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D卷_第1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D卷_第2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D卷_第3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D卷_第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 1212 月月考试卷月月考试卷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 A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B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C 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2 2 分 有人说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 海盗式的扩张 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下 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 外国列强侵占了中国的大片领土 B 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 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洗劫烧毁圆明园 3 2 分 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不曾遇到的新情况 主要是指 A 政府的军队同地主武装联合进攻 B 内部斗争导致分裂 C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 D 敌人长期封锁 4 2 分 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 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 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 第 2 页 共 13 页 启性事件分别是 A 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C 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5 2 分 如图为近代某次列强侵华战争示意图 这次战争失败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瑷珲条约 D 辛丑条约 6 2 分 马关条约 与 19 世纪 40 60 年代不平等条约相比较 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A 割地的面积 B 赔款的数额 C 开放的口岸 D 开设工厂的特权 7 2 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在北京发生的推动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第 3 页 共 13 页 A B C D 8 2 分 变法通议 是梁启超阐述维新变法理论的主要著作 书中说 变法之本 在于人才 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 在变官制 梁启超认为要推行维新变法 从根本上说要改革 A 教育制度 B 科举制度 C 文化制度 D 政治制度 9 2 分 著名学者牟安世先生曾说 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 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的 迷梦 使中国没有从半殖民地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直接统治的殖民地的地位 处应填写 A 林则徐销烟 B 金田村起义 C 义和团运动 D 邓世昌殉国 10 2 分 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机关刊物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此 机关刊物 指的 是 A 知新报 第 4 页 共 13 页 B 新青年 C 时务报 D 民报 11 2 分 民国时期一位老人说 从前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 要被打倒 别人一定把他当疯子 相反在 辛亥革命以后 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 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B 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C 帝国主义扶持袁世凯 D 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12 2 分 某校有几位同学在学习完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 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 其中观点错误 的是 A 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C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13 2 分 下列关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国 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国的社会性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 B 袁世凯复辟帝制是社会的倒退 C 军阀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D 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4 2 分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 他出卖过维新派 又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 这人是 A 袁世凯 第 5 页 共 13 页 B 荣禄 C 蒋介石 D 陈独秀 15 2 分 1917 年 李大钊撰文指出 孔子者 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宪法者 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 也 专制不能容于自由 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 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 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 则其宪法将为萌芽 专制之宪法 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 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A 批判封建皇权 B 反对专制复活 C 捍卫 临时约法 D 倡导科学精神 16 2 分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 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 采取的措施有 将临时政府从南京迁往北京 改组内阁 解散国会 废除临时约法 开展护国运动 A B C D 17 2 分 某九年级一班同学出版某期黑板报 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 国共第一次合作 黄埔军校 北 伐战争 据此 你可以判断 本期黑板报的主题是 A 国民革命 洪流奔涌 B 十年内战 烽火绵延 第 6 页 共 13 页 C 八年抗战 同仇敌忾 D 解放战争 革命胜利 18 2 分 曾经担任过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中共领袖是 A 陈独秀 B 毛泽东 C 朱德 D 周恩来 19 2 分 著名作家余秋雨说 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 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站在南京古 城墙上 我们可以 读到 的历史是 中华民国成立 蒋介石政府所在地 中共一大召开 太平天国都城 A B C D 20 2 分 井冈山 两件宝 历史红 山林好 其 历史红 的主要根据是中国共产党在这里 A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 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第 7 页 共 13 页 21 2 分 2006 年秋 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70 周年 小王同学准备参加学校举办的演讲活动 为此他准 备了以下的史实来再现长征的艰辛 你认为他选材不当的一条是 A 井冈山会师 B 四渡赤水河 C 飞夺泸定桥 D 翻越大雪山 22 2 分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 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 排列 完全正确的是 五四 精神 延安精神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A B C D 23 2 分 郴州市的苏仙岭被誉为 天下第十八福地 是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 在 1938 年曾有一位发动了 西安事变的爱国将领被软禁于此 他是 A 张学良 B 张治中 C 张自忠 D 李宗仁 24 2 分 张学良 1901 一 2001 回忆说 我的事情是到 36 岁 以后就没有了 从 21 岁到 36 岁 这 就是我的生命 张学良 36 岁 时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第 8 页 共 13 页 C 七七事变 D 重庆谈判 25 2 分 下图是 1936 年 12 月 13 日 解放日报 的一篇新闻报道示意图 从中可以获得的重要历史信息 是 A 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 东北三省沦陷 B 蒋介石命令张 杨对陕北红军发起进攻 C 张 杨逼蒋抗日 西安事变爆发 D 全民族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26 20 分 近代史上 西方列强野蛮入侵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世所罕有的深重灾难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条约规定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 2100 万元 开放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 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人教版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 欣然回电李鸿章 所有十二条大纲 立即照允 并表 示要 尽中华之物力 结与国之欢心 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人教版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 骄傲自满 1840 年以来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 在这 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 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 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 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第 9 页 共 13 页 1 材料一是哪一次战争之后签订的条约 这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2 材料二中慈禧对列强 感激涕零 并欣然同意签署的是什么条约 此条约中的哪一条最能说明清政府 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该条约又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3 材料三中所说的中国人民 反入侵 的斗争有哪些 试举一例即可 4 清政府在这些战争中屡战屡败给我们什么启示 27 20 分 民族主义 指将自我民族作为政治 经济 文化的主体而置于至上至尊价值观考虑的思想或运 动 民族主义可分为积极的民族主义 狭隘的民族主义以及极端的民主主义 某校九年级 3 班同学以 民族主 义 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 请你参与 民族主义的兴起 材料一 民族主义与一战 材料二 民族主义在战后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蔓延 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民族主义领袖是孙中山 孙中山 的基本思想总结为 三民主义 即号召消灭外国人的特权 实现民族统一 发展经济和建立以普选制为基础的民 第 10 页 共 13 页 主共和国 美 杰里 本特利 新全球史 材料四 1 拿破仑帝国 法兰西第一帝国 建立于哪一年 依据材料一 概括拿破仑战争对当时被占领的欧洲各国 带来的影响 2 结合所学知识 评价图 A 行为 并分析图 B 材料所述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3 举一例能体现战后 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蔓延 的史实 材料三作者认为孙中山是 民族主义领袖 你是如何看待的 4 材料四图片场景是何历史事件 法国对德国的战后处理导致怎样的严重后果 综合上述材料 谈谈你对 民族主义的认识 28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梦 复兴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0 世纪中国复兴之路历经艰 辛与坎坷 三位世纪伟人先后为了实现 救国之梦 建国之梦 强国之梦 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改变了中国 前进的方向 1 材料中的 三位世纪伟人 分别是指谁 2 材料中为显示 救国之梦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帝制的事件是什么 该事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 在实现 建国之梦 的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这为中国革命找到了 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 4 试举一列说明在长征途中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精髓 实事求是精神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