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沪科版沪科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北京人的发现 原始的农耕生活 人文初祖 尧舜禹的 禅让 是反映中华文明起源的学习要点 如果把它们放在一个学习主题下 你应该选择 A 史前时期 B 国家的诞生 C 国家的统一 D 民族的交融 2 2 分 关于人类起源有很多种说法 得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这一结论最有力的证据是 A 传说 遗址 B 化石 遗址 C 遗物 记载 D 传说 记载 3 2 分 下图的考古发现 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 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 此 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A 旧石器时代 B 新石器时代 C 青铜朝代 D 铁器时代 第 2 页 共 12 页 4 2 分 民以食为天 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技术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 水稻 黍和小麦 B 水稻 粟和黍 C 小麦 玉米和粟 D 水稻 粟和玉米 5 2 分 下列内容中 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 尧让位给舜 B 舜让位给禹 C 禹传子 家天下 D 启打败有扈氏 6 2 分 你认为下列哪种制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由 公天下 变成了 家天下 A 禅让制 B 王位世袭制 C 郡县制 D 中央集权制 7 2 分 商代是我国青铜器发展的灿烂时期 目前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 A 四羊方尊 B 司母戊鼎 C 商朝虎耳铜鼎 D 青铜酒樽 8 2 分 中国古代史学名著 左传 中说 多行不义必自毙 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结局可以作为该论断 的有力证据 第 3 页 共 12 页 A 桀 B 禹 C 汤 D 周武王 9 2 分 我国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 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 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10 2 分 下图诸侯国数量的变化 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 逐步走向统一 B 兼并战争不断 C 秦国实力最强 D 人民深受灾难 11 2 分 考古时 在山西侯马 湖南长沙等地的遗址中发现的铁镈 铁锸等农具 最早可能出现于 A 西周 B 春秋 第 4 页 共 12 页 C 战国 D 秦朝 12 2 分 春秋时期 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其中为这一时期农业发展创造条件的是 A 青铜器 B 刀耕火种 C 编钟 D 铁制农具和牛耕 13 2 分 当代中国 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 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孔子的下列观点中 最能体现教育公平精神的是 A 因材施教 B 温故知新 C 有教无类 D 仁者爱人 14 2 分 据 周礼 记载 古代社会的 民 享有 询国危 询国迁 询立君 的权利 尚书 载 民 已经成了受 天 庇护的政治主体 民 意即 天 意 君 不安民 养民 则会受到 天 的惩罚 下列对 材料所体现的思想概括准确的是 A 民本 和 德治 思想 B 民主 和 仁政 思想 C 民本 和 法治 思想 D 法治 和 德治 思想 15 2 分 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下列 诸子百家 及其思想对应 正确的是 A 孟子 民贵君轻 第 5 页 共 12 页 B 韩非子 兼爱 非攻 C 墨子 无为而治 D 庄子 以 法 治国 16 2 分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 天子不仁 不保四海 诸侯不仁 不保社稷 卿大夫不仁 不保宗庙 士庶人不仁 不保四体 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 老子 B 孟子 C 韩非子 D 屈原 17 2 分 秦汉时期 面对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冲突 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体系 帝国采取 用制险塞 的隔绝固守 导途凿空 的外拓和 互通并举 等措施 这表现在 A 北讨匈奴 南征北战 开凿灵渠 B 联络月氏 北击匈奴 通婚和亲 C 修筑长城 通使西域 开辟丝路 D 修筑骚道 收复河套 开发象郡 18 2 分 我国最早将货币统一成下图样式的朝代是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第 6 页 共 12 页 19 2 分 百代都行秦制 体现了秦朝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关于秦的建设 说法错误的是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开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 县制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C 书同文对中国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D 车同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0 2 分 夏商周断代工程 是研究中国历史上夏 商 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 夏 商 西周这三个朝代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 诸侯的反叛 B 牧野之战的影响 C 国人暴动 D 统治者残暴昏庸 失去民心 21 2 分 下列对陈胜吴广起义的表述 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起义爆发的地点是大泽乡 B 起义军建立了张楚政权 C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D 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22 2 分 楚汉战争中 刘邦能够打败项羽最主要的原因 A 战术正确 B 赢得民心 C 后方巩固 D 善于用人 23 2 分 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 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 这反映了西汉初年的哪一社会状况 第 7 页 共 12 页 A 人口锐减 B 土地荒芜 C 社会安定 D 经济繁荣 24 2 分 西汉时期 在汉武帝以前 在许多国家制度上 基本上没有突破秦代模式 故有汉承秦制之说 但是汉制绝不是对秦制的完全复制 汉承秦制 有所损益 汉武帝对 秦制 实现了 继承 与 创新 相结合 在地方制度上的 继承 和思想统一上的 创新 主要表现为 A 颁行推恩令 实行郡县制和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B 推行郡县制和独尊儒术 C 实行分封制和焚书坑儒 D 实行郡县制和奉行 无为 而治 25 2 分 据史书记载 公元前 127 年 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 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 余下的 封地分给其他子第 于是 封地不断缩小 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 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 A 颁布 推恩令 B 实行分封制 C 派张骞出使西域 D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565 分分 26 20 分 材料一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 奴隶分给亲属 功臣等 封他们为诸侯 材料二 下图 第 8 页 共 12 页 1 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材料二中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谁 2 诸侯要对周天子尽哪些义务 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3 著名的史书 史记 中有这样的记载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 然后属疏远 相攻击如雠 诸侯更 相诛伐 周天子弗能禁止 根据这则记载及所学 周天子弗能禁止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7 25 分 社会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 而经济发展往往要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列 鼻子套国环的青饲牛享 左图 和 铁制衣具 右图 是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 文物 材料二 时海内大乱 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司马光 资治通鉴 卷八十七 晋纪九 材料三 东汉刘秀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安定 经济发展 唐玄宗坚持改革政略 整肃史治 发展生产 国家空前繁荣富强 材料四 清前期在江南一带大面积推广双季稻 明代引进的玉来 番薯 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也在全国范围普 遍种植 种一收千 其利器大 粮食高产 农产品丰富 劳动人口数量大幅增加 农耕文明的灿烂余晖 使明 清时期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 1 依据材料一 说明当时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现象 生产力的进步导致原有的土地所有制不适应时代发展 第 9 页 共 12 页 对此 商鞅在变法中采取了什么措施 2 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对我国以后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国家政策的合理调整 促进了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 东汉刘秀与唐玄宗统治时期 分别出现了怎样的治 世局面 4 综合上述材料 分析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8 20 分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 阅读下列材料 请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小邮票 大舞台 材料一 看新闻 学历史 材料二 奠定中华民族精神的儒家 法家 道家等传统思想 诸子百家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形成 的 百家争鸣不是坐而论道 而是与中国社会的实践紧密相连 争鸣的过程也是一个试错的过程 而决定学 派命运的是看这些学派是否符合天下大势的走向 1 杏坛讲学 表现了孔子教育上的成就 请举出一例 孔子周游列国 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请写出一 点 2 道德与伦理价值 道 是为纪念老子而发行的邮票 请你为邮票配上正确的文字注释 3 这样一个大背景 指什么 为什么说 百家争鸣不是坐而论道 而是与中国社会的实践紧密相连 百家争鸣有何影响 4 当时的 天下大势 是什么 这一时期 还涌现出其他重要学派 在众多学派中 哪家学派的主张符合 这一大势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键盘的使用课件
- 土建现场安全培训
- 小学语文《太阳》教学课件设计
- 少儿拼音班课件
- 钓鱼分类游戏课件
- 广东河北自考试题及答案
- 广东广东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 冷库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烤灯考试题及答案
- 抗震减灾考试题及答案
- 陕旅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全册英语教案
- 海洋工程装备概述
- 第5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复习课件
- 幼儿园玩具售后服务承诺及保证措施方案
- 2025年江苏省高考招生统一考试高考真题物理试卷(真题+答案)
- CJ/T 191-2004板式换热机组
- 《智能机电系统设计与开发》课件 第三章-机械系统设计与开发
- 食品卫生考试试题及答案
- T/CECS 10187-2022无机复合聚苯不燃保温板
- 睾丸常见肿瘤超声诊断要点
- 重症医学科肺康复综合体系建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