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教科版教科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下列叙述中 与北京人无关的是 A 能直立行走 B 使用打制石器 C 过着群居的生活 D 懂得人工取火 2 2 分 岳阳市某校九年级 1 班学生想去参观距今约 70 万 20 万年之间的某远古人类遗址 他们应该 去 A 云南元谋 B 北京周口店 C 浙江河姆渡 D 陕西半坡村 3 2 分 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指出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使人耳目一新 过去谁会到远在距今约 7000 年前 的长江下游会存在着如此灿烂的文化呢 下列能够佐证该说法的考古发现是 A 碳化的粟和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遗址 B 人面鱼纹彩陶盆和骨耜 C 碳化的水稻和千栏式房屋遗址 D 磨制石器和用火痕迹 4 2 分 促使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环境的变化 B 氏族公社的形成 第 2 页 共 14 页 C 原始农业的发展 D 学会建造房屋 5 2 分 在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 考古学家发现 有的墓随葬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多达百余件 有的墓却一无所有 这种现象表明 A 个人对随葬品的爱好不一样 B 各地的风俗不一样 C 家里收藏的玉器多少不一样 D 出现了贫富分化 6 2 分 鱼跃出滻河 搁浅在史前的半坡 六千年了 还是那个游动的姿势 装点着酷似外星人的面孔 有意无意成就一个陶盆的美名 下列与 彩陶 一样成为半坡人 符号 的是 A B C D 7 2 分 关于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状况的描述 与事实不符的是 A 住在半地穴是房屋内 第 3 页 共 14 页 B 种植粮食作物粟 C 会磨制精美的石器 D 生活在长江流域 8 2 分 远古时代 天下为公 选举贤能的人做部落联盟的首长 这一现象出现于 A 北京人时期 B 河姆渡人时期 C 尧舜禹时期 D 半坡居民时期 9 2 分 百家姓 是一部记录姓氏的童蒙读物 姓氏及其附着的文化内涵是打通古今交流通道的最好载体 它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史 寻根问祖 追根溯源是人的天性 你认为 寻根问祖 应追溯到 A 炎帝黄帝 B 半坡人 C 元谋人 D 三皇五帝 10 2 分 有关夏 商 周三代的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A 夏桀 创立夏朝 B 商纣 迁都与殷 C 周武王 建立西周 D 周幽王 国人暴动 11 2 分 下列人物与 禅让 的传说无关的是 A 黄帝 B 舜 第 4 页 共 14 页 C 尧 D 禹 12 2 分 据新华社消息 乙未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 2015 年 4 月 5 日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揭幕 来 自全国各地 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华侨 近万人参加典礼 我们祭祀黄帝是因为 A 他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 B 他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 C 他是中华民族的 人文初祖 D 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13 2 分 下列著名战役 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A 长平之战 B 马陵之战 C 桂陵之战 D 牧野之战 14 2 分 秦 以为周制微弱 终为诸侯所丧 故不立尺土之封 周制 是指西周实行的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世袭制 15 2 分 夏朝的建立 在我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下说法不正确是 A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王朝 B 禹的儿子桀继承父位 从此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公天下 变成 家天下 C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第 5 页 共 14 页 D 夏朝的国家机构 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16 2 分 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用图形 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请从字形推测下列甲骨文 哪个是 羊 字 A B C D 17 2 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绵延不止 成就辉煌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 18 2 分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A 黄帝时期 B 夏朝 C 商朝 D 西周 第 6 页 共 14 页 19 2 分 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 下图为河南安阳殷墟博物苑中的甲骨文仿古碑林 该文字反映我国文 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C 秦朝 D 东汉 20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表现有 铁制农具的使用与普及 牛耕的使用与推广 地主和农民两个阶级的产生 诸侯国纷纷变法图强 A B C D 21 2 分 我国的青铜时代是指 A 尧 舜 禹时期 B 夏 商 西周时期 C 春秋战国时期 第 7 页 共 14 页 D 秦汉时期 22 2 分 春秋时期 各霸主都曾进行过改革以增强国力 其统治下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定 使经济得以发展 齐桓公 晋文公成为春秋时期霸主的相同因素有 以 尊王攘夷 为口号 发展生产 整顿内政 注重军队建设 A B C D 23 2 分 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 老师安慰他说 一次的失败不要紧 说不定 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 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 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 你知道老师引用了哪家的思想来教育学生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24 2 分 在齐桓公称霸中起重要作用的政治家是 A 姜尚 B 孙子 C 勾践 D 管仲 25 2 分 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 战国 因战争众多 争夺激烈而得名 下列战役发生在这期间的是 A 涿鹿之战 B 阪泉之战 第 8 页 共 14 页 C 牧野之战 D 长平之战 26 2 分 毛泽东曾评价说 商鞅之法 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商鞅变法内容中 对我国地 方行政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 大政策 是 A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 建立县制 D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27 2 分 因战争众多 争夺激烈而得名的 战国 时期 著名的战役或战斗有 城濮之战 围魏救赵 长平之战 即墨之战 A B C D 28 2 分 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的大思想家是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庄子 29 2 分 儒家学派对我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创始人是 A 孟子 B 庄子 第 9 页 共 14 页 C 孔子 D 墨子 30 2 分 下图是某电视剧中出现的一块匾额 匾额题字中 仁 的思想源自哪一学派 A 儒家 B 墨家 C 道家 D 法家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6767 分分 31 22 分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 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 2011 年 1 月 11 日 一座总高为 9 5 米的孔子 青铜雕像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 材料三 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 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摘自钱穆 国史大纲 请回答 1 材料一是谁的石像 他生活在我国的什么时期 他是哪一学说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记录在哪一部著作里 2 最能体现他的思想观点的寓言故事是 第 10 页 共 14 页 A 守株待兔 B 塞翁失马 C 刻舟求剑 D 愚公移山 3 他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用 请举出实例加以说明 4 据材料二和图二 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 这一主张是孔子儒家思想哪一内容的具体体现 5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孔子在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两方面对教育事业留下了什么 绝大的影响 32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 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 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 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 有军功者 各以率受上爵 宗室非有军功论 不得为属籍 史记 商君列传 1 材料一中的 卫鞅 是谁 孝公 是哪国国君 2 材料二中 卫鞅 提出了什么主张 他还提出了哪些主张 3 卫鞅 的变法给该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给我们什么启示 33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 一匡天下 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材料二 僇力本业 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 举以为收孥 史记 商君列传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说管仲的历史功绩 第 11 页 共 14 页 2 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 3 公元前 345 年 秦国平民张三 因斩一敌国甲士 获爵一级 田一倾 宅九亩 张三是因为哪一项改革 措施而获田产的 4 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 那么他的变法成功了没有 请说明理由 34 10 分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探索任务 走近历史 欣赏 和谐 篇章 1 列举古代中国文景之治 或光武中兴等 出现的治世或 盛世 一个 2 人和自然 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核心基础 诗句 始知李太守 伯禹亦不如 中的 李太守 是指 他修建的 是 人与自然 结合最好的水利工程 使成都平原变得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3 人本思想是构建和谐世界的精髓 写出下表中体现这一思想的著名思想家 思想言论 仁者爱人 为政以德 兼爱 非攻 仁政 民贵君轻 思想家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