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C卷_第1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C卷_第2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C卷_第3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C卷_第4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教科版教科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1 1 分 人们 只知其母 不知其父 的情况出现在 A 母系氏族社会 B 早期猿人时期 C 父系氏族社会 D 晚期猿人时期 2 1 分 2018 年 10 月 在 周口店遗址文化节 的活动现场 九 1 班的小丽同学很想体验一下北京人 的原始生活 当主持人发给她一块兽肉让她切割时 她选择的工具应该是 A B C 第 2 页 共 14 页 D 3 1 分 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地区气候湿润 草木茂盛 虫兽较多 因此 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是 A B C D 4 1 分 农具的发明和改进对农业发展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下列农具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第 3 页 共 14 页 A B C D 5 1 分 文物是发现历史 证实历史的重要史料 下列文物中 能体现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状况的是 A 鱼纹彩陶盆 B 骨耜 C 铁铲 第 4 页 共 14 页 D 打制石器 6 1 分 假设你穿越时光 去访问河姆渡人 在那里你不会看到的情景是 A 架设木结构水井 B 种植粟 C 用象牙制作艺术品 D 用陶罐盛水 7 1 分 炎帝是中国神话传说中远古时代的神奇人物 相传他教会人们种植五谷 改进农具 我们也称他 为 A 伏羲氏 B 神农氏 C 有巢氏 D 轩辕氏 8 1 分 大禹治水成功的关键因素是 A 用 堵塞 之法 B 用 疏导 之法 C 天气环境的变化 D 治水工具的改进 9 1 分 我国第一个王朝是 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A 夏 B 商 C 西周 D 秦朝 第 5 页 共 14 页 10 1 分 归纳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分类的知识 形成系统的知识 网络 某同学在学习时 把夏桀 商纣 秦二世这三个历史人物归成一类 他们最突出的相似点是 重用人才 重视农业 统治残暴 末代国君 A B C D 11 1 分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A 分割诸侯的兵力 B 保证国家的兵源 C 巩固周王的统治 D 统治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12 1 分 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下列考古发现能够体现商朝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是 A 人面渔纹彩陶 B 司母戊鼎 第 6 页 共 14 页 C 龙门石窟 D 铁制农具 13 1 分 我国古代青铜器生产规模大 品种多 工艺精美 下图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重达 832 84 千克 这件巨大的青铜器制造于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14 1 分 有一天 王华去参观某一历史博物馆 其中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深深地吸引着他 根据你所 学的历史知识 判断此文物中的文字可能是 A 隶书或小篆 B 大篆或小篆 C 隶书或大篆 D 甲骨文或金文 15 1 分 对比如图两幅历史地图 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特征是 第 7 页 共 14 页 A 思想大繁荣 B 生产大发展 C 战乱中孕育统一 D 井田制遭到破坏 16 1 分 我国古代的一个时期 诸侯争霸 有的诸侯国被灭掉 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与此 同时 中原的 诸华 诸夏 在同周边的戎 狄 蛮 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 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这一时期是 A 西周 B 春秋 C 战国 D 秦朝 17 1 分 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A 农耕技术的提高 B 都江堰的兴修 C 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 D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18 1 分 秦始皇二十六年 公元前 221 年 蒙恬被封为将军 后因打败齐国有功 被拜为内史 秦朝京 城的最高行政长官 这主要得益于商鞅变法规定 A 鼓励耕织 B 确立县制 C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D 奖励军功 按功授爵 19 1 分 北京建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最初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 蓟 请问明朝时期 北京是在 第 8 页 共 14 页 基础上建立的 A 辽上京 B 金上都 C 元大都 D 秦咸阳 20 1 分 苏格拉底提出 美德即知识 并提出美德一定要践行 孔子提出 礼 与 仁 的道德规范 其 共同点是 A 重视智慧发展 B 关注理性思考 C 强调道德素养 D 强调等级秩序 21 1 分 假如以下几人同时向秦始皇陈述自己的主张 谁的主张最有可能被采纳 A B C 第 9 页 共 14 页 D 22 1 分 20 世纪 90 年代 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 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 上面有 上郡 代郡 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 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 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 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 实行了分封制的事实 23 1 分 联系秦朝的历史 不能从下图所示的四方古印文中得出的结论是 A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B 秦朝设立丞相 御史大夫等官职 C 秦朝统一货币 度量衡 D 秦朝统一了文字 24 1 分 公元前 209 年 高呼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口号 并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 义的是 A 嬴政 B 刘邦 第 10 页 共 14 页 C 项羽 D 陈胜 吴广 25 1 分 公元前 207 年 项羽以少胜多 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主力 下面与之有关的成语是 A 破釜沉舟 B 四面楚歌 C 项庄舞剑 D 背水一战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9 9 分分 26 4 分 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 上古之世 人民少而禽兽众 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 构木当巢 以避群害 而民悦之使王 天下 号曰巢氏 摘编自韩非 韩非子 材料二 禹帝到东方视察 到达会稽就逝世了 他把天下传给益 虽然把天子位传给益 但由于益辅佐 禹时间不长 天下并不顺服他 所以 诸侯都离开益而去朝拜启 说 这是我们的君主禹帝的儿子啊 于是启 就继承了天子之位 这就是夏后帝启 摘编自 史记 夏本纪 材料三 周公 周武王姬昌之弟 兼制天下 立七十一国 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摘编自荀况 荀子 儒效 材料四 等到了秦始皇的时候 向南夺取了百越之地 在那里设置桂林郡和象郡 百越的君主低着头 颈上 捆着绳子 性命听凭秦的下级官吏处理 摘编自贾谊 过秦论 1 根据材料一可知 远古人类住在什么地方 根据韩非的描述可知 远古人类为了生存选择了什么样的生 活 第 11 页 共 14 页 2 材料二体现了哪两种政治制度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不同之处 3 材料三中的周公 立国 是中国古代哪一种政治制度运作的体现 姬姓 之国居多的目的是什么 4 材料四反映的是秦朝推行的哪一制度 请根据秦朝政治运作模式分析 百越的君主 为什么会 听凭 秦的下级官吏处理 这种政治运作模式有何重要作用 27 5 分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动荡与发展的时代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书上记载 春秋时期 人们已经用铁农具来耕种土地 在湖南 河南 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 发掘出一批铁农具 此外 至迟在春秋末年 人们已使用牛来耕地 统编人教版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 坏井田 开阡陌 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 犹以务本之故 倾邻国而雄诸侯 有 国强者兼州城 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 诸侯割据纷争 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 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儒 法 道 墨 阴阳的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 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 出现了 百家争鸣 的局 面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 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 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 法可厚德 德 可固法 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 自律和他律并重 社会才能稳定 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1 材料一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这导致了哪一新兴阶级的势力增强 2 材料二记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从材料二中可看出 商君 采取了哪些措施 3 根据材料三 指出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其中 墨家学派有哪些主张 4 材料四中的 依法治国 和 以德治国 分别是哪两家学派的主张 材料中体现的现代社会治国的方略 是什么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