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C卷_第1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C卷_第2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C卷_第3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C卷_第4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 C C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 共选择题 共 252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5050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南方古猿属于完全形成的人 B 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C 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D 早期智人的出现 现在人种的差异显现出来 2 2 分 有了人类 就有了人类社会 我国的人类活动最早出现在 A 三 四百万年前 B 公元前 21 世纪 C 20 70 万年前 D 170 万年前 3 2 分 大理的悠远 丽江的柔软 时光打磨着记忆 若是人间有一处春色让人流连 便是七彩云南 而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 怡人的气候 更有着悠久的历史 这里曾生活着我们祖国境内已知的最古老的居民 他们就是 A 元谋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4 2 分 你认为下列远古居民最有可能住在下图所示房屋的是 第 2 页 共 13 页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5 2 分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据 从采集到种植 从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 推动上述演进 的主要因素是 A 建筑技术的进步 B 人工取火的发明 C 饲养水平的提高 D 生产工具的改进 6 2 分 记者 2014 年 10 月 11 日从农业部获悉 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超级稻第四期攻关项目获得重大突破 创造了亩产 1026 7 公斤的新纪录 我国古代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A 山顶洞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7 2 分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据下图判断 河姆渡人已开始了 A 群居生活 第 3 页 共 13 页 B 采集生活 C 原始农耕生活 D 游牧生活 8 2 分 有几位同学将我国出现的原始人类进行了先后排列 排列正确的是 A 小明 元谋人 北京人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山顶洞人 B 小芯 北京人 元谋人 山顶洞人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C 小华 元谋人 山顶洞人 北京人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D 小丽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9 2 分 假如你生活在距今约 7000 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不会遇到的是 A 住干栏式房子 B 骨耜耕地 C 种植粟黍等旱地作物 D 饲养猪狗等家畜 10 2 分 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一远古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11 2 分 禅让是在位部落联盟首领自愿进行的让贤之举 是为了让更贤能的人来统治国家 据此分析 第 4 页 共 13 页 西周的依据是 A 经济实力 B 个人才德 C 社会地位 D 前任推荐 12 2 分 2018 年清明 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黄陵举行 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建造宫室 制作衣裳 B 挖掘水井 制造船只 C 发明弓箭懂得炼铜 D 教民开垦 种植五谷 13 2 分 礼记 礼运 记载 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 天下为家 是 谓小康 天下为公 到 天下为家 体现了 A 夏朝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B 盘庚迁都 C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D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14 2 分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 传说中华文明的创始者 被称为 人文初祖 的是 A 炎帝 B 黄帝 C 蚩尤 D 舜帝 15 2 分 传说 4000 多年前 炎帝 黄帝结盟打败蚩尤 后来又与九黎族经过长期发展融合 形成了华夏 族 后为尊奉的华夏族祖先是 第 5 页 共 13 页 A 炎帝 尧 B 炎帝 黄帝 C 黄帝 尧 D 尧 舜 16 2 分 下图是西周初年实行的一种制度的示意图 据图判断 该制度是 A 世袭制 B 禅让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17 2 分 启登上王位的方式是 A 通过禅让方式 被大家所推荐 B 通过战争方式 打败其他部落 C 凭借家庭地位 自己继承父位 D 治水建立功业 受到人民爱戴 18 2 分 开学时 一个新生作自我介绍 说自己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名称相同 这位同学姓 A 秦 B 商 第 6 页 共 13 页 C 周 D 夏 19 2 分 一片甲骨惊天下 下列关于 甲骨文 的表述 不确切的是 A 甲骨文因文字刻画或书写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 B 甲骨文首次发现是在清朝 C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 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D 甲骨文的发现 使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追溯到了夏朝 20 2 分 20 世纪 70 年代 在我国的成都平原发现了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 震惊世界 被称为 A 殷墟 文化 B 青铜文化 C 三星堆 文化 D 钟鼓之乐 21 2 分 如图是中国人民银行于 2015 年 2 月发行的生肖纪念币 该生肖 属相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非常密切 下列历史文物中着力体现该动物形象的是 A 司母戊鼎 B 四羊方尊 C 虎耳铜鼎 D 青铜立人像 22 2 分 通过学习历史 小明得出一个认识 统治者残暴无道导致国家的灭亡 他是从哪些统治者身上得 出这一结论的 第 7 页 共 13 页 启 桀 汤 纣 A B C D 23 2 分 小说 封神榜 中有关 炮烙之刑 以酒为池 悬肉为林 的描写 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 虐腐朽 这与哪位统治者有关 A 夏桀 B 商纣王 C 周厉王 D 周幽王 24 2 分 公元前 2070 年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了 这个王朝的第一代国王是 A 黄帝 B 炎帝 C 禹 D 舜 25 2 分 封神演义 依托于商灭周兴的历史背景 以武王伐纣为时空线索 展现了上古诸神呼风唤雨 动摇乾坤的通天法术 下列历史事件和 时空线索 有关的是 A 盘庚迁都 B 牧野之战 C 涿鹿之战 D 国人暴动 二 二 材料分析题 共材料分析题 共 4 4 小题 共小题 共 5050 分 分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第 8 页 共 13 页 26 12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 图 1 中的青铜器物名称是什么 有何地位 采用什么技术铸造 举出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三种功能 2 图 2 中的文字被称为什么 首次发现这种文字的是谁 这种文字有何地位 3 文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 图 3 反映了哪一朝代的何种文化措施 这一措施有何作用 27 14 0 分 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 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天子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 授予他们权力 建立诸侯国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周顷王 前 619 年 前 613 年 继位时 竟致于无钱办理周襄王的丧事 他只得派人去向鲁国讨钱 鲁国国君鲁文公派使者送钱到都城 才安葬了襄王 这时已经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 2 月了 材料四 周公教成王说 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 谁不纳贡 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 即是侮慢王朝 等于不贡 范文澜 中国通史 第一卷 材料五 幽王为烽火大鼓 有寇至 举烽火 诸侯悉至 1 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材料二中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谁 左传 中记载 封建亲戚 以藩屏 第 9 页 共 13 页 周 说明西周时期实行这种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 诸侯有什么权力 材料四 材料五说明了这些受封诸侯有哪些义务 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3 著名的史书 史记 中有这样的记载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 然后属疏远 相攻击如雠 诸侯更 相诛伐 周天子弗能禁止 根据这则记载及所学 周天子弗能禁止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材料三说的是哪一时期的情况 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有什么特点 28 12 分 在古老中华大地上 我们的先祖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根据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 材料一中图 1 和图 2 中的工具分别是采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 2 材料二中图 3 和图 4 出土的农作物 反映了我国哪一原始行业的发展 这一行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是什 么 3 材料三中图 5 和图 6 这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商周时期哪一手工业部门的发达 4 综合以上材料 我们研究和了解真实历史的可靠来源或途径是什么 第 10 页 共 13 页 29 12 分 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 礼俗等规范 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而建立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有关制度的问题 材料一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 不足授天下 于是乃权授舜 授舜 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 授丹朱 则天 下病而丹朱得其利 尧曰 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 五帝本纪 材料二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 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 各子其子 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 是谓小康 礼记 礼运 材料三 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将宗亲和功臣等封到各地 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 建立诸侯国 同时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 并服从周王调兵 材料四 平王之时 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 齐 楚 秦 晋始大 政由方伯 史记 周本纪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制度 这种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2 材料二中的 天下为家 的局面开始的标志着是什么 3 材料三体现了哪一制度 从材料看 被分封做诸侯的主要是什么人 这一制度施行的目的是什么 4 材料四 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 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状态 5 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 远古 夏商周和秦朝时期国家制度不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 共选择题 共 252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5050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