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盛唐气象》同步练习C卷_第1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盛唐气象》同步练习C卷_第2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盛唐气象》同步练习C卷_第3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盛唐气象》同步练习C卷_第4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盛唐气象》同步练习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9 页 人教部编版人教部编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 3 3 课课 盛唐气象盛唐气象 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2 分 世上创痍 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 这是郭沫若对哪位古代著名诗人的评价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李清照 2 2 分 唐朝农民创制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 A 曲辕犁 B 筒车 C 水排 D 翻车 3 2 分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拥有了不少创造发明 下面属于唐朝时期发明 创造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曲辕犁 筒车 水排 耧车 A B C D 4 2 分 明确时序是理解历史的基础 下列历史人物在中外交流中做出过突出贡献 其活动按先后顺序排 列正确的是 第 2 页 共 9 页 张骞出使西域 鉴真东渡 郑和下西洋 马可 波罗来华 A B C D 5 2 分 秦王破阵乐 歌颂的是谁 A 秦始皇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6 2 分 唐诗往往折射了时代特征 下列诗句直接反映唐玄宗时社会经济盛况的是 A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B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C 日本晁衡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D 千歌万舞不可数 就中最爱霓裳舞 7 2 分 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 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 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 玄奘西行 B 鉴真东渡 第 3 页 共 9 页 C 文成公主入藏 D 遣唐使到来 8 2 分 唐朝长安城是国内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 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 其主要的商业区在 A 宫城 B 皇城 C 东市和西市 D 京城 9 2 分 李庆新在 海上丝绸之路 中写到 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 70 余个 由此 可见 唐代对外交往比较活跃 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国家统一 社会安定 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经济繁荣 文化辉煌 对外交通发达 A B C D 10 2 分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文化成就的搭配 不正确的是 A 蒲松龄 聊斋志异 B 鉴真 大唐西域记 C 曹雪芹 红楼梦 D 李时珍 本草纲目 11 2 分 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 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 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 遣唐使到来 第 4 页 共 9 页 B 鉴真东渡 C 文成公主入藏 D 玄奘西行 12 2 分 他历时 15 年 行程 5 万里 西行印度求取佛经 带回佛经 52 筪 657 部 回国后又潜心译经 19 年 翻译经书 75 部 1335 卷 梁启超先生称其为 千古一人 鲁迅先生曾高度赞扬其 舍身求法 的精神 尊 其是 中国的脊梁 他是 A 张骞 B 甘英 C 鉴真 D 玄奘 13 2 分 对比如图中的两枚古钱币 得出的结论中不应有 A 二者都是圆形方孔钱 B 钱币上都有汉字 C 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 D 日本曾经隶属于唐朝 14 2 分 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 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 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第 5 页 共 9 页 A 人面鱼纹盆 B 兵马俑 C 骆驼载乐俑 D 渔樵耕读碗 15 2 分 张敏同学学习了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后 对鉴真和玄奘的事迹进行了对比 下面是她归纳出的两 人的共同之处 其中正确的是 都是唐朝的高僧 都是中外友好交流的使者 都为完成使命历尽艰辛 都应日本政府之邀前往传播佛法 A B C D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4545 分分 16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盛唐时期 农民积极兴修水利 改进工具 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第 6 页 共 9 页 材料二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还表现在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 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 和亲 政策 唐朝时期 各族之间战事较少 和平相处 共同发展成为主流 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 摘编自施建中 中国古代史 1 材料一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式农具是什么 分别有何用途 2 根据材料二 指出唐朝奉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结合所学知识 举出一例唐蕃通婚 建立深厚民族感情 的史实 17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唐朝时期 书生张三出生在人杰地灵的 A 地 隋朝第二代皇帝三次乘龙舟来这里游玩 最后在这里被杀 张 三苦读寒窗十载 一日他从家乡出发 经运河到京城应试 在离船登岸之地 B 隋朝第二代皇帝曾在这里大兴土木 修建了豪华的宫殿 遇雨 全身棉布新衣湿透 避进一老翁家 老翁沏茶热情款待 为张三烘干衣服 还为他做 了一顿香喷喷的占城米饭 张三又经长途跋涉 终于来到京城 C 他看到全城街道整齐 树木成行 身着各式服装 的边疆各族和各国侨民 云集到这里 往来的商旅熙熙攘攘 张三凭一手漂亮的 颜体 楷书和一篇优美的文章 及第 考中 为答谢老翁 他送老翁越窑青瓷茶具一套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一个 还带老翁的儿子到城 C 的 瓦 子 中玩 在这里张三朗读了唐诗 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 实 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根据材料回答 1 张三出生在何地 隋朝第二代皇帝是谁 2 张三离船登岸之地 B 是哪一个城市 京城 C 地是哪一个城市 3 张三漂亮的 颜体 楷书是模仿唐朝大书法家谁的书法 4 张三此行目的是参加科举考试 科举制度正式形式是在什么时期 5 张三所朗读的 忆昔 的作者是谁 他被尊称为什么 6 忆昔 反映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繁荣景象 7 上述材料中至少有三处与唐朝历史不符的知识性错误 请你找出来并说明原因 至少找出两处错误并 说明原因 18 15 分 唐朝 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 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 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 阅读材料 回 第 7 页 共 9 页 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禀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 远行不 劳吉日出 唐 杜甫 忆昔 材料二 材料三 水国寒消春日长 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 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 周匡物 及第谣 材料四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 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 一条由信念 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 一个民族胸襟开放 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 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 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 当时的统治者是谁 这一盛世局 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2 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是 分别有何用途 3 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 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 的贡献 4 材料四的这位 伟大僧人 是谁 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 他 求知 的最高佛学学府和为后世留下 的佛学经典著作分别是什么 第 8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