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B卷_第1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B卷_第2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B卷_第3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B卷_第4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 1212 月月考试卷月月考试卷 B B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古语云 多行不义必自毙 下列那个人物的遭遇 能体现这一点 A 尧 B 汤 C 纣 D 启 2 2 分 为巩固 普天之下 的王土 西周统治者实行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3 2 分 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共同原因是 A 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B 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 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D 促进了中国的封建化 4 2 分 在孔子的思想中 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体现人文关怀的是 A 兼爱 非攻 B 因材施教 C 仁 者爱人 D 有教无类 第 2 页 共 13 页 5 2 分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这是因为 A 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 B 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 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D 汉武帝任用信奉儒家思想人做了大官 6 2 分 以下汉朝时期四位皇帝按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汉高祖 汉武帝 汉景帝 光武帝 A B C D 7 2 分 一带一路 是 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简称 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 和提升 下列关于古丝绸之路的表述正确的是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 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有利于汉朝对世界的政治影响 是连接中外的纽带 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 A B 第 3 页 共 13 页 C D 8 2 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江南地区获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的 A 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B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 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9 2 分 下列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设西域都护府 班超出使西域 甘英出使大秦 卫青北击匈奴 A B C D 10 2 分 由平城迁都到洛阳 改鲜卑姓氏为汉姓 讲汉语 穿汉服 材料反映的是 A 齐国管仲改革 B 秦国商鞅变法 C 楚国吴起改革 D 北魏孝文帝改革 11 2 分 在中国古代 仆人见主人习惯称夫人 老爷 大臣见皇帝都要跪拜 作揖 这反映了哪家思想派 第 4 页 共 13 页 别的礼仪 A 墨家 B 法家 C 儒家 D 道家 12 2 分 下图中的纪念园位于湖南省耒阳市蔡子池畔 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 教育基地 国家 3A 级旅游风景区 该纪念园的主题是 A 纪念蔡伦改进造纸术 B 纪念蔡伦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C 纪念造纸术发明过程 D 纪念蔡伦被东汉政府封为 蔡侯 13 2 分 被誉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由古代印度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大约是在 A 秦朝末年 B 西汉末年 C 东汉末年 D 唐朝末年 14 2 分 被后人称为 书圣 的书法家是 A 钟繇 B 王羲之 第 5 页 共 13 页 C 颜真卿 D 柳公权 15 2 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 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原因有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经验丰富 北方战乱 人口南迁 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 A B C D 16 2 分 北魏时期 促使鲜卑族从语言 服饰 姓氏到思想观念与汉族日趋一致的改革是 A 商鞅变法 B 孝文帝改革 C 大化改新 D 戊戌变法 17 2 分 时空观念 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 分析的观念 是历史学科的核心 素养之一 请从时空观念角度为下列图片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 A 封建制度的覆灭 B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第 6 页 共 13 页 C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D 历史上著名的战役 18 2 分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 全球通史 中写道 直到 1500 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 的交往 他们才开始联系在一起 把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事件是 A 郑和下西洋 B 新航路开辟 C 工业革命 D 殖民扩张 19 2 分 关于美 英 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 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C 都对世界历史产生重大影响 D 都推翻了本国的封建统治 20 2 分 下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 其中 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 英国宪章运动 B 共产党宣言 发表 C 法国巴黎公社 D 俄国十月革命 21 2 分 新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人类出行更加方便 下列科技成果属于交通工具的是 火车 内燃机 汽车 飞机 第 7 页 共 13 页 A B C D 22 2 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核心是 A 德国和英国 B 奥匈帝国和美国 C 意大利和法国 D 德国和俄国 23 2 分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 一枝独秀 的局面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德 美等先进国家 遍地开花 的局面 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落 B 美 德等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C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 D 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24 2 分 历史学家称 到 1899 年时 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砸碎西方控制的锁链的国家 这一切是因为日 本 A 解放黑人奴隶 B 废除农奴制 C 进行大化改新 D 进行明治维新 25 2 分 美国南北战争中颁布了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和 俄国 1861 年改革中提出 农奴在法律上是 自 由人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它们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障碍是 第 8 页 共 13 页 A 资金不足 B 企业设备陈旧 C 缺乏技术人才 D 缺乏自由的雇佣劳动力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4545 分分 26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急剧变化 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 发表意见 并互相辩论 形成了 百家争鸣 的学术繁荣局面 选自人教版 历史教科书 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 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 摘自 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三 司马迁采访史迹 图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引起当时 社会急剧变化 的原因 并指出在争鸣的各学派中 其思想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先贬后崇 最终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派别名称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董仲舒的主要主张 并指出汉武帝采纳此建议的根本目的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写出史学家司马迁经过十多年的刻苦努力完成的巨著名称 并指出该史书的 历史地位 第 9 页 共 13 页 27 10 分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 阅读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 361 年 秦孝公面对秦国国力贫弱 被动挨打的局面 愤然喊出 诸侯卑秦 丑莫大焉 至战国后期 著名思想家荀子说 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 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材料二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 廿二史札记 中说 盖帝优于文学 恶本俗之陋 欲以华 汉 风变之 故不惮为此举也 1 秦国怎样由 诸侯卑秦 发展成诸侯惧怕的 秦之锐士 请依据材料 写出一项具体措施 2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二中的 此举 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写出 帝 是如何 以华 汉 风变之 的 列举一项即可 28 20 分 英国 法国是较早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 在 18 世纪和 19 世纪的时候 它们是世界发展的领头 羊 究竟是什么原因 让这两个西欧国家 孕育了超凡的能量 改变了自己 也影响了世界呢 带着疑问 某校 初三 二班的同学进行了探究 法治代替人治 材料一 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岛国永远地结束了 英雄改变世界 材料二 拿破仑把有史以来最大的荣耀带给了法国 在 37 岁生日的那天 他亲自为凯旋门奠下第一块基石 沉浸在胜利中的拿破仑不会料到 他本人并没有机会从凯旋门下凯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材料三 如果说 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 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 大国崛起 归纳总结 1 材料一中 君主立宪政体 是由于哪个文献颁布后确立的 1649 年 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是谁 2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二中为什么说 拿破仑把有史以来最大的荣耀带给了法国 拿破仑为什么 没有机会从凯旋门下凯旋 3 材料三中为什么说 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 你认为瓦特的 钥匙 是什么 第 10 页 共 13 页 4 请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归纳以上三则材料所处的时代特征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