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中考二模考试试卷C卷_第1页
岳麓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中考二模考试试卷C卷_第2页
岳麓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中考二模考试试卷C卷_第3页
岳麓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中考二模考试试卷C卷_第4页
岳麓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中考二模考试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岳麓版岳麓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中考二模考试试卷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中考二模考试试卷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2 分 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 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了爵位 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了徭役 老三则 被国君派往县城任官吏 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 管仲改革之时 B 周平王东迁之际 C 商鞅变法之后 D 晋文公称霸中原之前 2 2 分 大一统的汉帝国扩展了汉民族文化圈 而汉武帝所具有的超越历史的雄才大略 使其成为一位战 略和外交设计的奇才 体现汉武帝是 外交设计的奇才 的历史事件是 A 张骞通西域 B 班超经营西域 C 甘英出使大秦 D 修筑万里长城 3 2 分 秦朝时 蜀郡 现今四川地区一带 郡守产生的方式是 A 世袭继承 B 皇帝任命 C 地方推荐 D 考试选拔 4 2 分 从东汉末年到南宋 促进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并最终超过北方的原因有 北方人口南迁 南北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南方相对稳定 南方生产技术历来比北方先进 第 2 页 共 13 页 A B C D 5 2 分 史书记载 每岁插秧毕 蜀人奉香烛 把李王 络绎不绝呼 材料中蜀人在播种季节供奉祭祀 的 李王 A 治理了黄河水患 B 编著了 道德经 C 修建了都江堰 D 开凿了大运河 6 2 分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句古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什么社 会现象 A 道教盛行 B 佛教盛行 C 寺庙建筑艺术的精湛 D 当时南朝共有 480 座寺庙 7 2 分 长征途中 标志着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的事件是 A 攻占遵义 B 巧渡金沙江 C 四渡赤水河 D 强渡大渡河 8 2 分 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指导土地改革的法律文件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 3 页 共 13 页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9 2 分 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原则 下面不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B 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C 香港 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 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彻底完成 D 1977 年底恢复高校入学考试 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10 2 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行使国家权力的 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对工商业采取利用 限制和改造的政策 逐步 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 以上内容出自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 年 11 2 分 以陈独秀 李大钊等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 在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认真思考后 把思想解放 视为 救国之要道 于是他们 A 开展维新变法运动 B 创办 申报 C 掀起新文化运动 D 掀起洋务运动 12 2 分 以下关于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 第 4 页 共 13 页 B 要求统治者用 仁政 治国 C 提出人类要顺应自然的主张 D 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和重用 13 2 分 步入 18 世纪 法国用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和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扫清了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封 建专制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 这两场运动是法国的 更是全世界的 材料中的 这两场运动 是 A 文艺复兴 法国大革命 B 启蒙运动 巴黎公社运动 C 启蒙运动 法国大革命 D 法国大革命 工业革命 14 2 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法西斯战争 以法西斯势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下列史实与 结论的搭配 哪一项是法西斯彻底失败的主要原因 A 斯大林格勒战役 二战的转折点 B 诺曼底登陆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C 雅尔塔会议 协调了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 D 联合国家宣言 发表 正义力量的联合 15 2 分 有学者评论某次改革时说 天冷 本想弄点木材烤烤手 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给烧了 据此 判断 他评说的是 A 列宁新经济政策 B 罗斯福新政 C 邓小平改革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16 2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第 5 页 共 13 页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 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长征 材料二 如果战端一开 那就是地无分南北 年无分老幼 无论何人 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皆应抱定牺牲一 切之决心 蒋介石 最后关头 演说 材料三 十四年抗战 艰苦卓绝 北起松花江 南到珠江两岸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 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 坚不可摧的长城 当此国难严重 民族生死存亡之时 在团结御敌的基础上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 共赴国难 1 材料一中的事件的转折点和胜利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 从材料一事件的历史中 你受到了哪些革命传统教育 3 材料二中能看出蒋介石的何种态度 之后国共两党的关系发生了何种转变 4 材料三中的 十四年抗战 的起点事件是什么 5 列举 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一个 三 三 问答题问答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17 5 分 1945 年重庆谈判期间 中苏友好协会举办一次酒会 邀请国共双方代表及各报社记者参加 席间 一位国民党方面的记者说 我出个谜语给大家猜 谜面是 日本投降的原因 谜底是 我国古代一人 第 6 页 共 13 页 名 结果出现几个谜底 请结合谜底及事实 谈谈你对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原因的看法 四 四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6161 分分 18 20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迨始皇吞六国 统一宇内 统治时期虽极短促 于 古人之遗法 无不革除 后世之治术 悉已创 导 摘编自王亚南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材料二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 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 正是这 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 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2000 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 也曾战 乱分裂 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 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 安定的大道 重现 第 7 页 共 13 页 蓬勃生机 翦伯赞 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三 中国之一统 始于秦 塞外之一统 始于元 而极盛于我朝 自古中外一家 幅员极广 未有如我 朝者也 雍正皇帝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 始皇 在政治上创导的 后世之治术 2 根据材料二 指出汉武帝为实现 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 在政治和思想方面采取的措 施 3 根据材料三 指出 塞外之一统 最早由哪个民族实现 并结合所学知识 举一列说明 塞外之一统 极盛于我朝 4 综合上述材料 概括其所反映的历史主题 19 10 分 材料一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华沙 柏林 布拉格 维也纳 布达佩 斯 贝尔格莱德 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在全部历史中 没有一次战 争比前不久使地球上这么多广大地区沦为废墟的这次大战更普通用及时的行 动加以制止 但是 谁也听不进 我们肯定地必须不让那种事重演 丘吉尔 1946 年 3 月 5 日 富尔顿演说 材料二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 几乎所有国家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 重大责任落到了我 们身上 杜鲁门 1947 年 3 月 12 日 在美国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的演说 请回答 1 材料一所说的 前不久 发生的战争是指什么战争 为什么说这些名城 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材料二中杜鲁门所说的 两种生活方式 是什么 2 比较上述材料 说出杜鲁门和丘吉尔的演说在观点上有何相同点 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 20 13 分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 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进取劲头 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 是自强 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 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第 8 页 共 13 页 经济 如图 1 政治 如图 2 外交 如图 3 国防 如图 4 1 1952 年底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953 年 我国开始执行第 各五年 计划 年底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从此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 1954 年制定的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在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实行 3 1953 年底首次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5 年万隆会议 上 周恩来提出 的方针 促使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 经过两弹元勋 等科学家的探索 1964 年 我国第一颗 爆炸成功 1966 年主要担任核 反击任务的 组建 国防力量进一步增强 5 综上所述 从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中 你得到哪些启示 21 8 分 我区各初中学校八年级同学以 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的变化 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通 过查询资料和调查采访等 他们得出结论 生产关系的调整对农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假如你也是课题组成员之 一 请你完成 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发展分析报告 的部分内容 1 政策回顾 第 9 页 共 13 页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我国农村曾实行过两次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变革 第一次是 1950 年 中央政府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大规模的 运动在全国开展 第二次是 1953 年 党中央根据农户分散经营 阻碍生产进一步发展等实际情况 决定对农业实行 1958 年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随后在全国开展了 和 化运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 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 2 分析对比 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一次时 1952 年底 我国彻底废除了 制度 成为土地的主人 解放了生产力 促进了农 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第二次时 1955 年 全国掀起农业 化的高潮 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农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22 10 分 完成问题 1 观察下图 请在图中的图例栏的空白处写出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图例的含义 2 根据下图 指出世界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第 10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