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运算律知识点.doc_第1页
四年级数学下运算律知识点.doc_第2页
四年级数学下运算律知识点.doc_第3页
四年级数学下运算律知识点.doc_第4页
四年级数学下运算律知识点.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运算律知识点(内部资料)知识点一: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例1.1:填上适当的数。81+( )=62+81 184+168+32=184+(+32)练习1.2:选出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41+37+13=41+(37+13)x+y=y+x35+(b+65)=(35+65)+ba+b+c=a+c+b32+45+55=32+(45+55)m+n+t=n+(m+t)只应用加法交换律的是()。只应用加法结合律的是()。既应用加法交换律,又应用加法结合律的是()。知识点二: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在连加计算中,当某些加数相加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运用加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便。口诀:连加计算仔细看,考虑加数是关键。整十、整百与整千,结合起来更简单。交换定律记心间,交换位置和不变。结合定律应用广,加数凑整更简便。例2.1:69+75+2578+(47+22)387+98(多加要减)387+102(少加要加)38798(多减要加)387102(少减要减)练习2.2:99+124+201380+345+1209321+4523+972+679+5477+28知识点三:减法的运算性质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 a-b-c=a-(b+c)减法的运算性质2: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连续减去和里每个加数。例3.1:324-58-42 670-25-75159(59+37) 268(35+68)加减的规律:(1)先加后减等于先减后加。(2)先减后加等于先加后减。练习2.6: 325+4125268+456826845+3232541+75知识点四: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练习4.2:下面的计算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在括号里填一填。764025=76(4025) ( )125678=67(1258) ( )知识点五: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在连乘计算中,当某两个乘数的积正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运用乘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便。例5.1:241522578435725492运用分解的方法,将某个乘数拆分成几个数相乘的形式,使其中的乘数与其他乘数的乘积“凑整”。练习5.2:简算56125125321255325乘除的规律:先乘后除等于先除后乘。练习5.3:124636262593145129除法的运算性质:(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每次都能除尽)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例5.4:280522800254除法的运算性质:(2)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这个数连续除以积里每个乘数。练习5.5: 54045 1800(38)160(48)知识点六: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特别要注意“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中的分别两个字。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乘法对于减法的分配律是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减。)(408)25125(8+80)86(10002)15(408)类型二:(注意: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3634366663435763 325113325132818828类型三:(提示:把102看作1002;81看作801,再用乘法分配律)7810256101125812541类型四:(提示:把99看作1001;39看作401,再用乘法分配律)31994298125792539类型五:(提示:把83看作831,再用乘法分配律)83839999999912581125913191知识点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修路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854米,第二天修了242米,还剩下146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2、超市有款彩电先降价355元,节日时又降299元,现价是1645元,这台彩电原价多少元?3、天使小学有6个年级,每年级有四个班,平均每个班给灾区小朋友捐图书25本,一共捐赠图书多少本?4、四年级同学分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