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课红色政权的创立与红军长征同步练习题C卷_第1页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课红色政权的创立与红军长征同步练习题C卷_第2页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课红色政权的创立与红军长征同步练习题C卷_第3页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课红色政权的创立与红军长征同步练习题C卷_第4页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课红色政权的创立与红军长征同步练习题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课红色政权的创立与红军长征同步练习题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课红色政权的创立与红军长征同步练习题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与确定 八一建军节 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井冈山会师 D 红军长征 2 2 分 下列毛泽东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 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狮过大江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二十万军 国民党军队 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 A B C D 3 2 分 穿越时空到近代中国 去和英雄们一起创造历史 假如你穿越到了 1927 年的井冈山 最有可能见 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队伍是在 A 秋收起义时 B 井冈山会师后 C 红军长征胜利后 第 2 页 共 14 页 D 卢沟桥事变时 4 2 分 1928 年底 一位热血青年在井冈山入伍参军 当时他参加的军队应是 A 国民革命军 B 中国工农红军 C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D 中国人民解放军 5 2 分 贺龙对团长以上的军官说 国民党已经叛变革命 我们今天要重新树立革命的旗帜 反对国民 党 打倒蒋介石 这句话可能说于 A 北伐战争前 B 南昌起义前 C 秋收起义前 D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前 6 2 分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在革命年代 毛泽东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来形容当年革命的大好形势 这 里的 星星之火 指的是哪一革命根据地 A 井冈山根据地 B 陕甘根据地 C 左右江根据地 D 中央根据地 7 2 分 对下面新民主主义革命大事简图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 第 3 页 共 14 页 B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 C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过程 D 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 8 2 分 下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南昌起义 B 井冈山会师 C 吴起镇会师 D 会宁会师 9 2 分 1927 年 7 月下旬 贺龙向周恩来表示 完全听共产党的话 要我怎样干 就怎样干 贺龙等 准备 干 的是 A 武昌起义 B 南昌起义 C 秋收起义 D 百团大战 10 2 分 下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参加了南昌起义的有 毛泽东 周恩来 刘少奇 朱德 贺龙 第 4 页 共 14 页 A B C D 11 2 分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 请你选出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 A 中共一大 1921 年在北京召开 B 遵义会议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 中共七大 选出了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12 2 分 下图是刊载于 1934 年 12 月 20 日 申报 的国货香烟广告 下列表述错误的有 它可直接用于研究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画面内容说明西方节日已广为大众接受 由于日本全面侵华 传媒宣传实业教园 此时国共对峙 红军正在进行战略转移 A B C 第 5 页 共 14 页 D 13 2 分 某初级中学八年级 1 班同学为某期黑板报的出刊 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 秋收起义 井冈 山会师 红军长征 西安事变 据此你可以判断 本期黑板报的主题是 A 国民革命 洪流奔涌 B 十年内战 烽火绵延 C 八年抗战 同仇敌忾 D 解放战争 革命胜利 14 2 分 美国记者斯诺在 红星照耀中国 一书中写道 在某种意义上讲 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 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 大迁移 指的是 A 北伐战争 B 红军长征 C 太平天国运动 D 南昌起义部队南下 15 2 分 1935 年 10 月 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的地点是 A 会宁 B 吴起镇 C 遵义 D 瑞金 16 2 分 红军领导人王稼祥在一次会议上说 李德同志不适宜再领导军事了 应撤销他军事上的指挥权 让毛泽东同志参与军事指挥 这次会议应是 A 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第 6 页 共 14 页 D 中共八大 17 2 分 在中共历史上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在关键的时刻挽救了党 挽救了红 军 挽救了革命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一次重要会议是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七大 C 遵义会议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8 2 分 下图是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纪念邮票中的一枚 主题是 胜利会师 红军三大主 力会师是在 A 1934 年 10 月江西瑞金 B 1935 年 10 月陕北吴起镇 C 1936 年 10 月甘肃会宁 D 1936 年 12 月陕西西安 19 2 分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A 中共 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 七大 D 长征胜利 20 2 分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 如图 图中红军第一 第二 四三个方面军胜利会师于 第 7 页 共 14 页 A 江西瑞金 B 贵州遵义 C 甘肃会宁 D 陕西吴起镇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25125 分分 21 50 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富有创新精神 请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发明的选拔官吏的制度 提供了平民可以做宰相 可以为公顷 可以参政的机会 这一 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 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 第五大发明 材料二 宋代 海外贸易蓬勃发展 中国在海上贸易中占主导地位 泉州 广州 明州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 口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设立市舶司进行管理 中国同世界 50 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 南宋高宗末年 市舶收 入是北宋治平年间收入的三倍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在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之初 按照莫斯科的共产国际为中国革命制定的策略 在斗争中遭 受了重大挫折 毛泽东经过调查后认为 在中国占 70 的人口是贫农 贫农是革命的先锋 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 秋收起义后 他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 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走出了一条新的革命道路 材料四 凤阳花鼓 中唱的那个凤阳县 绝大多数生产队高了 大包干 也是一年翻身 改变了面貌 邓小平 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谈话 1 材料一提到的 第五大发明 指的是什么 2 材料一提到的 第五大发明 指的是什么 第 8 页 共 14 页 3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分析宋朝海外贸易蓬勃发展的原因 4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分析宋朝海外贸易蓬勃发展的原因 5 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分析共产国际为中共产党制定了什么样的革命策略 6 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分析共产国际为中共产党制定了什么样的革命策略 7 材料四中 凤阳农民创新的 大包干 做法 逐渐完善成什么制度在全国推广 8 材料四中 凤阳农民创新的 大包干 做法 逐渐完善成什么制度在全国推广 9 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 谈谈你的感悟 10 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 谈谈你的感悟 22 25 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富有创新精神 请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发明的选拔官吏的制度 提供了平民可以做宰相 可以参政的机会 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 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 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 第五大发明 材料二 宋代 海外贸易蓬勃发展 中国在海上贸易中占主导地位 泉州 广州 明州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设立市舶司进行管理 中国同世界 50 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 南宋高宗末年 市舶收入是 北宋治平年间收入的三倍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在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之初 按照莫斯科的共产国际为中国革命制定的策略 在斗争中遭受 了重大挫折 毛泽东经过调查后认为 在中国占 70 的人口是贫农 贫农是革命的先锋 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 秋 收起义后 他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 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走出了一条新的革命道路 材料四 凤阳花鼓 中唱的那个凤阳县 绝大多数生产队高了 大包干 也是一年翻身 改变了面貌 邓小平 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谈话 1 材料一提到的 第五大发明 指的是什么 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分析宋朝海外贸易蓬勃发展的原因 3 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分析共产国际为中共产党制定了什么样的革命策略 4 材料四中 凤阳农民创新的 大包干 做法 逐渐完善成什么制度在全国推广 第 9 页 共 14 页 5 综上述材料及问题 谈谈你的感悟 23 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 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 现在 我们起义成功了 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摘自周恩来讲话 1927 年 请结合以上材料和图片回答 1 材料一图片与一件 开天辟地 的大事有关 请问这一 开天辟地 的大事是什么 开天辟地 的大事 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2 材料 二中的起义指什么起义 这次起义有什么意义 24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网 新浪网等曾组织过一次关于 五四精神 的网络调查 受访者中 40 2 选择 爱国主义 23 4 选择 民主精神 20 8 选择 科学精神 15 6 选择 创新精神 材料二 图一遵义会议会址 图二三军会师雕塑 图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你认为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什么 第 10 页 共 14 页 2 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概括长征胜利对中国革命有什么重大意义 3 五四精神和长征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请你概括它们的共同之处 4 图三所反映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有何历史意义 25 25 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透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 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 这首诗中 远征的原因 2 诗中的 远征 结束的标志 3 诗中 三军 指的是哪三军 4 红军 远征 途中发生的历史事件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 说出你的理由 5 红军这次 远征 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第 11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