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C卷_第1页
湖北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C卷_第2页
湖北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C卷_第3页
湖北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C卷_第4页
湖北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湖北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湖北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C C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2 分 2017 七上 江苏期中 观察如下图所示示意图 判断 元谋人 生活的时间应在什么位置 A A B B C C D D 2 2 分 居住方式的不同标志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在 A 洞顶上 B 山洞里 C 半地穴式房屋里 D 干栏式房屋里 3 2 分 海外华人常自称是 炎黄子孙 是因为 A 中国人善于想象 B 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C 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 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4 2 分 2019 七上 来安期末 某校七年级 3 班主办的板报 历史天地 上有一件青铜器的照片 下图所示 你知道这件青铜器是什么时候铸造的吗 第 2 页 共 12 页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5 2 分 2016 七上 黔西南期中 春秋时期是分封制逐渐走向解体的时期 由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变 为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这一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 周王室衰微 B 周王室得到五霸的支持 C 霸主 尊王攘夷 扶助小国 D 争霸战争不断 分裂趋势加剧 6 2 分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其主要原因是 A 产生了奴隶主和奴隶阶级 B 国家机构初具规模 成为阶级压迫的工具 C 国王居住在宽大 宏伟的宫殿里 D 国王暴虐无道 统治黑暗 7 2 分 2017 九上 江苏月考 下列诸侯国中 既属于春秋五霸 又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齐 楚 燕 晋 秦 A B C 第 3 页 共 12 页 D 8 2 分 犬戎之乱后的镐京残破狼藉 而且靠近西戎 于是新继位的周平王决定迁都 历史上的春秋时期 开始了 春秋时期开始于 A 公元前 475 年 B 公元前 476 年 C 公元前 771 年 D 公元前 770 年 9 2 分 2017 滨海模拟 毛泽东曾评价说 商鞅之法 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商鞅变法内容 中 最能促进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大转型的措施是 A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 重农抑商 C 建立县制 D 根据军功授爵 10 2 分 2016 九上 扬州期末 美国诗人爱默生认为 孔子是哲学上的华盛顿 这里的 哲学 是 指 A 法家学说 B 道学学说 C 儒家学说 D 墨家学说 11 2 分 2017 七上 桐城月考 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其主要原因是 A 正确的军事策略 B 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革 C 正确的外交策略 第 4 页 共 12 页 D 重视水利 发展生产 12 2 分 2016 七上 句容期末 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标准字体是 A 甲骨文 B 大篆 C 小篆 D 楷书 13 2 分 2017 七上 西宁月考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这是诗仙李 白歌颂秦始皇的诗句 这首诗肯定了秦始皇哪方面的功绩 A 统一文字 B 统一中国 C 修筑长城 D 设郡置县 14 2 分 秦灭六国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在 A 公元前 230 年 B 公元前 221 年 C 公元前 207 年 D 公元 221 年 15 2 分 2017 七上 辽阳期中 伐无道 诛暴秦 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最后率兵攻取咸阳 推 翻秦朝的是 A 陈胜 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 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 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 刘邦 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第 5 页 共 12 页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8 8 分分 16 8 分 战国七雄 战国初年 晋国被 三家大夫瓜分 齐国由大夫 取代 诸侯国中齐 燕 韩 赵 魏 七国的势力较强 史称 战国七雄 战争 战国时期 诸侯国之间战争的规模很大 参战兵力多 交战区域广 持续时间长 中国历史上一些著 名战役 如 之战 之战 之战等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秦国崛起 战国中期以后 地处西部的 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 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三 三 填图题填图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7 15 分 下列各小题中有一处错误 请指出并改正 1 秦始皇在中央设置丞相 太尉和县令 分别管理行政 军事和监察 错误 改正 2 天演论 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情况的著作 对于帮助人们开阔视野和了解世界有重要作 用 对日本的明治维新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错误 改正 3 在经济全球化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 世界贸易组织扮演着主角 错误 改正 18 15 分 2016 七上 靖江期中 看图回答 第 6 页 共 12 页 图一 图二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 征服自然的结果 1 图一的房屋名称叫什么 2 居住图二房屋的原始居民叫什么 3 导致这两种不同房屋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四 四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4545 分分 19 20 分 2018 七上 江海期末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2018 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 40 周年 实 践证明唯有改革才能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回顾我国历史上的改革 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右边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 僇力本 农桑 业 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免除徭役 史记 商君列传 孝公用商鞅之法 移风易俗 民以殷实 国以富强 百姓乐用 诸侯亲服 获楚 魏之师 举地千里 至今 治强 史记 李斯列传 材料三 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 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 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 势 迁都以前 孝文帝就进行了政治 经济改革 迁都以后 进一步实行改革 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 融 传统的汉文化得到更大发展 请回答 第 7 页 共 12 页 1 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什么 2 据材料二回答 为顺应生产力发展 商君 采取了哪一经济措施 史记 李斯列传 中又是如何评 价商鞅变法的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积极作用 4 综合以上两大改革 你认为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20 25 分 2017 七上 东莞月考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宛如汇纳百川的大海奔流不息 一片片甲骨文 一件件巧夺天工的文明瑰宝闪烁其间 一片甲骨惊天下 材料一 青铜文明震世界 材料二 材料三 西周 青铜酒器逐渐减少 出现了大量的炊具和日常生活用具 1 材料一中图一的这片龟甲出自哪个朝代 在当时它主要用来做什么的 观察图二中的三个甲骨文 把 它们与三个字 休 人 山 对应起来 2 你怎样理解 一片甲骨惊天下 3 图三是商朝的哪一青铜器 它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 从外观上看 它有什么特点 4 图四是商朝青铜器的制作流程 想象图 结合材料 谈谈你对商代灿烂的青铜文明有何感想 第 8 页 共 12 页 5 据材料三说明西周青铜器制造有何新的特点 呈现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五 五 简答题简答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4141 分分 21 20 分 2016 七上 广饶期中 仔细观察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 2 据图及所学知识 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 3 最后完成 扫六合 的是哪个诸侯国 这个诸侯国能够 扫六合 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4 据史书记载 西周初年有 800 个诸侯国 春秋初年还剩 170 多个 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 到公元前 221 年 实现了 四海一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22 21 分 2016 七上 海南期中 某校初一学生开展 先秦诸子百家 探究活动 请你参与 第 9 页 共 12 页 图说历史 理解学习 摘自蔡志云 孔子说 仁者的叮咛 学以致用 1 图中以这几个人物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中国古代思想界掀起了一次解放风潮 它是什么 2 对号入座 将图片人物写在相应位置上 兼爱 非攻 以法治国 民贵君轻 顺应自然与民心 3 该漫画反映了孔子的治国思想是什么 4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第 10 页 共 12 页 5 在你的班上 有同学上课讲话 造成班级纪律混乱 面对这样的情况 你会用 诸子百家 中哪家学派的方 法来教育他 帮助他改掉上课说话的坏习惯 请说说你的具体做法 第 11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答案 略 9 答案 略 10 答案 略 11 答案 略 12 答案 略 13 答案 略 14 答案 略 15 答案 略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