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效蒸发器说明书(三和)_第1页
三效蒸发器说明书(三和)_第2页
三效蒸发器说明书(三和)_第3页
三效蒸发器说明书(三和)_第4页
三效蒸发器说明书(三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SJZ 1000SJZ 1000 三效节能蒸发器三效节能蒸发器 Three way energy saving evaporator 技技 术术 文文 件件 宜宜 兴兴 市市 金金 凯凯 制制 药药 设设 备备 厂厂 YixingYixing kincakincaidid pharmaceuticalpharmaceutical equipmentequipment Co Co 2 LTDLTD 一 概一 概 述述 本厂生产的 SJZ 系列三效蒸发器是以稀薄工业污水为原料 采 用锅炉蒸汽加热的蒸发浓缩设备 理论上它和单效蒸发器比较能节省 蒸汽 2 3 左右 该设备运行稳定 节能 无噪音 浓缩比高 适合于各 种行业对液体蒸发浓缩的要求 是液体减量最理想的设备之一 二 二 产产品材品材质质 设备主要部分主要部分按照工艺要求选用优质 304 不锈钢材料制成 系统 设备主要由加热器 蒸发器 循环管 冷凝器 接受槽 真空系统等组 成 机架部分由 A3 方管组焊而成 整体结构设计紧凑合理 外型整 洁 美观大方 三 三 产产品特点品特点 该机气液分离采用切线惯性衍射式分离装置及采用垂直列管式 自然循环式蒸发原理 原料采用底端进入 由于加热蒸汽的作用使料 液在加热管内成膜状均匀上升 消除了由于局部料液分布不均匀造成 的干壁现象 大大提高了蒸发效率 从而使该机具有体积小 重量轻 浓缩比大 整机稳定性好的特点 蒸发器内设有弯管碰撞型结构的汽水分离装置 可有效地除去 二次蒸汽中夹带的液料及杂质 以保证二次蒸汽的质量 汽水分离装 置有弯管碰撞型分离及丝网除沫两种形式 蒸发器下部锥体部分为收集浓缩液之用 在设计时另外也兼顾 3 到周转及循环料液的作用 当系统中料液浓缩达到规定浓度后可通过停机破坏真空的措施 将浓缩液排入低位储罐或地槽暂存 被暂存的浓缩液应按要求另行处 置 冷凝器主要作用就是不断将第三效蒸发器产生的二次蒸汽通过 真空抽出经列管冷凝器冷凝成蒸馏水 使料水不断蒸发 最终达到污 水浓缩的目的 真空系统由真空缓冲罐及水环式真空泵 管道等组成 主要作用 是维持蒸发系统低温蒸发运行的目的 整机运行控制极其方便 操作简单易懂 如无特殊要求通常均采 用手动控制形式即可正常运行 四 工作原理四 工作原理 SJZ 系列三效蒸发器的工作原理是 料液 污水 通过真空作用由 底部进液口吸入第一效加热器列管内 料液 污水 在列管内上升的过 程中受到外加热蒸汽的加热 迅速沿管壁拉扯成膜状流动 列管中的 液膜表面水分大量蒸发 使得料液沿着管壁表面快速过热 从而产生 向上巨大的热动力 由此带动底部料液发生自然循环 过热的料液向 上循环过程中按切线方向超高速喷向分离器进行有效汽液分离 产生 的二次蒸汽由内置 弯管 集捕后作为第二效加热器的加热源 而从第 一分离器经气液分离后的浓缩液则通过自重力经降液管自动循环进 入加热器底部 从而起到料液在系统中不断循环 不断浓缩的目的 二次蒸汽在系统中不断产生 不断重复 不断利用 从而达到节 4 约蒸汽的作用 而从第三效分离器产生的二次蒸汽则经冷凝器冷凝后 变成蒸馏水 冷凝器中剩余的不凝性气体则由真空泵抽出排入大气 料液 污水 由于通过多效不断蒸发 各效产生热量得以充分利用 大大降低了锅炉蒸汽和冷却水的耗量 通过工艺流程图中的表示 用 户可更详细地了解 SJZ 型三效蒸发器的操作过程 五 主要技五 主要技术术参数参数 规规格型号格型号 外型尺寸外型尺寸 长长 宽宽 高高 蒸蒸发发量量 kg h 蒸汽蒸汽压压力力 MPa 真空度真空度 MPa 冷却水循冷却水循环环 量量 m3 h SJZ500 22650 1000 3250 500 0 15 0 085 2 5 SJZ750 35150 1100 4350 750 0 15 0 085 6 5 SJZ1000 36550 1100 4800 1500 0 15 0 085 10 0 SJZ2000 37650 1350 5100 2000 0 15 0 085 15 0 SJZ3000 48250 1350 5400 3000 0 15 0 085 17 0 SJZ4000 49000 1350 5400 4000 0 15 0 085 20 0 SJZ5000 410000 1550 5880 5000 0 15 0 085 25 0 六 基本操作六 基本操作 开机前 设备操作人员应先检查生蒸气管道的蒸气压力大小 如 果蒸气管道压力显示小于 0 2Mpa 时 则不能开机 同时应经常检查料 液贮罐内的料液容量 料液 污水 不得小于储罐 储槽 总容量的 另外还应检查电器是否正常 接地是否安全 上述检查正常后 操作人员应首先微开 约 1 5 开度 第一加热 5 器的加热蒸汽阀 对第一加热器进行预热约 10min 同时应及时检查设 备后面的疏水器情况 即凝水排放是否正常 3 预热结束后 打开真空泵的进水阀门 检查真空泵排气口是否 有溢水 待看到溢水后则可启动真空泵电源 然后打开真空泵上部的 抽气截止阀 观察真空表压力应达到 0 085Mpa 时为正常 4 接着检查主机各蒸发器顶部的真空表压力值 注意 正常操作 时必须使三 二 一效真空表压力值分别应显示在 0 085 0 075 0 065MPa 左右时为好 5 进料 待一效蒸发器真空表示值达到 0 085MPa 时 可同时打开 一 二 三效加热器底部的 3 个进料小球阀 然后再打开 全开 进料 总阀 使料液在真空抽吸的作用下进入加热器 然后再通过连接管 喷管 进入蒸发室内部 注意 进料高度应控制在以浸没蒸发室下部 视镜 即第二个视镜 后为好 6 进料完毕后 迅速关闭一 二 三效加热器底部的 3 个进料小球 阀 7 此时需要及时调节加热器蒸汽阀门 蒸汽压力应控制在 0 15MPa 表压 同时需要调节真空控制阀门 使之维持各效规定的 真空度 一般来讲 三效维持 0 085MPa 二效维持 0 075MPa 三效维 持 0 065MPa 左右视为正常 8 另外 冷凝器中冷却进水的初始温度也是影响各效温度 真空度 稳定的一大因素 只要当循环冷却水初始温度足够低时 蒸发系统才 能发挥更好 当真空度 加热蒸汽压力达到标准值后 及时打开 约 1 3 开度 6 冷凝器的冷却水进水阀 以维持一 二 三效温度 真空度至规定为止 一般来讲 一效维持在 85 90 二效维持在 75 80 三效维持在 70 75 左右为好 9 运行中当某效液位由于蒸发而下降且低于蒸发室下部视镜时 则应打开该效底部进料阀门及时补充新鲜料液至规定高度 10 取样 当新系统调试时 一般按连续运行 4 8h 取样 1 次 今后 一般按实际经验定 取样时 首先关闭进料总阀 打开一效加热器底 部进料小阀 5min 后再关闭该进料小阀 然后打开浓缩液出料阀即可 取样 取样容器采用 500ml 玻璃烧杯 每次取样 100ml 即可 浓缩比 一般按 1 10 新系统刚开始运行时浓缩比可按化验确定 今后操作中 待掌握要领后就可按经验确定浓缩比 同时取样时间的长短也可按经 验确定 注 掌握操作经验后一般日常运行可不必进行频繁的取样操 作 11 浓缩比达到要求 凭借实践经验 确定浓缩时间 后 阶段浓缩 过程就算结束 首先关闭加热蒸汽阀 真空控制阀 关闭真空泵电源 打开受液罐排气阀 使系统恢复常压 最后依次打开第一 第二 第三 效晶液罐底部出料阀 浓缩液排放后 及时关闭所有阀门 同时可开 始新一轮的浓缩操作程序 关机时操作人员应先关闭加热蒸汽截止阀 再关闭真空阀 然后关 闭真空泵电源及水环进水阀门 等待 2min 后再关闭冷凝器进水阀 结束操作 七 七 维维修与清洗修与清洗 7 加热器每日操作结束后应用清水循环清洗 10min 每周将设备 上盖拆开检查 发现有结垢情况可用钢丝球逐孔擦洗一次 当发现蒸发量大幅下降时 一般是可能发生水垢或结焦因素 加热器 冷凝器可用药液进行清洗 倘若水垢主要成份为硫酸盐时 可用 a 号溶液清洗 倘若水垢 不仅有硫酸盐 而且还有硅酸盐 用 a 号溶液清洗后 再用 b 号溶液 清洗 经过上述清洗后 用 c 号溶液中和 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 小时 a 号溶液号溶液 配制 3 5 的盐酸溶液 使用温度为 5 循环清 洗 小时 b 号溶液号溶液 配制 3 的氢氟酸溶液 使用温度为 5 循环清 洗 0 5 小时 当用溶液清洗时采用加热循环操作 仪表维修参照仪表说明书 操作时应详细阅读设备使用说明书 八 安装八 安装说说明明 1 冷凝器接受罐内冷却水间接排放 必须排入下水道 真空泵水 环排水管也可回收重新利用 2 所有安装管路的尺寸按照设备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