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重砌体置换技术样本_第1页
承重砌体置换技术样本_第2页
承重砌体置换技术样本_第3页
承重砌体置换技术样本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某学生宿舍 原为三层砌体混合结构 80 年代加建二层 加建部分采用 加气混凝土砌块 建筑物长 72 368m 跨度 14 84m 中间走廊 层高 3 8m 纵墙承重 经几年使用 发现第四层砌体严重开裂 外墙外张 抹 灰层起鼓 开裂脱落 加固维修中 采用同层钢管支护 千斤顶固定 分段 置换的施工技术 收到了投资少 施工快 安全可靠的效果 1 1 内墙置换方案内墙置换方案 1 1 分段置换 以中部楼梯为中心 以中间走廊为界线 把两道内承重纵墙分成四段 图 1 置换按 段顺序进行 以避免施工期间建筑物整体刚度破坏 也可使支顶材料得到周转使用 图 1 内墙置换施工段划分 1 2 本层支顶 置换层本层支顶的作法是沿本层内墙每隔 1 5m 上下凿孔 在靠地面的 孔内安装预制混凝土垫块 底面坐浆 上面的孔在楼盖圈梁下皮开凿 在上 下孔内均安放 1000mm 长的 14 号工字钢 两边挑出墙皮 375mm 在两个工字 钢的悬臂端安装 100 6 钢管支柱 钢管支柱根据上部传来的荷重按中心受 压杆计算 用铁楔将柱顶钢梁与圈梁顶实 图 2 2 图 2 支顶构造大样 1 原混凝土圈梁 2 用楔铁打紧 空隙大时可加钢板 垫块 3 14 号工字钢 l 1000 4 凿孔 250 200 200 5 安装螺栓 2M16 现场确定位置 6 支柱 100 6 l 2950 7 凿孔 250 100 100 8 安装螺栓 M16 钻 18 孔 9 拉结角钢 E63 5 l 690 10 连接件焊于支柱上 E63 5 l 100 11 支顶可靠后拆除原 砌体 换成 MU10 M7 5 混合砂浆砌体 12 加劲肋 8 50 200 13 支 柱底板 10 200 200 14 传力板 15 200 200 焊在 14 号工字钢上 15 凿孔 250 300 300 b h l 16 木楔宽 100 150 17 预制混凝 土块 坐浆 10 厚 250 150 300 b h l 1 3 原砌体拆除及重砌待一个施工段支顶完毕即可拆除原砌体 砌筑代换 砌体 砌至距圈梁下皮 180mm 时 在纵向两支柱间加设新旧砌体传力机构 即用两块槽钢肢尖相扣 中间放置千斤顶顶牢 宜使千斤顶的压力读数与上 部墙段传来的荷重一致 为避免构件之间的传力损失 可使千斤顶的压力 值提高 10 20 而后用与槽钢肢等厚的钢板焊接两槽钢上下肢 最后撤 出千斤顶 图 3 3 图 3 新旧砌体传力措施 1 4 混凝土浇筑待新旧砌体间的传力机构起作用后 即可拆除临时钢管支 柱和上下工字钢梁 周转到下一流水段使用 在新旧墙体间的空隙处两侧支 模 用埋在新砌体中的 8 号铁丝紧固 并将其中任意侧模板倾斜 以便浇筑 混凝土 宜采用膨胀混凝土 传力机构埋入其内 待混凝土初凝后拆除倾 斜的一侧模板 剔除多余部分混凝土 2 2 外墙置换方案外墙置换方案 外墙的置换作法与内墙置换相同 关键是如何搭设外脚手架的问题 我 们在施工时应用了悬挑扣件钢管脚手架 三角支架沿外墙每隔 1 5m 设一个 三角支架的斜杆通过验算确定 并采取拉结措施 保证斜杆不产生侧移 具 体作法如图 4 所示 脚手架搭设完毕 在置换层外墙楼地面上皮和该层圈梁 下皮分别凿孔 间距 1500mm 底部孔内坐浆安放混凝土垫块 垫块上安装 14 号工字钢梁 两端各伸臂 375mm 在钢梁两悬挑端上 沿外墙内外侧各 安装 1 根 100 6 钢管支柱 以便将上部荷载可靠地传递到下层外墙砌体 为减少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