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沪科版沪科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训练试卷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训练试卷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1 分 在下列图片中 反映氏族聚落原始居民生产与生活的内容有 A B C D 2 1 分 下列不是中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重要标志的是 A 农作物的出现 B 家畜饲养的出现 C 聚落 磨制时期的发展 D 城市的出现 3 1 分 据 史记 记载 禹年老时 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 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 继承了父亲 的位置 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 伯益建立夏朝 B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 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 第 2 页 共 15 页 D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开始 4 1 分 下列属于黄帝发明的是 养蚕缫丝 建造宫室 发明车船 发明文字乐谱 A B C D 5 1 分 2016 年 4 月 19 日 2016 年公祭大禹陵典礼在浙江绍兴市大禹陵广场隆重举行 今年的祭禹典礼 采用古代最高礼祭进行 人们之所以以高规形式祭祀大禹是因为 A 大禹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B 大禹最早教人们开垦耕地 发明农业 C 大禹最先采用禅让制更替部落联盟首领 D 大禹治水有功 解除黄河水患 6 1 分 为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被称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的是 A 分封制 B 甲骨文 C 百家争鸣 D 焚书坑儒 7 1 分 2006 年第 29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 河南殷墟被列为 2007 年第 30 届遗产大会上我国的申遗项目 殷墟展现的历史时期是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第 3 页 共 15 页 D 战国 8 1 分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A B C D 9 1 分 春秋时代 社会风雷激荡 烽烟四起 战火连天 春秋霸主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 他们见证了 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 公元前 7 世纪后期 通过城濮大战 成为中原霸主的是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宋襄公 D 楚庄王 10 1 分 秦统一后 官府发布的文告使用的文字会是哪一种 A 甲骨文 第 4 页 共 15 页 B 大篆 C 小篆 D 金文 11 1 分 汉书 食货志 记载 西汉初年 民失作业 而大饥馑 人相食 死者过半 这对这一状况 汉初统治者采取了 A 废井田 开阡陌 B 统一度量衡 C 设立御史大夫 D 实行休养生息 12 1 分 炎帝和黄帝在 阪泉之野 展开大战的主要原因是 A 为争夺中原地区 B 争夺部落联盟首领 C 为部落成员报仇 D 争夺人口和食物 13 1 分 拼爹 指年轻人在学习 生活 工作等方面比拼的不是自己能力 而是自己的父母 下列人物 中 在行为或思想上表现出坚决反对拼爹的有 夏启 陈胜 墨子 商纣 A B C D 14 1 分 观察下图所示 联系秦朝的历史 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第 5 页 共 15 页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 御史大夫等职 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秦朝统一文字 A B C D 15 1 分 仔细观察下图 它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A 城濮之战 B 巨鹿之战 C 大泽乡起义 D 牧野之战 16 1 分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短短的几行诗句 将天高云淡 牛羊遍野的蒙古草原风 光展现无遗 历史上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是 A 卫青 第 6 页 共 15 页 B 冒顿 C 张骞 D 呼韩邪 17 1 分 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 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 由于它的修建 成都平 原成为富饶的 天府之国 它 指的是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灵渠 D 大运河 18 1 分 西汉王朝在政治 经济 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 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是在 A 汉高祖时候 B 汉文帝时候 C 汉景帝时候 D 汉武帝时候 19 1 分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的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 他的著作是 A 水浒传 B 齐民要术 C 史记 D 天工开物 20 1 分 佛教最早传入中国是在 A 秦 B 西汉 第 7 页 共 15 页 C 东汉 D 南北朝 21 1 分 三国志 中说 诸葛亮在临死前 吩咐在他下葬时只需要挖洞一个 棺木能够放进去便足够 自己则穿着平常的服装即可 不需要其他陪葬物 这表明诸葛亮 A 赏罚分明 突出法制 B 为国捐躯 忠心耿耿 C 生活腐化 挥霍一空 D 为官清廉 严于律己 22 1 分 下列前后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单于 我国古代对羌族最高首领的称号 官渡之战 奠定了三国鼎立形成的基础 神医华佗 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 齐民要术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A B C D 23 1 分 对战国时期的 百家争鸣 如下图 解读正确的是 A 一百名学者在争鸣 第 8 页 共 15 页 B 一百家派别在争鸣 C 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运动 D 一场影响深远的民主政治运动 24 1 分 运用表格归纳整理历史事件是历史学习常用的方法 阅读下表中的相关史实 你认为空缺处应该 填写的是 战役名称时间交战双方结果意义 200 年曹操和袁绍曹操以少胜多基本统一北方 赤壁之战208 年曹操和孙刘联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A 官渡之战 全国趋向统一 B 淝水之战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C 淝水之战 前秦统一北方 D 官渡之战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25 1 分 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 实现国家统 的封建王朝赴 A 秦朝 西晋 B 东汉 西晋 C 西汉 东晋 D 秦朝 北魏 26 1 分 通过对官渡之战 淝水之战的学习 我们获得了很多知识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它们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B 战后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 C 这两次战役间隔了一个多世纪 D 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 骄傲使人失败 第 9 页 共 15 页 27 1 分 中医中药在防治甲型 H1N1 流感传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你知道我国古代哪部著作奠定了我国 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A 伤寒杂病论 B 本草纲目 C 齐民要术 D 女史箴图 28 1 分 下列关于南朝统治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南朝包括宋 齐 梁 陈四个王朝 B 城都在洛阳 C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D 梁武帝时 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 29 1 分 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 下列措施与他无关的一项是 A 下令释放奴婢 B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C 惩处贪官污吏 D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30 1 分 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 西起临洮 东到辽东 B 西起辽东 东到临洮 C 西起长安 东到河北 D 西起陇西 东到长平 第 10 页 共 15 页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1616 分分 31 3 分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祖冲之使用的运算工具是竹棍 即古人所说的 算筹 他计算圆周率必须用算筹对九位数字的大数 进行 130 次以上的计算 这其中包括开方 运算异常艰巨 材料二 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 是以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 太阳系中有一颗小行星 是我国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 也命名为 祖冲之星 材料三 齐民要术 书名的意思 齐民 即平民 要术 即谋生的主要技术 合起来就是平民谋生的主 要技术 1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 祖冲之在推算圆周率时付出了异常艰辛的努力 其努力的结果是怎样的 2 材料二反映了祖冲之在哪一领域内取得的重大成就 3 你认为祖冲之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 4 材料三中的 齐民要术 总结介绍了平民哪些谋生的方法和技术 该作品在农业生产方面提出了哪些观 点和思想 5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我国不仅在数学 农学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在地理学方面也有了突破性的发 展 综合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 你有何感想 32 3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书籍被烧残 其实还在其次 春秋末年以来 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 那种精神 事实上因此而遭 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材料二 凡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邪僻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1 材料一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谁制造的什么事件 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 指的又是什么历 史现象 第 11 页 共 15 页 2 材料二中的 孔子之术 指的是那一学派 它的创始人是谁 在董仲舒的建议下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3 上述材料反映了秦汉时期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其目的一致吗 为什么 33 5 分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较早进行汉化改革的皇帝 他在公元 496 年 领头把复姓拓跋改为元 从此他 的姓名就成了元宏 其他如独孤氏改姓为刘 步六孤氏改姓为陆 当时鲜卑民族改姓达一百多 摘自中新网 材料二 太和改革 由孝文帝亲自设计和主导 基本上取得了成功 一方面是因为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 是先进文化 制度对落后文化和制度的取代 另一方面 孝文帝本人的改革意志和决心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在改 革面临保守派阻挠和挑战的时刻 孝文帝始终坚定改革方向不动摇 对破坏改革的势力进行强有力打击 扫除改 革障碍 同时他还注意选贤任能 培养改革中坚力量 推动改革持续不断向前迈进 摘编自 北京日报 1 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实行的哪一项汉化措施 请你再列举出两项他所实行的其他汉化措施 2 因当时北魏孝文帝的年号是太和 这场改革也被称为 太和改革 这场改革的历史作用如何 3 根据材料二 谈一谈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今天的改革有哪些重要启示 34 5 分 中国是以农业立国的文明古国 历代都非常关注农业发展 以此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阅读下列 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汉景帝 日 农 天下之本也 黄金珠玉 饥不可食 寒不可衣 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 材料三 江南地区雨量充沛 气候较热 土地肥沃 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从东汉末开始 许多人为 第 12 页 共 15 页 了躲避北方的战乱 逃往江南地区 那时候 江南地区战争较少 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经过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 努力 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摘自人教版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1 材料一中 图一和图二反映了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请分别写出他们种植的主要粮食作 物 2 材料二反映西汉前期推行了什么政策 具体措施是什么 在该政策的推动下 最后形成了怎样的统治局 面 3 魏晋以来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 根据材料三概括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4 从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中 你认为对我们今天经济的发展有何启示 第 13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