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九年级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A卷_第1页
岳麓版九年级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A卷_第2页
岳麓版九年级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A卷_第3页
岳麓版九年级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A卷_第4页
岳麓版九年级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岳麓版九年级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岳麓版九年级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2018 自贡 俄国十月革命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地位 A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标志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 C 是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D 是人类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 2 分 2017 埇桥模拟 斯大林模式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也存在严重韵 弊端 下列内容不属于其弊端的是 A 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B 注重轻 重工业的协调发展 C 权利高度集中 民主法治建设被忽视 D 大量消耗和浪费能源 3 2 分 1929 1933 年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为了应对这场大危机 各国采取的办法是 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 德国纳粹党建立法西斯政权 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A B C 第 2 页 共 15 页 D 4 2 分 国际联盟建立后美国并没有参加 这是由于 A 美国不同意建立这个组织 B 这个组织没有国际性 C 美国国会不批准 D 美国未能掌握这个组织的领导权 5 2 分 2018 九上 徐州月考 20 世纪 30 年代是萧条 危机和战争的 10 年 下列能反映这一时代特点 的事件或现象有 美国 生产过剩 失业率高涨 德国 希特勒开始担任总理 苏联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日本 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A B C D 6 2 分 一位著名的记者曾经在 1933 年 分别游历了苏联 美国 德国和英国 发出了以下四篇报道 你认为错误的一个是 A 苏联的工业化建设蒸蒸日上 B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实行新政 C 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抗日战果辉煌 D 英国在世界经济大危机中损失惨重 7 2 分 2016 九上 兴化期中 确定学习主题 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 在如图 学习主题为 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这一知识结构图中 方框 1 2 3 应该相应呈现的历史事件是哪一组 第 3 页 共 15 页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B 工业革命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C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美国南北战争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8 2 分 2018 南充 20 世纪 30 年代 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 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B 1933 年希特勒上台 C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 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9 2 分 某校九年级李小亮同学制作了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卡片 其中 前后内容搭配不恰 当的是 A 德国突袭波兰 英法对德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 斯大林格勒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 C 诺曼底登陆战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 德国无条件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0 2 分 2017 兴化模拟 学习历史 必须分清哪些是历史 哪些是观点 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表述 是 A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B 九国公约 的签订 C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第 4 页 共 15 页 D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11 2 分 2018 九上 南平月考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 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实力 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该材料揭示了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B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过程 C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 D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12 2 分 2017 宜兴模拟 下图是 1942 年美国印制的一份海报 从图上 united 团结 win 获 胜 等宣传语和美 英 苏等国国旗 可以判断与海报相关的文献是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联合国家宣言 13 2 分 2018 九下 高邮月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美国为加强自己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 采取 的措施中没有 A 加大对外直接投资 B 跨国公司飞速发展 C 资本输出不断扩大 D 和苏联实行 冷战 14 2 分 2017 广东模拟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 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 第 5 页 共 15 页 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 必须走向联合 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材料反映的是 A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提高了各成员国的国际地位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稳定了西欧各国政局 C 西欧国家摆脱美国控制的意识增强 D 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15 2 分 2014 宿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 马歇尔计划 B 朝鲜战争的刺激 C 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D 国民经济军事化 16 2 分 2017 安顺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与两极格局的相同点有 都 维护了世界长期和平 都由大国所控制 都是在世界大战后形成的 都因大战而解体 A B C D 17 2 分 下列关于卡达尔改革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属于全国范围的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 B 改革使国家混乱 C 改革后匈牙利成了 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D 政府发扬了民主 第 6 页 共 15 页 18 2 分 20 世纪的某一天 莫斯科 20 万人举行经政府批准的游行和集会 打出了 不要独裁者 要把 多党制写进苏联宪法 等标语口号 该游行发生在 A 斯大林时期 B 赫鲁晓夫时期 C 勃列日涅夫时期 D 戈尔巴乔夫时期 19 2 分 2017 九上 莆田月考 某历史兴趣小组正在进行以 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为主 题的研究性学习 下列不属于这一主题的是 A 玻利瓦尔解放南美 B 印度独立 C 非洲独立年 D 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20 2 分 2018 九下 沭阳期中 2017 年 5 月 5 日 凝聚着国人梦想的国产 C919 大型客机首飞成功 天 空中终于有了属于中国人的大型喷气式客机 下图是 C919 主要供应商示意图 它反映了当今世界 A 贸易保护主义不复存在 B 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 C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 7 页 共 15 页 D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21 2 分 2017 开县模拟 丘吉尔描述了参加雅尔塔会议时的心情 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 另 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 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这预示着二战后的国际格局是 A 全球化趋势加强 B 两极对峙格局 C 多极化格局形成 D 一超多强格局 22 2 分 二战后至今 中东地区一直动荡不安 其内部原因是 大国介入 宗教矛盾 领土争端 民族冲突 A B C D 23 2 分 2016 八下 山东期中 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 不仅使非洲国家失去了经济资源 也使非洲国 家失去了政治尊严 那就是民族的独立和平等 下列史实标志着非洲国家最终找回 政治尊严 的是 A 1955 年 万隆会议的召开 B 1956 年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 C 1960 年 非洲 17 个国家独立 D 1990 年 纳米比亚独立 24 2 分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中 涌现出一批英雄人物 下列人物与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A 玻利瓦尔 西属拉美独立运动 B 尼赫鲁 印度独立 C 卡斯特罗 古巴革命 第 8 页 共 15 页 D 章西女王 非洲独立运动 25 2 分 2017 九下 龙岗期中 下列一组标志所涉及的产业 最能体现第三次科技革命核心技术的是 ABCD A 中国李宁 B 德国奔驰 C 美国麦当劳 D 美国微软公司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9595 分分 26 15 分 材料一 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 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 首先应分配必须数量的粮 食 以满足当地最贫苦阶层对粮食的需求 所征集的粮食不应移走 而应留在当地 所有征的粮食应立即无条件 地送往粮食征集中心 这批粮食的分配 应由省粮食委员会根据上级指令执行 列宁 关于收割队和征粮 队的法令 材料二 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 原料和饲料 农民可以全权处理 可以用来改革和巩固自己的经济 也可 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 用来交换工业品 手工业品和农产品 允许在地方经济流通范围实行交换 前苏联 文件 认真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材料一 二反映的分别是列宁在什么背景下实行的什么政策 2 这两种政策从内容上看有何不同之处 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第 9 页 共 15 页 3 根据列宁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以及所学知识 请 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几条合理的建议 27 3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完成相关问题 重温战争历程 材料一 2015 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 为铭记历史 警惕战争 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举行各种纪 念活动 材料二 下图是一幅宣传海报 上面有残破的美国国旗和相关文字 其中文字的意思是 记住 12 月 7 日 探究战争根源 材料三 1919 年 6 月 28 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迫使德国签署了 凡尔赛和约 根据条约 德国交出了 1 8 国土 1 10 人口和 300 万平方千米的全部殖民 地 承担 1 320 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 废除德国义务兵役制 陆 军总数不得超过 10 万人 莱茵河东岸地区 50 千米内 德国不能设防 材料四 1929 1933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导致德国经济急剧下滑 工业生产下降 40 外贸减少了 69 7 万多家 企业破产 面对困难 国会没有能力组建新的政府 导致了德国政局的极度混乱 再现风云人物 材料五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第 10 页 共 15 页 感悟战争启迪 材料六 假如没有中国 假如中国被打垮了 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 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 他们可以马 上打下澳洲 打下印度 罗斯福 材料七各国保证竭尽全力 互相合作 彻底打败德 意 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 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1 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 年月日 和标志 2 请写出材料二中提到的 12 月 7 日 发生的历史事件及影响 3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挑起的 分析材料三 四 归纳导致德国发动战争的主要因素 4 结合所学知识 请写出图片中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的名字 5 请举出中国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两个将领 6 材料七的内容出自哪部文献 该文献的发表有什么意义 7 结合材料六 七及所学知识 分析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28 20 分 2018 九上 罗湖期末 回看历史 昭示未来 历史最终证明 冷战没有真正的赢家 阅读下 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中 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 两国战时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 但 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 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 导致冷战的出 现 杜鲁门主义 演说是冷战的宣言 紧接着美国政府又提出马歇尔计划 第 11 页 共 15 页 一一摘编自张小明 冷战及其遗产 材料二 北约和华约建立 组织成立时间性质 北大西洋公 约组织 1949 年为遏制苏联 由美国策划成立的军事政治集团 华沙条约组 织 1955 年由苏联控制 与北约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 材料三 核武器有巨大的杀伤力 成为美苏军备竞赛中的重中之重 到 70 年代初 美苏战略核力量大体形成均势 竞赛的结果 使得双方都拥有多次毁灭对方的能力 美 苏尽管争夺激烈 但竭力避免直接碰撞 两国之间并没有发生战争 一一摘自岳麓书社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四 冷战结束后 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 世界新秩序 的设想 并认为 维 护美国的领导地位 是 建立新秩序 的 首要原则 西欧和日本都有自己的主张 中 国要求建立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秋序 一一摘编自刘金质 冷战史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美苏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使冷战在欧洲出现了哪两大阵营的对抗 这标志着什么世界 格局的形成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美苏两国 没有发生战争 的原因有哪些 长期的军备竞赛给美苏 两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 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说明 美国是否达到建立 世界新秩序 的目的 从处理大国之间的关系来说 冷战留下了哪些教训 29 25 分 2017 九下 邹平期中 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 阅读材料 回答问 题 第 12 页 共 15 页 素养一 时空观念 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 分析的观念 材料一 素养二 历史理解 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 材料二 1689 年英国 权利法案 1789 年法国 人权宣言 1776 年美国 独立宣言 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 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 林 亨特 人权的发明 一部历史 素养三 历史解释 是指以史料为依据 以历史理解为基础 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 能力 材料三 下表为西欧六国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表 单位 百万 1990 年国际元 注 六国为英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荷兰 比利时 数据采编自 英 安格斯 麦迪森 世界经济千年统计 1952 年1967 年1975 年1983 年1991 年1999 年 121585524338803213870383685946722995403597 素养四 历史归纳 是指能够对比历史事件的异同点 对相关史实进行分析 总结并运用的能力 材料四 现代化 是一个中性概念 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 资 也可以姓 社 甚至出现更复杂 的属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