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9 科举制的创立(I)卷_第1页
华师大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9 科举制的创立(I)卷_第2页
华师大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9 科举制的创立(I)卷_第3页
华师大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9 科举制的创立(I)卷_第4页
华师大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9 科举制的创立(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华师大版备考华师大版备考 20202020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1919 科举制的创立 科举制的创立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从一定意义上说 中国古代文化之所以在世界上唯一延续数千年不断 科举制度的功劳不可磨灭 这一制度在哪一时期创立并完善 A 隋唐时期 B 秦汉时期 C 明清时期 D 宋元时期 2 2 分 使古代中国人走上读书 考试一做官这一人生轨迹的制度是 A 察举制 B 推举制 C 三省六部制 D 科举制 3 2 分 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人数的皇帝是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隋炀帝 D 隋文帝 4 2 分 隋唐时期政府实行科举考试主要是为了 A 树立皇帝的威信 B 选拔门第不高而有才华的人参政 第 2 页 共 13 页 C 加强对教育的管理 D 禁止贵族做官 5 2 分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为士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制 选官标准为 A 品德 B 才能 C 军功 D 血缘 6 2 分 贫苦子弟 类皆廉谨自勉 埋首窗下 即纨绔子弟 亦知苦读 以获科第 否则虽富不荣 材料中描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A 西晋 B 隋朝 C 唐朝 D 北宋 7 2 分 科举制从隋朝的诞生到唐朝的完善 清朝的灭亡 历时 l300 多年 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影响是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 都可以做官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改善了用人制度 读 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A B C D 8 2 分 科举制度创立于 A 秦朝 第 3 页 共 13 页 B 汉朝 C 隋朝 D 唐朝 9 2 分 有项制度起于隋 兴于唐 它打破了原有做官体系 敲开了布衣 平民 家的大门 是项创举 这一创举是指 A 科举制 B 九品中正制 C 察举制 D 荐举制 10 2 分 科举制度正式创立时的皇帝是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高宗 D 唐太宗 11 2 分 非凡的国家考试制度 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 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 为政府机构 配备文官 斯塔夫里 阿诺斯赞扬的考试制度是 A 禅让制 B 科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行省制 12 2 分 国家取士 远胜前代 进士之科 得人为盛 这种选拔官吏的制度始于 A 隋朝 B 唐朝 第 4 页 共 13 页 C 宋朝 D 明朝 13 2 分 标志科举制正式形成的是 A 明经科的创立 B 进士科的创立 C 殿试的设立 D 武举的创立 14 2 分 如果皇帝依靠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 那他就会实行公 正的道德的统治 文中 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 的制度最早出现在中国的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15 2 分 我国科举制正式创立于 A 隋炀帝时 B 唐太宗时 C 唐玄宗时 D 隋文帝时 16 2 分 风吹金榜落凡世 三十三人名字香 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知 何种制度的推行 带来了以上诗句反映的现象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第 5 页 共 13 页 D 行省制 17 2 分 唐朝中央设国子监主管学校工作 统管京师六学 律 书 算学为明法 明字 明算输送考生 国子学 太学 四门学为进士 明经两科输送考生 下列对该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学校教育服务于科举制 B 学校教育内容为儒家经典 C 科举制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D 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 18 2 分 徐州市的户部山有条状元街 状元 一词和哪种制度有关 A 分封制 B 科举制 C 三省六部制 D 九品中正制 19 2 分 右图为年画 教子成名 它描绘的是古代女子王春娥因教育儿子刻苦读书 考取功名 而受到 朝廷嘉奖的故事 与 考取功名 有关的古代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20 2 分 不同的时代 人们追求的时尚生活特点也不一样 下列反映了唐代时尚的有 第 6 页 共 13 页 饮茶 骑马出行 游玩 穿 胡服 到瓦舍娱乐 A B C D 21 2 分 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 最先是在哪个朝代实行 A 唐朝 B 隋朝 C 秦朝 D 汉朝 22 2 分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 男儿当自强 少小须勤学 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 尽是读书人 统治者采取使 田舍郎 登上 天子堂 这一制度的根本作用是 A 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 B 增加了平民参政议政的机会 C 丰富了我国考试制度的内容 D 促进了文化教育和诗歌的发展 23 2 分 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 科举制 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主要是指 A 平等竞争 B 注重实践 C 择优录取 D 以德取才 24 2 分 唐代大多数诗人都走过科举之路 唐诗百花纷呈的繁荣局面与科举制密不可分 其原因是唐朝 第 7 页 共 13 页 A 经济繁荣 国力强盛 B 科举制度考查诗赋 C 知识分子队伍空前强大 D 士人群体的刻苦钻研 25 2 分 科举制正式形成是在 A 汉武帝时 B 魏晋时期 C 隋文帝时 D 隋炀帝时 26 2 分 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 最先是在哪个朝代实行 A 唐朝 B 隋朝 C 秦朝 D 汉朝 27 2 分 下列制度中 由隋唐开创和完善的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丞相制 28 2 分 明朝时期科举制与唐朝时期科举制的最大差别是 A 考试目的 第 8 页 共 13 页 B 考试手段 C 考试内容 D 考试管理 29 2 分 唐朝科举 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 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 进土约为六十分之一 科 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 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 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 A B C D 30 2 分 饮茶之风 风靡全国是在 A 西汉 B 东汉 C 南北朝 D 唐朝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31 15 分 国家统一 材料一 秦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郡置守 尉 监 更名民曰 黔首 大 收天下兵 聚之咸阳 销以 为钟 金人十二 重各千石 置廷宫中 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字 材料二 二十七年 始皇 筑甬道 自咸阳属之 治驰道 三十四年 谪治狱吏不直者 筑长城及南 第 9 页 共 13 页 越地 以上材料均摘自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唐代制度 在下有 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 在上有 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这两种制度 奠定 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钱穆 国史新论 1 材料一 二反映了秦王朝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 这些措施的实行有什 么作用 2 材料三中的 这两种制度 各是什么 为什么说它们 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千年的稳固基础 32 15 分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 中国古代尤其是唐宋时期曾在许多领域处 于世界前列 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政治篇 在当时 隋唐时期 的条件下 这是一大发明 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 平民 可以做宰相 可以为公卿 可 以参政的机会 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 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 第 五大发明 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 经济篇 两宋时期 海外贸易远远超过了前代 中国大量的瓷器 丝织品 茶叶 纸 铁器等输出国外 在非洲的坦 噶尼喀不断发现了宋代的瓷器和瓷器碎片 科技篇 有西方学者认为 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文明与发展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尤其是公元 1000 年后的宋元 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 1 请问材料所指的中国古代的 第五大发明 是什么 2 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是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材料告诉我们宋代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什么 第 10 页 共 13 页 3 列举宋代一项重大科技发明 并说明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