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6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A卷_第1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6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A卷_第2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6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A卷_第3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6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A卷_第4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6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7 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 62 6 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010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1 2 分 出现于春秋时期 是我国古代耕作技术的一次重要飞跃 使生产效率得到很大提高的耕作技术是 A 机械耕 B 人力耕 C 牛耕 D 马耕 2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主要是因为 A 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 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 水利工程的兴修 D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3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 新旧制度更替 社会大变革 其根本原因是 A 战争频繁 B 诸侯争霸 C 商鞅变法 D 铁器 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4 2 分 某同学对齐桓公这一人物很感兴趣 利用下图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研究的内容是 第 2 页 共 7 页 A 武王伐纣 B 平王东迁 C 春秋争霸 D 秦灭六国 5 2 分 一个生活在公元前 651 年的葵丘人可能看到的是 A 齐桓公在此举行诸侯会盟 B 晋楚在此争霸 C 齐桓公在此被管仲射了一箭 D 齐楚在此争霸 6 2 分 吕氏春秋 上农 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 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 耕种一般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 使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 得益于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 C 加剧了当时的分裂局势 D 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7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 走向统一 B 战争频繁 C 诸侯争霸 第 3 页 共 7 页 D 王室衰微 8 2 分 与春秋时期战争相比 下列不属于战国时期战争特点的是 A 战争规模大 参战兵力较多 B 交战区域广 C 继续打着 尊天子 攘四夷 的旗号来扩展疆域 D 持续时间较长 9 2 分 孟子 告子 记载 天子适诸侯 曰巡狩 诸侯朝于天子 曰述职 一不朝 则贬其爵 再 不朝 则削其地 三不朝 则六师移之 该材料说明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是 A 进献贡物 B 朝觐述职 C 派兵作战 D 镇守疆土 10 2 分 在 春秋五霸 中 最先称霸的是 A 秦穆公 B 晋文公 C 楚庄王 D 齐桓公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1 20 分 历史上的生产技术的革新与社会改革都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回 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第 4 页 共 7 页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 坏井田 开阡陌 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 犹以务本之故 倾邻国而雄诸侯 还 是因为抓住了农业这个本业的缘故 使邻国倾覆而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 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曰 莫如商鞅反者 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 商君列传 1 结合材料一 指出促使春秋以来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的具体原因有哪些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 3 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4 据材料三商鞅最终被处死 可商鞅制定的新法并未废止 而是继续在秦国推行 你能分析一下商鞅变法 成功的主要原因吗 12 10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此王返国 乃苦身焦思 置胆于坐 坐卧即仰胆 饮食亦尝胆也 回答 1 此材料讲述的是何人 与历史上的哪一成语有关 2 经过努力后 此人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13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平王立 东迁于洛邑 辟 避 戎寇 平王之时 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 齐 楚 秦 晋始大 政由方伯 诸侯 摘自 史记 请回答 第 5 页 共 7 页 1 上述材料说的是哪一时期的情况 2 根据材料 简述当时的政治局势 3 平王东迁洛邑是在哪一年 洛邑是今天什么地方 4 平王为什么辟 避 戎寇 第 6 页 共 7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010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二 二 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