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D卷_第1页
2019届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D卷_第2页
2019届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D卷_第3页
2019届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D卷_第4页
2019届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20192019 届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届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D D 卷卷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我国境内已经发现的距今约 170 万年的原始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山顶洞人 C 北京人 D 河姆渡人 2 2 分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人类最早制造和使用的劳动工具是 A 打制的石器 B 磨制的石器 C 骨器 D 青铜器 3 2 分 暑假期间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古城西安旅游参观 在这里 同学们可以看到的远古人类遗迹是 A 元谋人遗迹 B 大汶口遗迹 C 半坡氏族遗迹 D 河姆渡氏族遗迹 4 2 分 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河姆渡聚落 半坡聚落 A B 第 2 页 共 13 页 C D 5 2 分 传说 4000 多年以前 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三位杰出的首领 一位教民农耕 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 为了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 尝百草之滋味 一日而遇七十一毒 他是 A 黄帝 B 炎帝 C 蚩尤 D 大禹 6 2 分 制作年代尺 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 如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 制作的年代尺 其中 处应该是 A 夏朝建立 B 商汤灭夏 C 武王伐纣 D 东周建立 7 2 分 从商朝的覆亡中 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 A 重视教育 B 勤政爱民 C 发展经济 D 增强军事力量 8 2 分 左传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其中的 封建 是指西周实行 A 世袭制 第 3 页 共 13 页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禅让制 9 2 分 武王 封功臣谋士 封弟叔鲜于管 弟叔度于蔡 材料体现的是 A 周初分封 B 商鞅变法 C 秦设郡县 D 汉初分封 10 2 分 暴君亡国 明君兴政 参照这个标准 下列人物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是 A 商纣王 B 周武王 C 周厉王 D 夏桀 11 2 分 如果你有兴趣写一部 中国暴君史 的话 你会按顺序依次把下列哪些暴君选上 纣王 夏桀 周厉王 禹 A B C D 12 2 分 在诸侯争霸中获得胜利的一方被称为 A 霸主 B 天子 第 4 页 共 13 页 C 大王 D 皇帝 13 2 分 战国时期 秦国对六国实施的政治外交策略是 A 合纵 B 连横 C 和平共处 D 挟天子以令诸侯 14 2 分 史记 商君列传 载 商君相秦十年 宗室贵戚多怨望 这主要是因为 A 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 B 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 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 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15 2 分 小明对如图所示的工程和农具进行了研究 以下认识和思考正确的是 A 都江堰在秦朝时修建 筒车是唐朝时发明 B 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 筒车是耕种工具 C 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重农抑商 政策 D 它们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第 5 页 共 13 页 16 2 分 我国有文字的可考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 A 夏 B 商 C 周 D 秦 17 2 分 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 老师安慰他说 一次的失败不要紧 说不定 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 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 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 你知道老师引用了哪家的思想来教育学生的吗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18 2 分 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曾倡导 君子和而不同 的思想 60 年前的万隆会议 上 周恩来总理运用这一思想很好地处理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关系 该思想家是 A 老子 B 孔子 C 孙子 D 韩非子 19 2 分 农业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 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历来受到重视 下列哪一幅图片 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A 筒车 第 6 页 共 13 页 B 铁农具 C 都江堰 D 牛耕 20 2 分 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 2070 年 这一年属于公元前 A 公元前 20 世纪 70 年代 B 公元前 20 世纪 80 年代 C 公元前 21 世纪 70 年代 D 公元前 21 世纪 80 年代 二 二 连线搭配连线搭配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8 8 分分 21 4 分 连线 儒家 无为而治 法家 兼爱非攻 道家 民贵君轻 墨家 用 刑罚 统治 22 4 分 连线 问鼎中原 晋文公 卧薪尝胆 楚庄王 退避三舍 孔子 第 7 页 共 13 页 因材施教 越王勾践 三 三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8484 分分 23 30 分 生产力的三要素包括劳动力 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 而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 它能放大生产力 诸要素 是第一生产力 结合所学知识 探究下列问题 1 在人类历史上 劳动工具和技术的变革 常常会带动社会形态的变革 请问铁器在我国最早出现于什么 时期 中国社会形态随之发生了怎样的变革 宋代时 哪一技术的运用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2 在人类历史上 劳动工具和技术的变革 常常会带动社会形态的变革 请问铁器在我国最早出现于什么 时期 中国社会形态随之发生了怎样的变革 宋代时 哪一技术的运用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3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生产方式由手工劳动发展到了哪一阶段 从此人类社会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什么 这次工业革命还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中国何时开始卷入这一市场 4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生产方式由手工劳动发展到了哪一阶段 从此人类社会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什么 这次工业革命还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中国何时开始卷入这一市场 5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成就是什么 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原子能技术的理论基础来自爱因斯坦的哪一理论 6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成就是什么 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原子能技术的理论基础来自爱因斯坦的哪一理论 24 1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平王之时 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 齐 楚 秦 晋始大 政由方伯 史记 周本纪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李白 古风 材料三 壮士不死则已 死要立下大名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口号 1 材料一中 周室衰微 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 8 页 共 13 页 2 材料二中的 秦王 指的是谁 他在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历史功绩 3 材料三中的口号是哪一次农民起义的口号 这次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5 10 分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礼记 礼运 请问 1 材料中 天下为公 选贤任能 指哪种政治制度 2 列举通过这种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代表 26 1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 史记 商君列传 记载 商鞅合并小都 小乡 小邑 小聚为县 设置县令 县丞 共三十一 个县 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 努力从事农业生产 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 免除本人徭役 变法五年 后 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 公元前 350 年 秦国平民张三 因斩一敌国甲士 获爵一级 田一顷 宅九亩 材料三 魏主欲变北俗 引见群臣 帝曰 夫名不正 言不顺 则礼乐不可兴 今欲断诸北语 一从 正音 其年三十以上 习性已久 容不可猝革 三十以下 见在朝廷之人 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 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1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叙述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 2 材料三说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的哪一方面 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27 19 分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 造就了孔子 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 学术思想繁荣 形成了 百家争鸣 的局面 其中 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材料二 如图 第 9 页 共 13 页 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子 1 据材料一 指出孔子创立什么学派 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 孔子的弟子把他的言行整理成一本什么书 3 材料二图中的人是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代表人物 以下是他们的核心思想 请对号入座 把他们的名字填 在括号里 主张互爱互利 反对不义战争 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 主张以法治国 认为人不能战胜自然 对现实人生采取乐天安命的态度 民为贵 君为轻 主张实行 仁政 4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 百家争鸣 的局面 每个人都有发挥自己政见的权利 如果你生活在春秋战国时 期 你会学习哪家的思想 为什么 第 10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1 页 共 13 页 17 1 18 1 19 1 20 1 二 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