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第三次联合模拟历史试卷D卷_第1页
北京市中考第三次联合模拟历史试卷D卷_第2页
北京市中考第三次联合模拟历史试卷D卷_第3页
北京市中考第三次联合模拟历史试卷D卷_第4页
北京市中考第三次联合模拟历史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北京市中考第三次联合模拟历史试卷北京市中考第三次联合模拟历史试卷 D D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我国青铜器最早出现在 A 原始社会初期 B 原始社会末期 C 夏朝 D 商朝 2 2 分 小明同学制作了两则读书摘要 请你判断这些内容与哪位皇帝有关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元世祖 3 2 分 有学者指出 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 也是经济地理格局中的一次巨大 变迁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A 南北朝时期 B 随唐时期 C 两宋时期 D 明清时期 4 2 分 鲁迅先生曾高度评价过一部著作 说它是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下列有关这部著作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第 2 页 共 11 页 A 作者是司马迁 B 书中肯定了陈胜 吴广起义的首创精神 C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 书中真实记载了曹操统一北方的丰功伟绩 5 2 分 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区划 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 从而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 的地理条件 这一举措 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 C 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D 抑制了民族融合趋向 6 2 分 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隋朝杰出的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了赵州桥 隋朝时印刷的 金刚经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 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隋唐时期开凿的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金城公主入藏 进一步密切了唐蕃联系 A B C D 7 2 分 蒙城中学七年级 1 班学生张晓上课期间玩手机 被告知其家长 她妈妈见她回到家就用棍子打 奶奶赶紧上前说 要好好教育 说服教育 爷爷不紧不慢地说 玩手机也不全是坏事 手机如果用在学习上 还能促进学习呢 其中奶奶的行为和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A 儒家 第 3 页 共 11 页 B 墨家 C 道家 D 法家 8 2 分 我国古代以农业立国 再现南方经济发展的农业技术是 A 获湖 和粪肥 B 翻车 C 齐民要术 D 区田法和代田法 9 2 分 1271 年 意大利的一位旅行家自威尼斯出发 历时三年半 来到中国 他在中国生活了十多年 请你判定这位旅行家是 A 达芬奇 B 马可 波罗 C 麦哲伦 D 哥伦布 10 2 分 19 世纪上半期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 工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是 A 法国 B 美国 C 荷兰 D 英国 11 2 分 19 世纪 60 年代 随着外国入侵的不断加深 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响应 师夷长技 的口号 掀起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第 4 页 共 11 页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2 2 分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白身的传奇 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 就是中国革命史 的伟大传奇 长征途中 毛泽东率领红军出奇制胜 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 A 四渡赤水 B 强渡大渡河 C 飞夺泸定桥 D 翻雪山过草地 13 2 分 近年来 日本屡屡在南海问题上兴风作浪 并且在国际上扭曲事实 面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 我国应 坚决维护领土与主权完整 提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加紧海军的现代化 建设 通过国际仲裁决定钓鱼岛 黄岩岛等地的领土归属问题 A B C D 14 2 分 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与 1956 年 制度初建 20 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A 新中国成立 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 中共八大召开 D 一五计划完成 15 2 分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公民一律平等 有权参与国家管理 除十将军外 国家各级官职向 第 5 页 共 11 页 所有公民开放 通过选举产生 该材料叙述的是雅典 A 种姓制度 B 等级制度 C 民主政治 D 君主专制 16 2 分 史料的解读是运用史料的重要基础 下表为美国 苏联国防开支表 单位 10 亿美元 对下表 史料解读正确的是 1950 年1953 年1954 1961 年1962 年1970 年 美国 14 549 640 5 47 852 377 8 苏联 15 525 526 7 43 649 972 0 A 美苏的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B 苏联取得与美国平等地位 C 美国军费开支总是多于苏联 D 美苏争霸中美国始终处于攻势 17 2 分 14 16 世纪的西欧 开始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 肯定人性 挑战大海的惊涛骇浪 寻找出路 肯定人性 与 寻找出路 分别指 A 光荣革命 和大化改新 B 文艺复兴和大化改新 C 光荣革命 和新航路开辟 D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18 2 分 恩格斯说 拿破仑走到哪里 哪里的福役劳动 代役租 对老爷的贡赋等一大堆陈腐废物 逢 同老爷本身 就像被魔杖点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 材料主要说明了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A 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第 6 页 共 11 页 B 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C 扩大了法国的疆域 D 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19 2 分 研究历史讲究 论从史出 下面是影响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些重大事件 其中结论和史实不 相符的是 A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B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 联合国 分治决议 实现了中东和平 D 欧共体的成立 重振了西欧雄风和提高了国际地位 20 2 分 二战秘史 的结语中写道 关于反法西斯战争 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的协调与合作 认为 邪恶法西斯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下列事件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A 联合国家宣言 的签署 B 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C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D 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555 分分 21 30 分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爆发和迅速扩展 普通民众的生活也发生不少变 化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1789 年 9 月 巴黎工商业者瓦尔特手捧 人权宣言 高兴地说 我们的店铺这回不用担心被别人 抢夺了 材料二 1865 年 农奴出身的伊凡成为圣彼得堡一家机器制造厂的工人 材料三 1871 年 12 月 10 岁的田中一郎与父母到横滨港欢送日本使节出访欧美 材料四 1921 年美国青年哈默在苏联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 同时 在列宁的支持下 成为二 三 第 7 页 共 11 页 十年代美苏贸易的核心人物 他在莫斯科度过了将近 10 年 苏联成了这位亿万富翁的发迹地 材料五 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中提到一个美国女性 她就是安 尼克松 库波尔 她出生的那个时代奴隶制 度刚刚结束 她是黑人 当 30 年代的沙尘暴和大萧条使人们感到绝望时 她看到一个国家用新政 新的就业 机会以及对新目标的共同追求战胜恐慌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瓦尔特高兴的理由与 人权宣言 的哪项内容有关 2 材料二中伊凡身份的变化 说明 1861 年改革对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作用 3 材料三中这一场景与什么事件有关 该事件将会给田中一郎的生活方式带来什么变化 任举一例 4 材料四中哈默作为美国人能在当时的苏俄办企业是因为苏俄正在实行什么政策 5 材料五中美国通过什么文献废除了奴隶制 30 年代的大萧条是怎么回事 她看到的国家新政是什么 6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有什么作用 22 20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运动迫使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签字 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 中国政府代表 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 不 从此以后 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阶级 新的思想和主义 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 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 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 沉沦 转而上升的趋势 张海鹏 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材料二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 经过 28 年的浴血奋斗 新中国于 1949 年成立了 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前途 命运在这以后发生了根本变化 这种划时代的变化 集中起来就是 实现了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 开始为祖国繁 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 摘编自金冲及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第 8 页 共 11 页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 写出材料一中 运动 的名称 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社会 从 沉沦 转而上升 的原因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 材料三体现了中国哪些方面的变化 促使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综合上述三则材料 总结概括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历程 23 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战时 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 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 这一点谁都清楚 艰难的工作在战后 那 时 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语 1945 年 2 月于雅尔塔 1 1 材料中 战时 共同敌人 同盟 分别指的是什么 2 举出两例 同盟 建立后的共同行动并简要说明 同盟 建立后的作用 3 战后的历史验证了斯大林 同盟分裂 的话 请举出两例史实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