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II )卷_第1页
新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II )卷_第2页
新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II )卷_第3页
新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II )卷_第4页
新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新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五四学制 新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五四学制 III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下列有关我国远古居民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 B 制作磨制石器 C 制作色彩艳丽的彩陶 D 使用耒耜耕地 2 2 分 五一长假 小聪高兴地实现了到元谋人遗址去参观探究的愿望 元谋人遗址在我国 A 云南省 B 贵州省 C 浙江省 D 陕西省 3 2 分 仔细观察下图 居住在这种房屋的原始人类应该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居民 D 河姆渡居民 4 2 分 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种植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第 2 页 共 13 页 A 黍和小麦 B 水稻和黍 C 黍和豆 D 水稻和粟 5 2 分 下列能够吃上大米饭的原始居民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居民 D 半坡居民 6 2 分 进入农耕时代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 如下图所示 居住在该样式房屋的原始居民是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7 2 分 秦皇汉武是古代历史上杰出的君主 在对待诸子百家态度上截然不同 表现为 焚书坑儒 和 独尊儒术 其根本目的相同之处是 A 为了实现思想 大一统 第 3 页 共 13 页 B 为了解决王国的威胁 C 为了加强皇权 巩固统治 D 为了促进文化教育 大一统 8 2 分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 夏朝 B 商朝 C 秦朝 D 汉朝 9 2 分 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是 A 尧 B 舜 C 禹 D 鲧 10 2 分 今天汉字的渊源是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大篆 D 小篆 11 2 分 夏商西周三代 为了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反抗所采取的措施包括 建立军队 制定刑法 兴办教育 礼仪教化 A B 第 4 页 共 13 页 C D 12 2 分 战国 西汉 三国 东晋 下列填入框中的朝代顺序正 确的是 A 秦 春秋 西晋 南北朝 东汉 B 春秋 秦 南北朝 西晋 东汉 C 春秋 秦 东汉 西晋 南北朝 D 春秋 秦 东汉 南北朝 西晋 13 2 分 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有 牧野大战 城濮大战 围魏救赵 长平之战 A B C D 14 2 分 从 天下为公 到 家天下 的历史开始于 A 尧传位给舜 B 舜传位给禹 C 启继承禹的王位 D 商汤灭夏 15 2 分 农业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 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历来受到重视 下列哪一幅图片 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第 5 页 共 13 页 A 筒车 B 铁农具 C 都江堰水利工程 D 牛耕 16 2 分 商鞅说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体现他这一思想的事件是 A 辅佐齐桓公 B 商鞅变法 C 管仲改革 D 晋文公改革 17 2 分 战国前期的普遍使用 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A 旧石器 B 新石器 第 6 页 共 13 页 C 青铜器 D 铁器 18 2 分 楚汉战争指的是 A 南方楚国与西汉的战争 B 陈胜 吴广与秦朝的战争 C 项羽与刘邦的战争 D 项羽 刘邦与秦朝之间的战争 19 2 分 当今世界虽存在频繁的民族冲突 如巴以冲突 印巴冲突 但和平仍为主流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 代就反对侵略战争 主张 非攻 的是 A 孔子 B 老子 C 墨子 D 孙子 20 2 分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孔子周游列国 与 诸侯 列国 而产生的相关制度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21 2 分 秦始皇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的皇帝 他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 就其对历史发展的作用而 言 不具进步意义的是 A 实行郡县制 B 统一文字 货币和度量衡 C 修筑长城 第 7 页 共 13 页 D 焚书坑儒 22 2 分 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郡守 23 2 分 秦始皇下令焚书 反映的实质是 A 秦始皇个性极其残暴 B 秦始皇视传统文化为统治障碍 C 秦朝的统治严酷残暴 D 君主专制扩展到思想文化领域 24 2 分 下列工程中 属于战国时期秦国修筑的有 都江堰 郑国渠 万里长城 灵渠 A B C D 25 2 分 一统江山 却国运短促 但又在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和继往开来地位的王朝是 秦朝 西晋 隋朝 唐朝 A B 第 8 页 共 13 页 C D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515 分分 26 15 分 观察下列两幅图片 回答下列问题 1 他们分别是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 2 这两种房屋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分析一下产生差异的原因 3 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 三 三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555 分分 27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 史记 商君列传 记载 商鞅合并小都 小乡 小邑 小聚为县 设置县令 县丞 共三十一 个县 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 努力从事农业生产 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 免除本人徭役 变法五年 后 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 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 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 诽谤他 他被诬陷谋反 惨遭车裂而 死 他虽遭不幸 但新法仍继续推行 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1 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一中所反映的两项变法内容是什么 2 公元前 350 年 秦国平民张三 因斩一敌国甲士 获爵一级 田一顷 宅九亩 你觉得张三是因为哪一 项改革措施而获得爵位和田产的 3 材料二中的哪句话说明这次变法取得了成功 结合所学知识 你认为这次变法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 么 第 9 页 共 13 页 4 你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请说明理由 28 15 分 秦朝拉开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序幕 秦朝推行的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请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 古风 材料二 材料三 1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2 结合所学 上图是指秦朝确立的什么制度 反映出国家的最高权力集中在谁的手里 第 10 页 共 13 页 3 依据材料三 请分别写出秦巩固统一的三个措施 29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 书籍被烧 其实还在其次 春秋以来 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 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1 材料中 致命打击 指的是哪一事件 2 材料中的 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 又是指什么历史现象 3 秦始皇治国理念与诸子百家中哪家学派的观点相似 4 秦始皇接受了谁的建议 发布了焚书令 目的是什么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2 页 共 13 页 17 1 18 1 19 1 20 1 21 1 22 1 23 1 24 1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