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联考质量检测试卷(I)卷_第1页
四川教育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联考质量检测试卷(I)卷_第2页
四川教育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联考质量检测试卷(I)卷_第3页
四川教育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联考质量检测试卷(I)卷_第4页
四川教育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联考质量检测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四川教育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四川教育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 3 3 月联考质量检测试卷 月联考质量检测试卷 I 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下列图片反映的是我国远古人类 居民 的生产工具 其中不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是 A B C D 2 2 分 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 书籍被烧毁 其实还在其次 春秋末年以来 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 的那种精神 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百家争鸣 B 焚书坑儒 C 统一文字 D 统一货币 3 2 分 唐太宗说 自古皆贵中华 指生活在中原的汉族 贱夷狄 指少数民族 朕独爱之如一 这句 第 2 页 共 13 页 话反映了唐太宗在哪方面的思想 A 重视教育 大力培养人才 B 选用良吏 提高行政效能 C 实行恩威并施政策 改善民族关系 D 轻徭薄赋 减轻农民负担 4 2 分 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这是因为它 改善了用人制度 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得以参与政权 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不利于封建统 治 有利于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A B C D 5 2 分 诗歌是生动鲜活的历史 它向人们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沧桑 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A B C D 6 2 分 1860 年 10 月 9 日美国 纽约时报 的一篇报道说 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 指圆明园 的景 第 3 页 共 13 页 象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无法恰当描述的 这则报道反映了 A 八国联军侵华的相关史实 B 签订 马关条约 的史实 C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 D 签订 辛丑条约 的史实 7 2 分 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 呈现 学技术 学制度 学思想 的特 点 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 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民主 科学 三民主义 变法图强 自强 求富 A B C D 8 2 分 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如图是某同学对两个历史事件的比较 他比较的是 A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 B 戊戌变法与废除农奴制改革 C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 D 明治维新与废除农奴制改革 9 2 分 某影视剧制作中心准备拍摄电视连续剧 一代伟人 毛泽东 下列镜头不应该出现的是 A 毛泽东领导南昌起义 第 4 页 共 13 页 B 毛泽东带领军队进军井冈山 C 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紧紧握手 D 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河 10 2 分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其会师地点在 A 陕北吴起镇 B 江西瑞金 C 甘肃会宁 D 贵州遵义 11 2 分 下列事件发生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是 A 淞沪会战 B 第三次长沙会战 C 武汉会战 D 台儿庄战役 12 2 分 电视剧 中国兄弟连 中有一处情境 一次战役后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 员 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 两支 友军 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 此种 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 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地区 B 华北事变后的华北地区 C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的西北地区 D 七七事变后的江南地区 13 2 分 下图为解放战争时期某一重大战役形势图 该战役 第 5 页 共 13 页 A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B 使人民解放军开始在数量上取得优势 C 基本解放华东和中原地区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的基础 D 结束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14 2 分 如果要你编写 鸦片战争 的剧本 下列人物不可能出现的是 A 琦善 B 道光帝 C 林则徐 D 孙中山 15 2 分 纸的出现是人类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 它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下列人物中与纸的发明 改 进直接相关的是 A 屈原 B 张衡 C 蔡伦 D 郦道元 16 2 分 古希腊悠久的神话传说是其雕塑艺术的重要题材 下列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第 6 页 共 13 页 A 掷铁饼者 B 宙斯像 C 兵马俑 D 狮身人面像 17 2 分 以下属于林肯的贡献的是 A 确立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B 维护了国家统一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C 摆脱了 大恐怖 大萧条 的经济危机 D 实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18 2 分 全球通史 评述 日本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 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 些组成部分感兴趣 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 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即载明只为心中 最 能体现 增强了民族力量 的是 A 发展近代工业 B 允许土地买卖 C 加强中央集权 D 生活习俗西化 第 7 页 共 13 页 19 2 分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 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 而是世界历史 的引领者 这说明十月革命的深远意义是 A 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道路 B 有力地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发展 C 空前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反动统治 D 极大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斗争 20 2 分 近年来 美国与中国周边国家日本 菲律宾频繁军演 插手中国东海 南海事务 其狼子野心与 上世纪初的行为如出一辙 最近又在韩国部署 萨德 有进一步的行动 上世纪初 美国为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 A 签署了 九国公约 B 参加了巴黎和会 C 签署了 凡尔赛和约 D 加入了国际联盟 21 2 分 当今世界有许多重大挑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 共同应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正义力量携手合 作 共同抵抗邪恶和暴力的标志性事件是 A 英法对德宣战 B 苏美对德宣战 C 联合国家宣言 的签署 D 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22 2 分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 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 坡路的话 必须走向联合 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材料反映的是 A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提高了各成员国的国际地位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稳定了西欧各国的政局 第 8 页 共 13 页 C 西欧国家摆脱美国控制的意识增强 D 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23 2 分 九年级 1 班同学正在学习 尼赫鲁 纳赛尔 卡斯特罗 的相关内容 他们研讨的主题是 A 亚非拉的奋起 B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 动荡的中东地区 D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24 2 分 下列图片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 政治的发展趋势 据此判断 正确的是 WTO 标志 A 全球化 多极化 B 工业化 全球化 C 信息化 全球化 D 信息化 多极化 25 2 分 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表述中 正确的一项是 A 都进行了迁都 第 9 页 共 13 页 B 都推行了汉化政策 C 都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D 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3535 分分 26 20 分 材料一 单作的天实门 迎来东升的朝阳 耳叶传来了礼她的隆隆回响 一位巨人发出浓厚的 湖南乡音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材料二 雄赳赳 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 卫祖国 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 齐心团结紧 现 材料三 在朝鲜的每一天 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 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 在放纵奔流着 它使我想把一切东 西 都告诉给我租国的朋友们 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 是我的思想感的一段重要经历 这就是 我越来越深刻 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 1 材料一中的 一位巨人 指的是谁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什么重要影响 请列举两条 3 跨过 鸭绿江 的军队名称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 写出中国政府为什么决定出兵朝鲜 答两点 4 在材料三描述的这场战争中涌现了许多英雄模范人物 请列举个 从他们事迹中你感受到了哪些宝贵精 神 27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推翻幕府统治后 日本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史称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 民地国家的命运 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它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 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日本迅速发展 成为一个亚洲强国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日本成为战败国 但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 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 采取 扶持日本的政策 同时日本政府也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 促进了日本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至 20 世纪 70 年代 中期成为了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80 年代中期以后 日本实行 科教立国 政策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 1984 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 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 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 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 社会上 文化上发展的原动力 第 10 页 共 13 页 1 从历史学习角度而言 你认为材料一是对明治维新哪一方面的认识 2 明治维新具有什么性质 请你写出在政治上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具体内容 3 通过上面 1 3 问的回答 结合三则材料内容 你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从日本经济 高速发展的原因中借鉴些什么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