2 分 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并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学说是 A 儒家 第 3 页 共 15 页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9 2 分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 拱 之 子为政 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这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 学派的思想主张 A 道家 B 法家 C 墨家 D 儒家 10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 儒墨两家并驾齐驱 故有 非儒即墨 之说 下列主张出自墨家的是 A 无为而治 B 因材施教 C 以法治国 D 兼爱 非攻 11 2 分 下列语句出自 论语 的是 A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B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C 祸兮 福之所倚 福兮 祸之所伏 D 富贵不能淫 12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 其中 主张靠法令 权术和威势加强统治 的学派是 A 儒家 B 法家 第 4 页 共 15 页 C 道家 D 兵家 13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空前繁荣 涌现了许多大思想家 其思想对后世乃至世界 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 其中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的主张是 A 无为而治 B 兼爱 非攻 C 以法治国 D 以德治国 14 2 分 故宫博物院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 中正仁和 其中 仁 的思想来自于 A 道家 B 儒家 C 法家 D 墨家 15 2 分 毛泽东在读 史记 韩非列传 时批注道 韩非师从于苟子 他提出的 法治 术治 势治 三者合一的封建君王统治术 对后世影响很大 毛泽东所说的师徒两人所代表的学派是 A 都是法家学派 B 儒家和法家 C 儒家和墨家 D 都是儒家学派 16 2 分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 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 秦王朝也 从反面 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 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 一个思想 具 体是指 A 无为而治 第 5 页 共 15 页 B 统治者要实行 仁政 C 兼爱 非攻 D 加强中央集权 防止人民反抗 17 2 分 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影响最深远的思想派别是 A 儒家学派 B 道家学派 C 墨家学派 D 法家学派 18 2 分 师大附中七年级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了一次 班级管理 主题班会 同学们提出 制定严格班规 对违反班规的同学严惩 影响同学们主张的战国时期思想家是 A 孟子 B 墨子 C 韩非子 D 庄子 19 2 分 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 春秋战国历史 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 图 1 这些信息反应出春秋 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 6 页 共 15 页 D 民族关系的发展 20 2 分 战国时期 有一学派主张 兼爱 非攻 要求人们互爱互利 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 残害生 命 这个学派是 A 墨家 B 儒家 C 道家 D 法家 21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涌现了许多大思想家 对后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是宝贵的历史遗 产和精神财富 其中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子主张 A 无为而治 B 以法治国 C 以礼治国 D 民贵 君轻 22 2 分 提出 斧斤以时入山林 林木不可胜用也 主张 具有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古代思想家 是 A 孔子 B 墨子 C 孟子 D 庄子 23 2 分 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 老师安慰他说 一次的失败不要紧 说不定 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 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 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 你知道老师引用了哪位思想家的主张来教育学生吗 A 老子 B 孟子 第 7 页 共 15 页 C 荀子 D 韩非 24 2 分 古人云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说明 官风 官德 对 民风 民 德 起着重要的教化和示范作用 春秋时期倡导 为政以德 以礼治国 的思想家是 A 孔子 B 老子 C 庄子 D 韩非 25 2 分 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 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 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 现实是 A 孔子有教无类 使社会有学问的人增多 B 读书人吵吵闹闹 各自著书立说 C 西周灭掉商朝 实行封建制度 D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急剧变化 26 2 分 追求与建立和谐 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下列思想主张中体现了这一特点的是 A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B 争权逐利 兵戎相见 C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D 兼爱 非攻 27 2 分 2014 年 12 月 4 日是我国的第一个宪法日 春秋战国时期主张 以法治国 的思想家是 A 孟子 B 老子 C 墨子 第 8 页 共 15 页 D 韩非 28 2 分 关于下图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B 主张 兼爱 非攻 C 提出了 民贵 君轻 的思想 D 提出了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的道德观念 29 2 分 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 春秋战国历史 的过程中 搜集到下列信息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百家争鸣 铁器 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 大变革的时代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民族关系的发展 30 2 分 下列哪一家的学说最受战国时期封建统治者的欢迎 A 老子的道家学说 B 孔子的儒家学说 C 韩非子的法家学说 D 墨子的墨家学说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13113 分分 第 9 页 共 15 页 31 20 分 材料论述 14 15 世纪上半叶 欧洲大部分地区趋于衰落 与此同时 人类文明在欧洲社会文化艺术 自然科学等方面 爆发了一场令人惊叹的文艺复兴运动 思想家们通过各种方式揭露了贵族和教会的专横 残暴 表达了他们对非 教会世俗思想的推崇 一旦人文主义思想进入个人和民族的头脑 就没有什么比它更难以控制的了 这一伟大变 革 造就了一批颇有建树的自然科学家 如哥白尼 伽利略等 驱使了航海家们开辟新航路 同时 也对资本主 义其他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舍曼 世界文明史 等 1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发生时 中国正处于明朝 此时 中国在思想领域实行什么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思想 解放运动最早出现于哪一历史事件中 文艺复兴运动驱使了航海家开辟新航路 请列举一位航海家并说明他开辟 的航线 2 阅读上述材料 提炼一个观点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 观点明确 体现材料主题 史论结合 论述条理清楚 字数 200 字左右 32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的思想主张有 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 时 为政以德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等 材料二 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 深奥的学问 也 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 材料三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恒也 祸兮福之所倚 福 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 1 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2 战国时的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他又进一步提出了什么主张 3 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4 材料三反映的是与孔子同一时期哪一思想家的主张 33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第 10 页 共 15 页 1 请归纳上述材料的主题 孔子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 2 下列是某同学对材料中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的描述 图 A 孔子兴办私学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 图 B 建立于民国的京师大学堂 发展为今天的北京大学 图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规定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其中描述有误的是 填写字母序号 改正 3 请根据图片提供的相关信息 谈谈你的感想 34 28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仲尼曰 始作俑者 其无后乎 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孟子 朱熹注 俑 从葬木偶人也 有面目机发 使木偶活动的机关 而大似人矣 故孔子恶其不仁 而言其必无后 后代 也 孟子 集注 材料二 孔子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 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重于教育 孔子是开始传播贵族学到民间来的第 一个 孔子修 诗 书 订 礼 乐 赞 易 而作 春秋 此所谓六经 其先皆官书也 经孔子之手而 流布于民间 钱穆 国史大纲 材料三 孔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 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 2011 年 1 月 11 日 一座总高为 9 5 米的孔子 青铜雕像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孔子对用 俑 随葬的态度及其理由 这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 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说明孔子是怎样把贵族学传播到民间的 3 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说明孔子为什么会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 孔子铜像的落成有何现实意义 35 30 分 公元前 21 世纪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自夏 商 西周 到春秋 战国 我国社 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填写 夏 商 西周三代开国之君和亡国之君 表格的空白部分 第 11 页 共 15 页 朝代开国之君亡国之君 夏 桀 商 西周周武王 2 各国竞相改革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化的表现之一 结合所学知识 在下面示意图中补写出商鞅变 法的主要内容 3 思想活跃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化的又一个表现 请列出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 其中哪家 学派的思想对我国的影响最为深远 第 12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