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学情调查试卷(I)卷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学情调查试卷(I)卷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学情调查试卷(I)卷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学情调查试卷(I)卷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学情调查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学情调查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学情调查试卷 I 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战国历史的特点 一是 乱 二是 变 以下各项中 不属于战国历史的是 A 商鞅变法 B 长平之战 C 楚庄王称霸 D 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 2 2 分 刘细君嫁给乌孙国王 成为 万里和亲第一人 这件事发生在 A 汉武帝时期 B 唐太宗时期 C 元世祖时期 D 明太祖时期 3 2 分 如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 小勇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 他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 主题 最恰当的应是 A 抵抗侵略 B 祖国统一 C 民族团结 D 中外交往 第 2 页 共 14 页 4 2 分 它 科举制 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 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 的影响的制度 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 并持续了一千多年 材料表明科举制 A 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 B 能够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 C 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D 有效地防止了政权被颠覆 5 2 分 分别建立辽 西夏 金三个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 契丹 党项 女真 B 党项 契丹 女真 C 女真 契丹 党项 D 契丹 女真 党项 6 2 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精神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 的发展进程 下列政治制度或科技成果按时间排序 正确的有 造纸术 行省制 活字印刷 分封制 A B C D 7 2 分 明代 倭寇经常骚扰中国沿海地区 受命抗击倭寇的英雄人物是 A 戚继光 B 郑和 C 郑成功 D 康熙帝 第 3 页 共 14 页 8 2 分 从元朝开始 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元朝和清朝管辖西藏地方事务的机构或官 员分别是 A 宣政院 伊犁将军 B 澎湖巡检司 乌里雅苏台将军 C 宣政院 驻藏大臣 D 澎湖巡检司 驻藏大臣 9 2 分 我国唐朝创制且闻名于世的陶器艺术珍品是 A 唐三彩 B 青瓷 C 白瓷 D 青花瓷 10 2 分 历史上 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 6 月 3 日定为 国际禁烟日 1987 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 完成的翌日 6 月 26 日定为 国际禁毒日 它们的确定是为了纪念被誉为 全球禁毒第一人 的 A 关天培 B 林则徐 C 左宗棠 D 邓世昌 11 2 分 条约的网络编成了所谓条约制度 外国人通过条约 合法 地剥夺榨取 管束控制中国 驱使 中国社会脱出常轨 改道变形 这个制度的起点正是 后的第一组条约 这段材料的空白处应填写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第 4 页 共 14 页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 2 分 2008 年 10 月 法国佳士得宣布 将拍卖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 消息传出后 引发中国人民对 这种践踏文明的野蛮行为的极大愤怒 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关注十二兽首的热情 2009 年 9 月 27 日 为期 5 天的 圆明园回归兽首展 在江苏泰州大剧院拉开帷幕 圆明园虎 猪 猴 牛四大兽首首次亮相泰州 作为泰州市 民有幸与富有传奇色彩的国宝级文物 零距离 接触 感慨颇深 作为一名中学生 你知道这些国宝是西方列强 在哪一次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掠夺的吗 下图为 9 月 27 日 参观者在江苏省泰州大剧院观看圆明园兽首 新华社 发 顾俊摄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 2 分 在中国近代史上 赔款数目最大 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4 2 分 一世怪杰的袁世凯 以符合民意而再起者 卒以伪造民意而亡 伪造民意 是指 A 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B 复辟帝制 第 5 页 共 14 页 C 刺杀宋教仁 D 颁布 中华民国约法 15 2 分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要了解我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那么他们应查阅 A 天朝田亩制度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中华民国约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6 2 分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 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 这 段文字描述的是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7 2 分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 李鸿章伤感地反省 说 我办了一辈子事 练兵也 海军也 都是纸 糊的老虎 不过勉强涂饰 虚有其表 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当是 A 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B 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C 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D 洋务运动没有达到 自强 求富 的目的 18 2 分 下列对 1927 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意义的表述 正确的选项是 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使中国革命从此转危为安 第 6 页 共 14 页 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A B C D 19 2 分 吴孙张三系军阀 汀贺桥两役决胜 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时 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 连克汀泗桥 贺胜桥 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A 蒋介石 B 李宗仁 C 叶挺 D 彭德怀 20 2 分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 A 1919 年 北京 B 1921 年 上海 C 1924 年 广州 D 1927 年 武汉 21 2 分 山歌越唱越开怀 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 民歌中的革命路径是指 A 占领中心城市 B 实施战略决战 C 和平夺取政权 D 农村包围城市 第 7 页 共 14 页 22 2 分 下列内容都是你熟悉的 但有一项是错误的 请你把它辨别出来 A 1931 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 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B 日军占领南京后 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C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了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D 1945 年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3 2 分 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 的愿望得到初步实现的标志性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 B 卢沟桥事变 C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 台儿庄战役胜利 24 2 分 首都北京曾见证了许多王朝的更替和战火纷飞 但在规模巨大的解放战争中 北京却幸免于战火 的破坏 为北京的和平解放做出巨大贡献的国民党将领是 A 傅作义 B 李宗仁 C 赵登禹 D 佟麟阁 25 2 分 文献记录片 走进毛泽东 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在西柏坡的院子里 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 一根白头发 毛泽东打趣地说 打了三个胜仗 白了一根头发 值得 这 三个胜仗 是指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 A B C D 第 8 页 共 14 页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7272 分分 26 22 分 历史年表与读图说史题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 分析的 意识和思维方式 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 才可能对史实有准确的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39 年 3 月 林则徐到达广州 他派人暗访密查 缉拿烟贩 并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斤 6 月 3 日 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 在虎门海滩外当众销毁 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 1842 年 英国侵略者强 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 南京条约 1856 年 10 月至 1860 年 10 月 英法联军为主凶 美俄为帮凶 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在第二次鸦片 战争前后 俄国趁火打劫 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 方千米 1894 年 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 侵略中国 称霸世界的楚梦想 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 1895 年 4 月 中国战 败 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 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 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 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 从 1898 年起 活 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 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 1900 年 6 月 为镇压义和团反帝运动 八国联军 2000 多人 进犯北京 1901 年 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 辛丑条约 选自人教版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洋务派全盘建设的事业动机是国防 所以军事建设最多 现就洋务派的军事建设 择其要者列表于 下 年 份举 措 咸丰十一年 1861 恭亲王奕訢 文祥托总税务司赫德购买炮舰 聘请英国海军水师来华创设新水 师 同治四年 李鸿章 曾国藩设江南制造总局于上海 第 9 页 共 14 页 1865 同治五年 1866 左宗棠设造船厂于福州 附设船政学校 同治九年 1870 李鸿章设机器制造局于天津 光绪元年 1875 李鸿章筹办铁甲兵船 光绪二年 1876 李鸿章派下级军官赴德学陆军 船政学生赴英 法学习造船 驾船 光绪六年 1880 李鸿章设水师学堂于天津 光绪十一年 1885 李鸿章设天津武备学堂 光绪十四年 1888 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 1 A B 2 结合史实说一说 马关条约 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3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材料中的 动机 是中国在哪次战争失败后付诸实践的 4 据材料 概括洋务派进行军事建设的方式有哪些 5 上述材料和问题表明洋务派要改变当时中国在哪一领域的落后局面 27 15 分 中国近代史 既是外国列强的侵华史 又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同时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 流 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 中国人 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第一次是 1840 1842 年同英国的战争 第 二次是 1856 1860 年同英 法的战争 第三次是 1894 1895 年同日本的战争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 败 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 全球通史 材料二 第 10 页 共 14 页 材料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别指出 三次灾难性的战 的名称 列举两例中国人民在上述战争中反 抗列强侵略的史实 2 图 1 图 2 是哪一运动的产物 图 1 图 2 反映了此运动前期和后期追求的目标各是什么 3 图 2 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图 1 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关系 图 2 揭开了哪一运动的序幕 该运动的结果如何 28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4 年 1 月 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 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 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 官的军事学校 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 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 说明了北 伐的爱国目的 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 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 费正清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卢沟桥事变后 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 国共两党再度合作 团结一致 同仇敌忾成为中 华民族的共识 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 顾全大局 抛弃前嫌 早在 1936 年处理西 安事变时 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材料三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 不怕牺牲 在某次战役中 八路军作战 1800 余次 毙伤日 伪军 2 5 第 11 页 共 14 页 万多人 破坏铁路 470 多千米 公路 1500 多千米 桥梁和隧道 260 多个 一度恢复县城四五十座 并缴获大量武 器 淞沪战役中 守卫宝山的 500 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 全部壮烈殉国 材料二 三摘自 光明日报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四 廖承志认为 国共两度合作 均对国家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 1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黄埔军校成立的作用和北伐战争的目的 2 根据材料二指出 国共两党再度合作 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3 材料三的 某次战役 是指哪次战役 根据材料二 三 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引用材料中的原文回答 4 以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成果或意义 说明材料四中的观点 29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万急 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 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 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 亟待解决 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 共同商讨 事关国家大计 幸勿吝驾 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请回答 1 这是谁发给毛泽东的电报 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的 2 文中的 陪都 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3 类似的电报他发过几次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