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检测试卷D卷_第1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检测试卷D卷_第2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检测试卷D卷_第3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检测试卷D卷_第4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检测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 4 4 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 族交融检测试卷族交融检测试卷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2017 七上 顺德月考 创立太平道的张角 经过 10 多年在社会底层传教 信徒已有数十万人 184 年 经过精心策划 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 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历时九个月的黄巾起义 最后被镇压下去 但余部坚持斗争 20 多年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这段材料反映了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 A 原因及影响 B 原因及经过 C 原因及特点 D 特点及影响 2 2 分 2018 九下 广东模拟 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 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 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 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 这次战役是 A 长平之战 B 巨鹿之战 C 官渡之战 D 赤壁之战 3 2 分 2019 七上 东安期末 唐朝诗人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 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 已挫英雄百万师 这首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 官渡之战 B 马陵之战 C 淝水之战 D 赤壁之战 第 2 页 共 13 页 4 2 分 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 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 下列关于 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魏国一 220 年 曹操一洛阳 魏国一 220 年一曹丕一洛阳 蜀国一 221 年一刘备 成都 蜀国一 221 年 诸葛亮一成都 吴国一 222 年 孙策一南京 吴国一 222 年一孙权一建业 A B C D 5 2 分 2018 七上 兴义期末 220 年建立魏国的是 A 孙权 B 刘备 C 曹丕 D 曹操 6 2 分 2017 七上 东莞月考 东汉末年 控制了汉献帝 取得 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有利地位的人物 是 A 刘备 B 诸葛亮 C 曹操 D 孙权 7 2 分 2017 七上 临洮月考 下列事件发生在西晋时期的是 赤壁之战 少数民族内迁 到西晋初年 人数达几百万 第 3 页 共 13 页 八王之乱 十六国形成 A B C D 8 2 分 通过对官渡之战 淝水之战的学习 我们知道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它们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B 战后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 C 这两次战役间隔了一个多世纪 D 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 骄傲使人失败 9 2 分 2018 九下 阜阳月考 李白有诗云 二龙争战决雌雄 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 周瑜于此破曹公 诗中所指战役的影响是 A 有利于曹操统一北方 B 推翻了秦朝残暴统治 C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D 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10 2 分 2016 七上 吴中期末 魏晋南北朝时期 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 出现 一岁 或稔 丰收 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 的景象 其主要原因在于 A 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B 社会动荡不安 C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 丝绸之路开辟 第 4 页 共 13 页 11 2 分 西晋灭亡后民族大交融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在这一历史趋势中起到 催化剂 作用的历史人物 是 A 孝文帝 B 司马懿 C 司马炎 D 诸葛亮 12 2 分 2016 七上 临河期末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两次重要的改革 一次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 强的国家 另一次使鲜卑族人吸收了汉族先进文化 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这两次改革是 管仲改革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李悝变法 A B C D 13 2 分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下列人物中 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 从而加速了黄河 流域民族大融合的是 A 汉光武帝 B 北魏孝文帝 C 秦孝公 D 汉武帝 14 2 分 2018 莱芜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 各国统治者都重视发展生产 其中蜀国在丞相诸葛亮的治 理下取得的突出成就是 A 大力兴修水利 B 发展海外贸易 第 5 页 共 13 页 C 造船业发达 D 丝织业兴旺 15 2 分 2015 七上 昭阳期末 相传端午节源于纪念一位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 其作品中所反映 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上下求索精神 融汇成湖湘文化的重要特征 这位诗人是 A 王船山 B 贾谊 C 屈原 D 曾国藩 16 2 分 2018 七下 太平开学考 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 瓜果蔬菜栽培 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 可以参考 A B C D 第 6 页 共 13 页 17 2 分 2019 永州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 谪居永州十年 写下 捕蛇者说 等传世名篇的是 A 柳宗元 B 元结 C 刘禹锡 D 屈原 18 2 分 2015 七上 盐城月考 你想探究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 代数 几何的发展历程 你可以查 阅的是 A 伤寒杂病论 B 史记 C 九章算术 D 本草纲目 19 2 分 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石油资源的国家是 A 中国 B 英国 C 美国 D 加拿大 20 2 分 2019 七上 宁化期末 下列图片是考古出土的魏晋时期的墓砖画 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中外交往 第 7 页 共 13 页 B 江南开发 C 民族交融 D 政权分立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7676 分分 21 25 分 读下图 回答问题 1 图一反映了三国时期的什么历史故事 主要突出了主人公的什么精神品质 2 根据图二 请说出这次战役发生的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结果及影响如何 3 根据图三 请写出交战双方是谁 此战役的发生对当时的政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 图四反映的是淝水之战 战役的交战双方是谁 这次战争的结局对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请你写出与这 次战役相关的一个成语 5 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图二 图三 图四这三幅图所反映的战役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2 20 分 2017 七下 大石桥期中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第 8 页 共 13 页 材料一 世祖忽必烈 因累世之业 至元八年 始改称元 摧灭弱宋 遂一天下 材料二 国以民为本 民以食为本 衣食以农桑为本 元世祖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元朝是哪一年建立的 它的建立者是谁 定都在哪里 2 遂一天下 是怎么一回事 这次统一与以往的大一统相比 有何突出特点 3 请你写出在这次统一以前 曾经结束分裂 实现国家统一的三个朝代 4 材料二反映了元世祖重视什么的思想 23 16 分 2018 九下 东城模拟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科学巨著 著作内容及成就 这部著作共收录 1892 种药物 附药方 11000 多则 插图 1160 幅 全面地总 结了 16 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 同时 它对矿物学 物理学 化学等内容 也有很多记载 这部著作对纺织 制盐 造纸 烧瓷 炼铁 榨油 开采矿物等生产过程和 工序有详细的介绍 该书从人类利用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度总结和介 绍了历代的生产经验与技术 这部著作是一部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 作者经几十年旅行观察所得 对 地理 水文 地质 植物等现象 均做了详细记录 材料二 第 9 页 共 13 页 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 近代史编 下卷 材料三 在战后初期的三十多年 在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方面 日本始终占世界第一位 由于大量引进美 欧各国的先进技术 既节约了资金 又争取了时间 使日本在短时期内实现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 赶上了 世界先进水平 战后日本在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同时 还积极培养本国的技术力量 以便使引进的技术能够更好 地生根 开花 结果 目前 日本已基本上普及了高中教育 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 对国民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会产生两个结果 第一 为培养较高的科技研究人才上大学 研究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 中学毕业生走上 劳动岗位后 为培养技术工人 准备了有利的条件 摘编自孙执中 荣衰论 战后日本经济史 1945 2004 材料四 第 10 页 共 13 页 朱光亚是原中国工程院院长 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1950 年他从美国回到北京 在回国前 牵 头与 51 名留美同学联名撰写了 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 呼吁海外中国留学生回国参加祖国建设 信中写道 祖国在向我们召唤 五千年的光辉和文明在向我们召唤 我们的人民政府在向我们召唤 回去吧 让我们回去 把我们的血汗洒在我们的土地上 浇灌出灿烂的花朵 1 依据材料 将明代三部科学巨著的成就与对其的评价进行搭配 把材料一表中的序号正确填写在下面 的横线上 英国学者李约瑟把这部著作称为 17 世纪早期重要的工业技术著作 该书在世界科技史中占有重要 位置 这部著作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 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 还是文字优 美的文学佳作 在国内外具有深远影响 2011 年这部著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 世界记忆名录 这是中医药典籍进入世界文献遗产保护 工程的一项重要成果 具有重大意义 2 材料二中的柱状图反映的 1870 1900 年世界工业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下面的文字材料说明了第二次工 业革命的特点是什么 3 依据材料三 分析战后初期促进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因素 4 请说出与上面一组图片中的人物相关联的中国重大科技成就 你从朱光亚的信中感受到中国科技工作 者拥有怎样的品质和精神 24 15 分 2018 七上 姜堰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江南地广 或 有的地区 火耕水耨 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 民食鱼稻 以 渔猎山伐为业 汉书 第 11 页 共 13 页 材料三 江南之为国盛矣 地广野丰 物产丰富 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 丰收 则数郡忘饥 丝 绵布帛之饶 覆衣天下 宋书 1 材料一中 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南迁 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历史趋势 哪一历史事件是这一趋势的最好体 现 2 材料二 三反映了江南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至少写出两点 3 请依据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 第 12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答案 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