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I)卷_第1页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I)卷_第2页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I)卷_第3页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I)卷_第4页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0 页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 1212 课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同步练习 同步练习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推恩令推恩令 的实施的实施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1 2 分 汉书 写到董仲舒的以下观点 由下表我们可推断 董仲舒强调用儒家思想加强中央集权 董仲舒强调以儒家思想教化人民 董仲舒只强调儒家思想的作用 反对使用 法度 董仲舒也一定程度上强调 法治 把儒法糅合 A B C D 2 2 分 漠北之战中 汉军作战指导明确 准备充分 以骑兵实施突击 步兵担任保障 分路进击 果敢 深入 是在沙漠草原地区进行的一次成功作战 在中国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指挥作战的大将是 A 陈胜 吴广 B 刘邦 项羽 C 卫青 霍去病 D 汉武帝 3 2 分 汉武帝刘彻的文治武功彪炳青史 永秉春秋 在他执政期间所颁布的政策中 为他的文治武功提 供雄厚财力支持的措施是 第 2 页 共 10 页 A 统一度量衡 修灵渠 B 在长安兴办太学 C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D 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4 2 分 武帝施主父之策 下推恩之令 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文中 推恩之令 在当时最大的 作用是 A 推行了新儒学教育 B 促成了 文景之治 C 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 D 促进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5 2 分 秦朝设丞相 唐朝增加宰相人数 明朝废丞相 清朝设军机处 这些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 中央集权的加强 B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C 丞相制度的改革 D 地方权力的增大 二 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6 2 分 下图反映西汉初年中央面临的问题是 第 3 页 共 10 页 A 封国势力强大 B 土地兼并严重 C 辖区人口减少 D 匈奴南下威胁 7 2 分 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 汉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中能体现材料所述特点的是 A 创设刺史制度 B 颁布推恩令 C 裁抑丞相权力 D 推行内外朝制度 8 2 分 汉初的封国有王 候两级 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 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 候国建 制与县相当 直属朝廷 由此可见 汉武帝颁布 推恩令 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 A 王国 B 侯国 C 郡 D 县 9 2 分 荀子 君道 写到 墙之外 目不见也 理之前 耳不闻也 而人主 君主 之守司 官吏 远者天下 近者境内 不可不略知也 为达到这种效果 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 颁布 推恩令 B 设立监察制度 C 派张骞出使西域 D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10 2 分 贤良对策治春秋 抑罢诸家孔孟求 儒术推明官学校 茂才时逢盛根由 这首诗中的场景最早 开始于 第 4 页 共 10 页 A 秦始皇时期 B 汉高祖时期 C 汉景帝时期 D 汉武帝时期 三 三 盐铁买卖盐铁买卖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8 8 分分 11 2 分 秦汉时期 对中原地区威胁最大的北方少数民族是 A 蒙古 B 西域 C 鲜卑 D 匈奴 12 2 分 1931 年 国民政府公布新 盐法 盐就场征税 任人民自由买卖 无论何人 不得垄断 才结束了这两千多年的 盐铁专卖 封建王朝的 盐铁专卖 政策始于 A 秦始皇时期 B 汉高祖时期 C 汉文帝时期 D 汉武帝时期 13 2 分 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 发现了许多五铢钱 提花机等文物 请你判断这座古墓 的主人最早可能生活在 A 春秋战国 B 西汉 C 西周 D 秦朝 14 2 分 大汉天子 是近几年的一部热播电视剧 大汉天子 为推进我国首次大一统格局做出了重要贡 第 5 页 共 10 页 献 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方面 他采取的最重要一项措施是 A 设司隶校尉和刺史 B 实行 推恩令 C 北击匈奴 D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四 四 材料探究材料探究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5 1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兴之初 海内新定 同姓寡少 惩戒亡秦孤立之败 于是剖裂疆土 立二等之爵 然诸侯原 本以大 未流滥以致溢 小者淫荒越法 大者睽孤横逆 以害身丧国 原文大意 西汉刚刚建立之初 同姓王很少 西汉吸收了秦朝灭亡的教训 把土地分封给同姓王 随着诸 侯王实力的膨胀 小诸侯贪赃枉法 大诸侯甚至发动叛乱 与中央对抗 严重威胁到国家的统一 汉书 诸侯王表 材料二 材料三 沿着这条道路 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 凿井 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 西方的皮毛 汗血马 瓜果 以及佛教 魔术 音乐 舞蹈 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丝绸之路 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 习近平表示 2100 多年前 中国汉代的张骞两次出使中亚 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 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 连接欧皿的丝绸之路 习近平强调 我们希望同中亚国家一道 不断增进互信 巩固友好 第 6 页 共 10 页 加强合作 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为各国人民谋福社 摘自新华网 2013 年 9 月 习近平吁共建 丝绸之路经济带 1 为彻底解决 与中央对抗 严重威胁到国家的统一 的问题 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为实现思想 大 一统 确立儒学的统治地位他又采取什么措施 2 结合所学知识 请回答材料三丝绸之路路线图中的 A E 两处分别是什么地方 3 最早出使西域为开辟 丝绸之路 作出贡献的是谁 丝绸之路的开辟 对汉代社会有何影响 4 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 丝绸之路经济带 有什么现实价值 16 20 分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 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阅读下列 材料 回答问题 文化篇 材料一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 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费正清 中国传统于变迁 材料二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鲁迅 思想篇 材料三 百家争鸣 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七年级上册 中国历史 教材 科技篇 材料四 趣说历史 第 7 页 共 10 页 1 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 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什么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年代最早从哪个朝 代开始 2 材料二中的这句话特指鲁迅先生对我国古代哪一部史书的评价 这一部史书的体裁是什么 3 百家争鸣 中哪一学派学说后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与汉武帝采取的哪项措施有关 4 根据图一 并结合所学知识 请你完成上图中的科技名片 A 处 B 处分别应填写什么 图二 华佗三 连 表情包 开瓢 属于外科手术 在外科手术中 名医华佗发明了什么 17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 古之王者明于此 是故南面而治天下 莫不以教化为大务 立太 学以教于国 设庠序 学校 以化于邑 渐民以仁 摩民以谊 节民以礼 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 教化行而 习俗美也 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二 五年春 置五经博士 八月 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 习先圣之术者 详延天下方闻之士 咸荐诸 朝 其令礼官劝学 讲议洽闻 举遗举礼 以为天下先 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 崇乡党之化 以厉贤材焉 丞相 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 学者益广 汉书 武帝纪 材料三 董仲舒的教化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 是当时客观形势的正确反映 虽然 从本质上说 这一主张是为巩固汉政权的封建统治服务的 但从客观效果来看 它不仅对当时 而且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统 一 巩固和发展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高春菊 董仲舒教化思想研究 请回答 第 8 页 共 10 页 1 据材料一 概括董仲舒针对教化提出的具体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董仲舒倡导教化的主要原因 2 据材料二 概括汉武帝重视儒学的主要措施 并分析其作用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如何正确理解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历史影响 第 9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推恩令推恩令 的实施的实施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二 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