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卷_第1页
四川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卷_第2页
四川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卷_第3页
四川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卷_第4页
四川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四川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四川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I 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 共选择题 共 151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3030 分 分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2 分 鸦片战争时期进步思想家中 谁编写了 海国图志 A 魏源 B 林则徐 C 谭嗣同 D 张之洞 2 2 分 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是列强套在中华民族脖子上的沉重枷锁 下列各项内容 按签订的时间先后 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割香港岛给英国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割让乌苏里江以东领土 包括库页岛 清政府割台湾 澎湖列岛给日本 A B C D 3 2 分 下列各项内容 按相关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割台湾 澎湖列岛给日本 割让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 黑龙江以北 第 2 页 共 11 页 A B C D 4 2 分 李大钊在 圆明园故址 中写道 圆明两度昆明劫 鹤化千年未忍归 一曲悲笳吹不尽 残灰 犹共晚烟飞 诗中所说的 两劫 中的 一劫 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另 一劫 发生在哪一次战争期 间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中法战争 5 2 分 下图为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品的历史题材电视剧 太平天国 宣传海报 讲述了太平天国运动 由盛而衰的故事 其中屡试不第后创立拜上帝教 并最终成为天王的是哪一历史人物 A 陈胜 B 洪秀全 C 李自成 D 李秀成 6 2 分 下列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第 3 页 共 11 页 封建统治者的腐败和残酷剥削 西方列强的侵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自然灾害的严重 A B C D 7 2 分 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的标志是 A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B 孙中山宣布解职 C 责任内阁成立 D 二次革命 爆发 8 2 分 19 世纪 60 年代 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 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开启中国近代 化进程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9 2 分 有学者研究认为 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 贸易 特权 甲午战后则变为 投资十特权 对此变化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 甲午战后的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 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第 4 页 共 11 页 10 2 分 马小虎同学利用五一假期帮助学校图书室整理图书 把下列四本清朝人物传记 按照人物活动归 类 下列哪一本书和其他三本不属于同一类 A B C D 11 2 分 1894 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痛失宝岛 把台湾割让给日本依据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2 2 分 下图所示海祭活动 是为了纪念 第 5 页 共 11 页 A 廊坊狙击战 B 黄海海战 C 威海卫战役 D 天津保卫战 13 2 分 杨湛生活在戊戌变法时期 下列可能是他所为的是 向光绪帝上书言事 开办新式学堂 参加中国同盟会 兴办工矿企业 A B C D 14 2 分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主要表现在 A 向外国侵略者借师 助剿 B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 向外国侵略者开放中国内地 第 6 页 共 11 页 D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5 2 分 1899 年美国提出 门户开放 政策的目的是 A 与列强 几乎均等 利益均沾 B 缓和列强在争夺中国上的矛盾 C 承认列强在中国的既得利益 D 确立美国在中国的霸主地位 二 二 辨析改错 辨析改错 8 8 分 分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8 8 分分 16 8 分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 并改正 1 平壤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标志着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 2 洋务派在 自强 的口号下 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企业汉阳钢铁厂 3 天京陷落 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4 严复等主持的 时务报 号召变法图强 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5 1858 年 清政府被迫签订 北京条约 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三 三 材料分析题 共材料分析题 共 2 2 小题 共小题 共 2323 分 分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2323 分分 17 10 0 分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 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 的一步 陈旭麓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来说特别残酷 中国 渴望付出双倍的努力 毫不停息地向前进 并获取新的资源 比如俄文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 布罗代尔 文明史纲 第 7 页 共 11 页 材料三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 注 指洋务运动 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 它只采纳了西 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 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 19 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 从 1898 年 6 月到 9 月 光绪帝按 维新派意图 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 主要内容有 改革政府机构 裁撤冗官 任用维新人士 鼓励私人兴办工 矿企业 训练新式军队等 1 材料一中 这场战争 是指什么 界碑 的含义是什么 2 据材料二指出 这一个世纪 中反映中国 努力 的重大事件有哪些 3 结合材料三并联系所学知识 说出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这次探索有什么积极作用 5 比较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有什么不同 18 13 0 分 今年是 2018 年 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关键年 在此 让我们重温历史 砥砺前行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世界的东方 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 中国 然而 178 年前 英国派出的只有 7000 人的远征军远道而来打败了这个拥有 80 万军力的东方大国 124 年前 披着文明的皮而带着野蛮筋骨的怪兽 日本 公然摘下文明的面具 暴露野蛮的真面目 挑起了一场侵华战争 毁灭了清朝的强国梦想 18 年前紫 禁城依然巍峨庄严 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 20 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巨大的国耻 材料二 在民族耻辱面前 中国社会各阶级 各阶层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 若鸦片一日未绝 本大臣 一日不回 大将酬边尚未还 湖湘子弟满天山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可歌 可泣的悲壮篇章 他们的不屈不挠 御辱自强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功力 1 材料一中 178 年前 124 年前 118 年前 分别指的是发生在中国的什么历史事件 2 材料一中的三件历史事件发生后 清政府被迫和帝国主义分别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3 材料一中的三件历史事件和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4 根据材料二 在巨大的民族耻辱面前 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抗争 请举两例给予说明 5 通过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 谈谈你对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这一主题的认识 第 8 页 共 11 页 四 四 活动探究题 活动探究题 9 9 分 分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9 9 分分 19 9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 骄做自满 19 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 在这些战争 中所遭受到的耻辱性失败 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 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 应 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 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 材料三 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 并表示要 尽中华之物力 结与国之欢心 清政府完全成 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 材料一中的 19 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 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说说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 3 材料三中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与 辛丑条约 中的哪一项内容密切相关 4 综上所述 你对中国近代史有何认识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 共选择题 共 151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3030 分 分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二 二 辨析改错 辨析改错 8 8 分 分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8 8 分分 第 10 页 共 11 页 16 1 16 2 16 3 16 4 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