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I)卷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I)卷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I)卷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I)卷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 I 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A 北京人 B 元谋人 C 半坡居民 D 河姆渡居民 2 2 分 从猿进化到人 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直立行走 B 手的发展 C 语言的产生 D 劳动 3 2 分 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环境的优劣 B 原始农业的发展 C 氏族公社的形成 D 学会建造房屋技术 4 2 分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的共同之处有 都能建造房屋 过着定居生活 都能制作陶器 都种植水稻 都饲养家畜 都使用磨制石器 A B 第 2 页 共 13 页 C D 5 2 分 后人尊崇谁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A 黄帝和炎帝 B 尧 C 禹 D 舜 6 2 分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黄河 中华民族的摇篮 中国人这样亲切地赞颂黄河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它是中国最早人类的发源地 B 它灌溉了大批良田 千秋万代造福中国人民 C 我们的祖先全靠黄河的养育 D 中华民族早期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在黄河流域 7 2 分 秦朝举行的一次廷议中 廷尉李斯的发言得到秦始皇的支持 李斯说 周文 武所封子弟同姓 甚众 然后属疏远 相攻击如仇雠 仇人 诸侯更相诛伐 周天子弗能禁 置诸侯不便 由此可以看出 李斯 明确反对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8 2 分 古人用图形 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从而创造出最原始的文字 这种造字方法是 A 象形 第 3 页 共 13 页 B 指事 C 会意 D 形声 9 2 分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 司母戊鼎 B 四羊方尊 C 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D 三星堆神树 10 2 分 华阳国志 记载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 天下谓之 天府 也 使成都平原变成 天府之国 的水利工程修建者是 A 李春 B 郑国 C 鲁班 D 李冰 11 2 分 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 中国古代农业起源早 耕作技术先进 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下列关 于我国古代农业发展 说法正确的是 A 半坡原始居民开始种植水稻和粟 B 战国时期 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C 唐朝时 棉花种植面积扩大 成为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 D 曲辕犁和筒车的使用 表明宋代的耕作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 12 2 分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 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第 4 页 共 13 页 A B C D 13 2 分 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 其主张对当时的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是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兵家 14 2 分 当今世界虽存在频繁的民族冲突 如巴以冲突 印巴冲突 但和平仍为主流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 代就反对侵略战争 主张 非攻 的是 A 孔子 B 老子 C 墨子 D 孙子 15 2 分 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 百家争鸣 一课后 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 围绕着如何遏制校园 内 损害公物 行为进行分组讨论 产生了若干观点 这些观点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 但其中哪个组的观点更为 合理 A 儒家组 损害公物属于道德方面的问题 可以通过说服教育解决 第 5 页 共 13 页 B 法家组 损害公物属于犯罪行为 应依照法律条款惩处 C 道家组 损害公物属于无意识行为 可以让学生闭门修炼自行解决 D 墨家组 损害公物属于奢侈浪费行为 要提倡节俭 16 2 分 下列制度由秦朝开创的是 A 科举制 B 禅让制 C 中央集权制 D 分封制 17 2 分 易中天 帝国的终结 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 书中说 秦 虽死犹存 它亡的悲壮 从政治上看 秦 虽死犹存 主要根据是 A 统一度量衡 货币 B 焚书坑儒 C 统一文字 D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8 2 分 对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主题论述最准确的是 A 甲骨文与青铜器的发展 B 百家争鸣思想的活跃 C 秦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D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措施 第 6 页 共 13 页 19 2 分 秦朝和隋朝在历史上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都是短命王朝 两个王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 修建长城 B 开通大运河 C 法律残酷 D 统治残暴 20 2 分 如图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与其相关的成语是 A 破釜沉舟 B 背水一战 C 约法三章 D 斩木为兵 21 2 分 中国银行行徽 下图 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形状 该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 使用是在 A 秦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清朝 第 7 页 共 13 页 22 2 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一个人在大泽乡的高地上喊着 天下受秦的迫害时间太长了 我们要反对 秦的暴政 这个画面发生在 A 陈胜 吴广起义中 B 巨鹿之战中 C 楚汉之争中 D 刘邦建立汉朝后 23 2 分 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在 A 汉武帝统治时期 B 汉文帝时期 C 汉景帝时期 D 汉高祖时期 24 2 分 建议汉武帝允许诸王分封地给子弟 建立小侯国的是 A 董仲舒 B 主父偃 C 张汤 D 李斯 25 2 分 秦始皇 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 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 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 这个问题是 A 儒家思想问题 B 外族入侵问题 C 中央集权问题 D 国家统一问题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第 8 页 共 13 页 26 20 分 依据下图回答问题 1 该图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2 在这些等级中 哪些人属于贵族 3 这一制度的产生有何历史意义 4 西周后期的 国人暴动 主要是由哪个等级的人发动的 三 三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27 25 分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 根据提示 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一 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历史 图一 图二 二 认识人与自然和谐事例 材料一 一心治水 在外多年 三过家门而不入 他率领民众 夜以继日 不畏劳苦 终于获得成功 材料二 六字炳千秋 十四县民命食天 尽是此公赐予 万流归一汇 八百里青城硪野 都从太守得来 三 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 图一图二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 征服自然的结果 居住图一房屋的原始居民叫什么 2 根据材料一是谁三过家门而不入 为了百姓改造自然 材料二中 战国时期为了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李冰父子的成功典范又是什么 第 9 页 共 13 页 3 战国时期 是谁主张 道法自然 他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代表 4 有和谐就有不和谐 试举出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事例两个 5 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 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 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28 25 分 在中国古代 皇帝的勤与惰 明与昏 仁与暴往往决定着国家的兴与亡 请结合下列有关秦汉 时期帝王的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材料一 如下图所示 史论话秦亡 材料二 及至始皇 废先王之道 燔百家之言 以愚黔首 隳名城 杀豪杰 收天下之兵 以弱天下之 民 陈涉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天下云集而响应 豪俊 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 过秦论 漫画话汉兴 材料三 如下图所示 1 根据材料一所示信息 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的名称 秦建立这一制度 采用的是战国末期哪一位思 想家的主张 2 秦始皇为加强统治 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 此外 秦始皇还采取了许多巩固统一的措施 请举一例 有关经济方面的措施 3 材料二中的 废先王之道 是秦亡的原因吗 你认为秦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 10 页 共 13 页 4 陈涉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指的是什么事件 这一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5 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中的西汉帝王分别都有谁 如何用一句话评价图二中的帝王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2 页 共 13 页 17 1 18 1 19 1 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