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精版_第1页
岳麓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精版_第2页
岳麓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精版_第3页
岳麓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精版_第4页
岳麓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精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岳麓版岳麓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2018 八下 仁寿期中 以下历史事件 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敞开肚皮吃饭 甩开膀子干活 交够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 剩下全是自己的 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 一抓就灵 A B C D 2 2 分 2017 八下 合肥月考 周恩来总理曾说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后一个 天安门 指什么 A 五四运动 B 北平和平解放 C 新中国的成立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3 2 分 2017 八下 盘锦月考 毛泽东在 水调歌头 游泳 中写道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这句诗描述的是哪座桥的宏伟气势 A 南京长江大桥 B 关州黄河大桥 C 钱塘江大桥 第 2 页 共 14 页 D 武汉长江大桥 4 2 分 2017 八下 凤凰期中 你认为我们历史课本中所指的 最可爱的人 不包括下列哪一人物 A 黄继光 B 邱少云 C 毛岸英 D 董存瑞 5 2 分 2016 九下 盘锦月考 20 世纪 70 年代 中国外交战线的成果中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双方在上海签署 中美联合公报 C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 2 分 2016 八下 阜阳期中 新中国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A 新中国成立 B 一五计划 的完成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三大改造的完成 7 2 分 我国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是在 A 1954 年底 B 1955 年底 C 1956 年底 第 3 页 共 14 页 D 1957 年底 8 2 分 2017 八下 福建期中 三大改造中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是 A 并人国企 B 公私合营 C 建立合作社 D 建立互助组 9 2 分 新中国在科学技术上的伟大成就有 袁隆平在国际上首先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华罗庚是把数学研究应用到生产实践的奠基人 钱学森为中国 的火箭技术做出了杰出贡献 邓稼先是中国的 两弹元勋 A B C D 10 2 分 2014 年 4 月 23 日 是中国人民海军成立 65 周年纪念日 针对马航事件 中国海军井冈山舰舰 长刘忠鹄说 坚持搜索不放弃 就是我们纪念这个日子的方式 o 65 年前 人民海军建立的第一支舰队是 A 华东军区海军 B 东海舰队 C 南海舰队 D 北海舰队 11 2 分 2018 呼和浩特 1971 年 10 月 25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得 以恢复 这时我国外交正处于 A 与西方的紧张期 第 4 页 共 14 页 B 与苏联的蜜月期 C 与美国的改善期 D 与日本的建交期 12 2 分 2016 八下 相城期中 作家莫言获诺贝尔奖的小说 蛙 有以下描写 1962 年秋季 高密 东北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 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 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 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 慷 慨奉献的本性 那年的地瓜 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 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A 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极大提高 D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恢复发展生产 13 2 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这一 伟大转折 含义是指党和国家 的工作重心 A 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B 由 阶级斗争为纲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 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D 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14 2 分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 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对联中的两次 分田 指的是 A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 2 分 2017 八上 钦州月考 长江的险要重地和满洲防军驻地镇江也被攻占 运河因此被封锁 第 5 页 共 14 页 帝国被切成两半 曾经做过明朝的都城和统治象征的南京也暴露于英军的面前 材料描述的这场战争 A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给沙俄侵占我国领土提供可乘之机 C 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使清廷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16 2 分 2010 年 4 月 18 日是上海浦东新区成立 20 周年纪念日 浦东地区 的经济总量增加了 67 倍 税 收增长了 122 倍 浦东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 上海是传统工业基地 B 外商的投资 C 科技的创新 D 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的政策 17 2 分 2016 达州 下列城市中 曾在 19 世纪 90 年代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 又是 20 世纪 90 年代主 动开放的长江沿岸城市是 A 重庆 B 沙市 C 上海 D 南京 18 2 分 2017 八下 东台月考 以下学习主题归类不当的是 A 澳门回归庆 一国两制首次成功实践 B 魔稻 袁隆平 首次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C 太空 东方红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 D 戈壁蘑菇云 第一颗原子弹实验爆炸成功 19 2 分 2017 八下 仙游期中 改革开放以来 为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 党和政府实施的发展战略是 第 6 页 共 14 页 A 科教兴国 B 素质教育 C 三个面向 D 义务教育 20 2 分 2017 八下 长垣期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十一届三 中全会以来 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截至 2 年 我国已经制定了 38 多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 题的决定 8 多件行政法规 8 多件地方性法规 上述材料表明 A 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任重道远 B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正式建立 C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D 我国完善的法律体系已经建立 21 2 分 展望 21 世纪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其中最根本的前提是 A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 坚持国共两党平等谈判 D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2 2 分 2017 濮阳模拟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 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 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 方针政策 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振兴之路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中共八大上 提出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中共十 二大上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四大上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 B 第 7 页 共 14 页 C D 23 2 分 2014 年 11 月 5 日至 11 日 APEC 会议在北京举行 这是继 2001 年 APEC 会议在上海举办 后 时隔 13 年后重回中国 APEC 的全称是 A 亚太经合组织 B 世界贸易组织 C 欧洲联盟 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4 2 分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 A 1985 年 B 1986 年 C 1987 年 D 1988 年 25 2 分 面对就业难 从国家的角度看 解决的根本途径是 A 大力发展生产力 促进就业 B 延长退休年龄 解决就业难问题 C 改善劳动自主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 D 制定政策法规 让年轻人优先就业 二 二 填表题填表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26 2 分 20 世纪 90 年代 启动了将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等若干所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 学的工作 高等学校承担国家 863 计划项目 占 获得国家发明奖 占 27 3 分 2016 八上 房山期中 将下列劳动模范与他们的荣誉称号用直线连接起来 王进喜 两弹元勋 第 8 页 共 14 页 邓稼先 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 铁人 28 2 分 2015 苏州 填空题 1955 年 组织成立 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冷战阴云密布 同 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 周恩来提出的 方针促进了亚非人民的团结 有利于世界和平 29 2 分 1997 年 7 月 1 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错误 改正 30 1 分 1956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 的方针 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9595 分分 31 25 分 2017 九下 东台期中 人民日报 的每一篇社论都深深烙下了时代的印记 唱响着时代的 主旋律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 工业化 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 的理想 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 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全国人 民必须同心同德 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 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 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是总路线的基本精 神 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 年 6 月 21 日社论 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 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 年 8 月 3 日社论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上来 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1979 年元旦社论 材料四 清风吹拂 碧波荡漾 春天的白洋淀 到处是生机勃发的景象 燕赵大地上 又一个春天的故事 正在拉开帷幕 日前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通知 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 第 9 页 共 14 页 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是千年大计 国家大事 2017 年 4 月 1 日社论 1 据材料一 指出全国人民的 最高利益 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 最高利益 而 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2 据材料二 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 3 材料三中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是党的哪次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 4 材料四中提及的 春天的故事 在 1979 年是由谁拉开帷幕的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什么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5 综合上述材料 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32 2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第六十四届联合国大会上表示 中国将继续参与和推动地区货币金融合作 维护地区金融和经济形势稳定 促进地区金融合作和贸易发展 材料二 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 我国就开始研制原子弹 氢弹和人造卫星 1964 年 10 月 16 日 在我国西部 地区 硕大的蘑菇云腾空升起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材料三 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 9 月 24 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 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并发表了题为 共同缔造普遍安全的世界 的重要讲话 明确承诺中国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 核武器 中国不参加任何形式的核军备竞赛 将继续把自身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 将继续为推 进国际核裁军进程作出努力 1 第 10 页 共 14 页 以上材料与当今世界的哪两大主题相关 2 联合国成立于哪一年 今年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多少周年 3 根据材料二我国研制核武器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有什么意义 4 召开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的原因和意义何在 5 结合两则材料 运用课本知识分析中国应如何才能承担起大国的责任 33 20 分 2015 常州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 1953 年起 我国开始进行 三大改造 对农业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是把建立在生产资料 私有制基础上的个体经济 联合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则采取了加工订货和 公私合营的方式 1953 1957 年工业生产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 我国是 18 英国是 4 1 美国是 2 8 中国用 5 年实现钢产量增长 400 万吨左右 英国用了 24 年 美国用了 15 年 1957 年 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比 1952 年增长 42 8 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比 1952 年增加近 30 材料二 八大二次会议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 大跃进 形势 并且说 中国正在经历着 一天等于 20 年 的伟大时期 要求缩短超英赶美的时间 争取 7 年赶上英国 再加 8 年或者 10 年赶上美国 要掀起一个 以 钢为纲 带动一切的 大跃进 原来的农业合作社只有数十户 最多一二百户 而人民公社则一般都在 4000 户以上 还有 1 万户的 在人民公社里 一切生产资料归公社所有 废除一切私有制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 动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并带来严重后果 以上材料均引自孙健 中华人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 中共的政策从阶级斗争到济经济改革的大转变 是中国革命手段的重大改变 确定邓小平为中国最 高领导者的地位 到 1978 年底才实现 邓的改革程序才得以开始 费正清 伟大的中国革命 请回答 第 11 页 共 14 页 1 据材料一 指出我国对农业 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和对资本主义工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 2 据材料二 指出 大跃进 运动的主要标志和中心 并指出人民公社的特点 3 材料三中的 邓的改革程序 开始 于哪次会议 这次会议所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4 据上述材料 归纳 1953 1978 年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线索 34 15 分 2017 八下 平阴期中 新中国成立后 巩固政权 发展经济 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路程 阅 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 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 另一方面 是他真正把中国的 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 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 伟大的中国革命 1800 1985 材料二 一五 时期我国各部门投资比例表 部门重工业农林水利交通运输文化教育其他 投资比例58 2 7 6 19 5 7 2 7 5 1 材料一中 民族独立 的标志是什么事件 从此 中国人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2 为巩固新生政权 政府有哪些举措 请试举两例 3 材料二表明 一五 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投资的重点是什么 结合所学简要写出 一五 计划的完成有什么历 史作用 35 10 分 材料 1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 我国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挑战 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快速增 第 12 页 共 14 页 长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速度的加快以及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难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