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B卷新版_第1页
江苏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B卷新版_第2页
江苏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B卷新版_第3页
江苏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B卷新版_第4页
江苏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B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江苏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江苏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B B 卷新版卷新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从林则徐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到张春的 实业救国 从詹天佑的 各出所 学 各尽所知 使国家富强 不受外侮 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到卢沟桥烈士的 国家多难 军人当马革裹尸 以死报国 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 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A 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 B 曲折前进 民族复兴 C 国家分裂 民族融合 D 百年屈辱 民族抗争 2 2 分 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 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 如图反映的史实是 A 鸦片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 2 页 共 14 页 3 2 分 这份条约如同一枚炮弹 在沉熏而锈迹斑斑的国门上轰开了一个血腥的缺口 这是中国近代历史 的起点 这份条约 指的是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4 2 分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趁火打劫 割占我国领土 150 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 A 美国 B 德国 C 沙俄 D 日本 5 2 分 有人认为 历史就是一部部人物传记 下表是历史事件和所对应人物活动的描述 其中不符合历 史发展事实的选项是 选项历史事件相关历史人物 A 五四运动邓世昌壮烈殉国 B 遵义会议毛泽东力挽狂澜 C 重庆谈判蒋介石假意和平 D 抗美援朝彭德怀临危受命 A A B B C C D D 6 2 分 大将筹边尚未还 湖湘子弟满天山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两则材料都是 第 3 页 共 14 页 A 赞扬开发边疆的献身精神 B 盛赞同一位著名历史人物 C 哀悼战死疆场的民族英雄 D 歌颂抗击侵略的伟大壮举 7 2 分 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着紫禁城 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国 材料中导致中 国 国将不国 的条约是 A 尼布楚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8 2 分 1902 年 英国 泰晤士报 记者说 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 我 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 他这么说是因为 A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B 清政府已成 洋人的朝廷 C 山东主权转交日本 D 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 9 2 分 2013 年 4 月 26 日 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 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 首 圆明园兔首和鼠首 见右图 流失于 第 4 页 共 14 页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 2 分 新文化运动中进步的知识分子 高举 科学 和 民主 的两面大旗 其 科学 是指 A 反对专制 B 反对愚昧 C 反对旧道德 D 反对旧文学 11 2 分 清谭嗣同 仁学 二三 况轮船 铁路 电线 德律风之属 更乌从而绝之乎 茅盾 机 械的颂赞 交通停顿了 马达不动了 电灯不亮了 德律风不通了 三百万人口的大都市 上海 便将成为 死的黑暗的都市了 根据所学知识 分析 德律风 是 A 电子计算机 B 电话 C 电梯 D 地铁 12 2 分 某校开展 百年中国 历史主题活动 李同学就 1912 年 6 月南京见闻 搜集到以下材料 其 中有史实错误的是 A 民主 共和 成为热门话题 B 人们传阅 新青年 的进步文章 C 大街上有剪去长辫 穿中山装的男子 D 有人打听现任临时大总统是谁 13 2 分 我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第 5 页 共 14 页 A 保国会 B 同盟会 C 国民党 D 兴中会 14 2 分 以下不属于民国政府时期社会习俗方面巨大变化的是 A 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B 中山装成为那时最具特色的服装 C 废除科举制 D 革除 大人 老爷 等前清官场的称呼 15 2 分 一位老人生于 1850 年 卒于 1915 年 那他这一生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在虎门协助林则徐销毁鸦片 参加科举考试 在轮船招商局工作 剪掉留了几十年的辫子 发电 报问候家里的情况 在京师同文馆里学习英语 A B C D 16 2 分 中西两种文明的交流碰撞 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 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新文化运动大力宣扬民主科学 B 科举制废除于戊戌变法时期 C 中国近代第一个教育学制 奏定学堂章程 D 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17 2 分 对联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 是时代的见证 批判专制迷信 直捣旧道德 洗刷国民落后意识 第 6 页 共 14 页 宣传民主科学 倡导新文学 开启社会进步潮流 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18 2 分 科举制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科举制废除于什么时候 A 1900 B 1904 C 1905 D 1912 19 2 分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 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 结 果是 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 零零碎碎的 是零买的 不是批发的 材料中的 它 是指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20 2 分 1910 年 在中国能办到的事情有 看电影 照相 坐轮船 火车 看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书籍 女子不缠足 男子剪辫子 A B C D 第 7 页 共 14 页 二 二 改错题改错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1515 分分 21 5 分 依据所学 完成下列 标志着 的历史事件 1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事件 2 标志着鸦片战争结束的历史事件是 3 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 4 标志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5 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 洋人的朝廷 的事件是 6 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的战争是 7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的标志性事件 8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 9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封建帝制的标志性事件是 10 标志着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的历史事件是 22 5 分 请列举出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 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23 5 分 要详细了解魏源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 观点 应阅读他的著作 天演论 三 三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24 25 分 图片是历史的记忆 时代的烙印深刻其上 承载着荣辱 诉说着兴衰 自 1840 年开始的半个多 世纪里 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 中国的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观察下列图片 回答问题 第 8 页 共 14 页 1 图一是哪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这场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 是什么 2 鸦片 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给中华民族带来重的灾难 但今天仍然有人在偷偷贩卖毒品 作为中学生 的我们能为禁毒做些什么 3 图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史的哪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这次战争后 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4 通过图三这场战争 帝国主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 该条约的哪一条款内容说明清政府已成为了 洋人的朝廷 5 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 请说说近代史上中国农民阶级的哪次反抗沉重打击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25 15 分 先进的思想文化 对社会进步 人类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 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为批判当代法国社会 伏尔泰提倡自然权利学说 他说 本身自由 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 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人们的自然生活 吴于廑 齐世荣 世界史 近代史编 上 材料三 一批接触过西方现代化思想的中国知识分子清醒地认识到 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 使中国走向现代 化 首先必须使国民在思想文化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 为此 必须要向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文化发起革命性 的攻击 郑丽平 思想解放与 20 世纪中国现代化 1 材料一中的图片与欧洲历史上的哪次思想解放运动有关 这次思想解放运动宣传的核心是什么 第 9 页 共 14 页 2 依据材料二 指出伏尔泰的思想主张及其积极影响 3 中国知识分子为 发起革命性的攻击 掀起了什么运动 联系材料二 指出近代以来中国与西方思想宣 传的共同点 26 20 分 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进者 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 问题 材料一 1894 年 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随后 民主革命团体纷纷 出现 在孙中山推动下 1905 年 8 月 兴中会 华兴会 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 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 孙中山 民报 发刊词中 将这一组织的革命纲领阐发 民族 民权 民生 三大主义 作为革命的指导思 想 材料二 辛亥革命大事记 时间事件 1911 年 10 月 10 日 A 1912 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成立 1912 年 2 月 12 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材料三 陈旭麓先生在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一书中写道 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 像秦始皇明太 祖那么强暴 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 再要想做中国皇帝 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材料四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 春笋 纷纷涌现 请回答 1 写出材料一中 统一的革命组织 的名称 2 材料二表格中的 A 处应为哪一事件 根据材料二 写出孙中山的主要历史功绩 3 根据材料三 四 写出辛亥革命的影响 4 举一例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化 四 四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6 6 分分 第 10 页 共 14 页 27 6 分 情境分析 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情景一 1881 年 清光绪七年 9 月 两江总督左宗棠上书清廷 为 筹备海防 制造枪炮及各省机器 轮船 所需煤铁最为大宗 请开办江苏利国煤铁 此奏获准立案后 左宗棠即命徐州道程敬之 查勘确定 遴员 举办 经徐州道府和左宗棠批准后 于 1882 年 10 月 5 日 清光绪八年八月二十四日 正式成立组建 徐州 利国驿煤铁矿务局 官督商办 煤铁并举 分析 左宗棠在 的旗号下筹办利国驿煤铁矿务局 该矿务局的生产方式是使用 进行生 产 2 情景二 1919 年 徐州学生率先召集会议 建立学生联合会 声援北京学生 徐州各界纷纷集会 号召 抵制日货 上海等地罢市后 徐州商会随机通电各地 宣布罢市 陇海铁路员工也积极响应 散发传单 抵制日 货 分析 该情景发生在 运动期间 该运动是 的开端 3 情景三 近代某工程师写给美国老师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很幸运被任命担任现在的工作 中国已 经觉醒 而且急需铁路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征聘中国工程师 在我受命担任此工作前 甚至出任之后 许多外 国人公开宣称 中国工程师绝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 分析 该工程师是 他承担的艰巨重任是 第 11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2 页 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