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6 商鞅变法(I)卷_第1页
粤沪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6 商鞅变法(I)卷_第2页
粤沪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6 商鞅变法(I)卷_第3页
粤沪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6 商鞅变法(I)卷_第4页
粤沪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6 商鞅变法(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6 页 粤沪版备考粤沪版备考 20202020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0606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商鞅变法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措施是 A 统一度量衡 B 地方建县制 C 废贵族特权 D 改革户籍制 2 2 分 战国时期 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增强 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 各 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下列措施中不属于商鞅改革经济方面措施的是 A 废除井田制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C 统一度量衡 D 鼓励耕织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兔除徭役 3 2 分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 闻名世界的水利防洪灌溉工程是 A 郑国渠 B 都江堰 C 京杭大运河 D 浙江海塘 4 2 分 历史上有一个 徙木为信 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 A 伊尹 B 姜尚 第 2 页 共 16 页 C 管仲 D 商鞅 5 2 分 中国经济时报 报道 没有都江堰就没有锦绣四川 就没有两千多年的天府之国 修筑这一 工程的是 A 大禹 B 李冰 C 商鞅 D 管仲 6 2 分 任用商鞅变法的君主是 A 孝文帝 B 秦始皇 C 秦孝公 D 齐桓公 7 2 分 县这一地方行政建制在我国出现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战国 8 2 分 变法是战国时期的主旋律 其中发生在楚国变法是 A 管仲改革 B 李悝变法 C 商鞅变法 第 3 页 共 16 页 D 吴起变法 9 2 分 商鞅的下列变法措施 旨在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A 改革土地制度 B 奖励军功 C 重视农业 D 建立县制 10 2 分 在群雄逐鹿 山河日变的 大争之世 在英雄辈出的战国时代 华夏大地的西陲正经历着一场 亘古未有的 社会变革 支持商鞅变法的君主是 A 齐桓公 B 楚庄王 C 秦孝公 D 秦穆公 11 2 分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 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 其最主要的表现 是 A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B 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C 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D 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 12 2 分 史载 商君相秦十年 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宗室贵戚多怨望 的关键原因是 A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 秦孝公去世 失去政治支持 C 废除旧贵族特权 D 建立县制 第 4 页 共 16 页 13 2 分 史记 商君列传 记载 商君相秦十年 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 太子 立 遂灭商君之家 这段材料说明 A 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B 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C 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 D 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 会付出沉重代价 14 2 分 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 春秋战国历史 的过程中 搜集到下列信息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百家争鸣 铁器 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 大变革的时代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民族关系的发展 15 2 分 对如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 理解正确的是 A 秦国变法成效显著 B 分封制彻底瓦解 C 诸侯混战破坏经济 D 周天子名存实亡 16 2 分 朝堂之上除了大臣 秦国宗室也极力反对商鞅变法 因为变法削弱了贵族的势力 与其说他们反 对商鞅变法 不如说他们反对变法 下列变法内容中直接触动他们利益的是 A 废除旧贵族世袭特权 第 5 页 共 16 页 B 改革户籍制度 C 严明法度 禁止私斗 D 统一度量衡 17 2 分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中 对封建制度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 A 废除井田制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 严明法度 禁止私斗 C 奖励军功 D 确立县制 18 2 分 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 使秦国富强起来 B 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C 得到了秦国国君的支持 D 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19 2 分 战国策 秦策三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 正度量 调轻重 决裂阡陌 教民耕战 是以兵动而 地广 兵休而国富 故秦无敌于天下 这段史料能 直接提供的历史信息有 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 为田开阡陌封疆 奖励耕战等措施 商鞅变法收富国强兵之效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 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 富国是商鞅变法的根本目标 A B C D 第 6 页 共 16 页 20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 影响最大的变法是 A 李悝变法 B 吴起变法 C 管仲变法 D 商鞅变法 21 2 分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在这一思想推动下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在下列哪一阶段 A A B B C C D D 22 2 分 史记 商君列传 记载 令民为什伍 而相牧司连坐 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 匿奸者与降敌 同罚 行之十年 秦民大悦 道不拾遗 山无盗贼 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A 注重法治 稳定社会秩序 B 承认土地私有 发展经济 C 推行县制 便于国家管理 D 推动民族交融 富国强兵 23 2 分 造成 商君虽死 秦法未败 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 A 变法迎合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必然趋势 B 变法顺应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潮流 第 7 页 共 16 页 C 变法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 D 变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24 2 分 电视剧 芈月传 中 芈月对秦军疾呼 你们有多少努力 就有多少回报 你们可以称为左庶 长 为右庶长 为关内侯甚至为彻候 食邑万户 这一许诺取材于战国时期秦国哪项措施 A 推行县制 B 承认土地私有 C 奖励军功 D 奖励生产 25 2 分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 战国策 秦策一 记载 商君治秦 法令至行 公平无私 罚不讳大 赏不私亲近 这段材料说明 A 商鞅公平无私 严格执法 B 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C 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 D 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26 2 分 据 史记 载 商鞅治秦 集小乡邑聚为县 置令 丞 凡三十一县 商鞅此举 A 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 B 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C 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 D 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27 2 分 有人评价商鞅变法 以前是贵族任战士 现在是战士为贵族 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A 奖励耕织 B 推行县制 C 编制户籍 第 8 页 共 16 页 D 奖励军功 28 2 分 史载 商君相秦十年 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宗室贵戚多怨望 的关键原因是 A 建立县制 B 废井田制 C 废除旧贵族特权 D 秦孝公去世 失去政治支持 29 2 分 史记 商君列传 中说 有军功者 各以率受上爵 宗室非有军功论 不得为属籍 商鞅 这项变法措施的积极意义在于 A 使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 B 强化了中央集权 C 使人口增加 发展了封建经济 D 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30 2 分 汉书 食货志 记载 秦推行商鞅的 除井田 民得买卖 之法 此项措施 A 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C 废除了贵族的世袭特权 D 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10110 分分 31 25 分 2018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改革 也深 刻影响王朝的兴衰 推动社会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提出 相地而衰征 按照土质好坏 产量高低来确定赋税征收额 则民不移 迁移 无夺民时 不要侵占生产的时间 则百姓富 国语 齐语 第 9 页 共 16 页 材料二 行之十年 秦民大说 悦 道不拾遗 山无盗贼 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 怯于私斗 乡邑大治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三 魏主下诏 以为 北人谓土为拓 后为跋 魏之先出于黄帝 以土德王 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 黄中之色 万物之元也 宜改姓元氏 诸功臣旧族自代 代 郡名 今山西省东北 河北省西北一带 来者 姓 或重复 皆改之 资治通鉴 1 概括材料一中体现的改革内容 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改革的历史作用 2 材料二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哪次改革 改革中的哪项经济措施实现了 家给人足 改革中的哪项措施 激励人们 勇于公战 这次改革对该国历史起到了什么作用 3 材料三中的 魏主 是谁 诏令规定了他的哪项改革措施 诏令中提出进行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 结 合所学指出该历史事件的积极作用 4 请结合以上改革 并联系现实 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32 20 分 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播放的电视连续剧 大秦帝国 吸引了无数观众去了解秦朝的历史 阅 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秦帝国 2 纵横 讲述的是商鞅变法后日趋强大的泰国惠文王时期 君臣携手 纵横捭闺 一次 次突破外交困局和险局 奠定了秦国强大的基础 材料二 启良先生在 中国文明史 中说 秦朝建立后 实现了 海内为郡县 法令为一统 郡县是相对于 分封而言的 二者之不同 既是中央对地方控制方式之不同 亦为王权的大小之不同 第 10 页 共 16 页 1 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 你是否会支持商鞅变法 为什么 2 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 3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黄鹏同学和刘芳同学产生了分歧 如图 两位同学评价商鞅变法的侧重点有何不 同 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评价历史上的改革与变法 4 说说分封制与郡县制在 中央对地方控制方式 上的不同 33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 坏井田 开阡陌 急耕战之赏 倾邻国而雄诸侯 至于始皇 遂并天下 班固 汉书 食货志上 材料二 秦始皇统一天下 百姓安宁 立下皇帝称号 于是下诏书于丞相 依法纠正度量衡器具的不一致 使有疑惑的人都明确起来 统一起来 摘编自 秦始皇诏版铭文 材料三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 废古封国制 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 这是地方政权封 建化的主要标志 白寿彝主编 中国通史 1 材料一中的 商君 是谁 根据材料一归纳 商君 改革的措施 2 材料二中 统一天下 发生在哪一年 为 纠正度量衡器具的不一致 秦朝采取了什么措施 3 材料三中 古封国制 指什么制度 秦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替代 古封国制 4 对秦始皇的评价 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他是杰出的政治家 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暴君 你怎样看 请列举 史实说明 第 11 页 共 16 页 34 30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法规定 立了军功的 按功劳大小升爵受赏 为私利争斗的 按情节轻重处以刑罚 努力务农 精耕勤织 因而获得粮食 布帛丰产的 免除本人的徭役或赋税 国君亲属宗族 不是立有战功 经过评定 不得 列入谱牒 材料二 新法已准备就绪 还没公布 怕老百姓不相信 于是在成阳市场南门立一根三丈长的大木杆 招募 百姓中有能把它搬移到北门的 赏十金 百姓奇怪 没人敢移 又宣布 能搬 移的给五十金 于是有一个人 搬移了木杆 就给了他五十金 材料三 新法实行了一年 秦人到国都投诉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 正在这时 太子也触犯了新法 商鞅说 新法行不通 是由于上面的人先犯法 将依法惩办太子 太子是国君的继 承人 不能施刑 就处罚了太傅公 子虔 太师公孙贾被处以墨刑 第二天 秦人都守法了 以上均摘编自 史记 商君列传 1 根据材料一 归纳 新法 的内容 2 根据材料二 分析指出商鞅这一做法的目的 3 根据材料三 概括指出商鞅执法的特点 4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分析商鞅变法的意义 35 1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列漫画 回答问题 材料二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 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礼者不足多 商鞅 第 12 页 共 16 页 材料三 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 全国共设 31 县 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 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志 疆 界 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 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 变法五年后 秦国富强起来 材料四 新法 行之十年 秦民大悦 道不拾遗 山无盗贼 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 怯于私斗 乡邑大 治 居五年 秦人富强 史记 请回答 1 材料一的图片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哪家的思想学说 按顺序 2 材料二体现了商鞅的什么精神 商鞅是哪一派思想的代表 3 材料三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哪两项措施 4 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 说说商鞅变法有何影响 5 通过学习这段历史 你有何启发 第 13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