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9 科举制的创立(I)卷_第1页
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9 科举制的创立(I)卷_第2页
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9 科举制的创立(I)卷_第3页
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9 科举制的创立(I)卷_第4页
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9 科举制的创立(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人教版备考人教版备考 20202020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1919 科举制的创立 科举制的创立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元代高明在 琵琶记 中说 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知 诗歌反映的社会现象最早出 现的时期是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2 2 分 科举制是在哪位皇帝时期正式诞生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武则天 3 2 分 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形成于 A 汉朝 B 隋朝 C 唐朝 D 元朝 4 2 分 隋唐时期政府实行科举考试主要是为了 A 树立皇帝的威信 B 选拔门第不高而有才华的人参政 第 2 页 共 12 页 C 加强对教育的管理 D 禁止贵族做官 5 2 分 新唐书 的选举志记载提及 唐制取士之科多由隋旧 这表明 A 隋朝选举制度比较陈旧 B 唐朝选举制度比较陈旧 C 科举制起源于隋朝 D 唐朝官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6 2 分 张蒙参加了公务员考试 她告诉奶奶说 中国的公务员考试其实是学习英国的文官制度 但英国 的文官制度又借鉴了中国的某一制度 这项制度是 A 三省六部制 B 九品中正制 C 科举制度 D 郡县制度 7 2 分 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在中国延续了 1300 多年 它正式诞生于 A 隋文帝时 B 隋炀帝时 C 唐太宗时 D 武则天时 8 2 分 湖南己确定启动新高考 不分文理 选课走班 分类考试 综合评价 多元录取等将成为常态 从此打破一考定终身 追溯历史发展轨迹 科举取上制度创建于 A 汉朝 B 隋朝 C 唐朝 第 3 页 共 12 页 D 宋朝 9 2 分 少小须勤学 文章可立身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要求 隋唐以后 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 投笔从戎 获取军功 B 参加科举考试 C 到各地讲学 著书立说 D 投靠名门大族 10 2 分 有人曾经中肯地评价科举制 自隋罢外选 招天下之人 聚于京师 春还秋往 乌聚云合 科举制从隋朝的诞生到唐朝的完善 清朝的废除 历时 1300 多年 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科举制度在隋 唐时期的影响是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改善了用人制度 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A B C D 11 2 分 徐州市的户部山有条状元街 状元 一词和哪种制度有关 A 分封制 B 科举制 C 三省六部制 D 九品中正制 12 2 分 隋唐五位皇帝重视科举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A 促进经济发展 第 4 页 共 12 页 B 公正选拔人才 C 促进文化发展 D 维护国家统治 13 2 分 元代高明在 琵琶记 中说 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朝成名天下知 与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 相关的制度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科举制 D 选举制 14 2 分 唐太宗曾兴奋地说 天下英雄 入吾彀中矣 使他实现这一愿望的主要工具是 A 举荐制 B 九品中正制 C 分封赏赐有功之人 D 科举制 15 2 分 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 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16 2 分 科举制正式诞生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处于同一时期 A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B 贞观之治 第 5 页 共 12 页 C 澶渊之盟 D 陈桥兵变 17 2 分 水国寒消春日长 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 三十三人名字香 这首 及第谣 与下 列哪一制度直接相关 A 中央集权制度 B 科举制度 C 三省六部制 D 行省制度 18 2 分 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是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B 创立于隋炀帝时期 C 为世袭权贵打开了做官之门 D 为隋唐时期的繁荣提供了人才支持 19 2 分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 1300 多年 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于 A 西汉 B 隋朝 C 东汉 D 秦 20 2 分 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 举人 秀才数以百万 宋 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 能相 国家栋梁之中 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 材料表明科举制度 A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B 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 C 为历朝发掘培养了人才 第 6 页 共 12 页 D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21 2 分 我国历史上实行的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开 公平的原则 科举制度创立 于 A 西汉 B 隋朝 C 唐朝 D 明朝 22 2 分 科举制是我国隋朝时期选拔官员的新制度 在我围延续了一千多年 新罗 日本都曾受到科举制 度的影响 科举制是 A 从高门权贵且具有真才实学的子弟中选拔官员 B 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C 地方官员推荐真才实学的人做官 D 皇帝直接任命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 23 2 分 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之间的相似之处有 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实现大统一 都修筑了保存至今的大型工程 存在时间都很短暂 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A B C D 24 2 分 下列对科举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改善了用人制度 使有才学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B 促进了文学艺术 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 7 页 共 12 页 C 为高门权贵打开了做官之门 D 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5 2 分 如果你是隋朝时期的一名政府官员 你会通过哪种途径来选拔官员 A 世袭 B 举荐 C 考试 D 捐官 26 2 分 与 金榜题名 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27 2 分 科举制是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重要制度 科举制正式形成于 A 隋文帝时 B 隋炀帝时 C 唐太宗时 D 唐玄宗时 28 2 分 科举制正式形成是在 A 汉武帝时 B 魏晋时期 C 隋文帝时 D 隋炀帝时 第 8 页 共 12 页 29 2 分 某朝君臣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 认为 治安之本 唯在得人 只有 任官 维贤才 量才授 职 才能加强封建政权的基础 达到长治久安 于是开始 一 切以程文 文章 为去留 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A 汉武帝时期的太学 B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 C 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 D 清朝末年科举制的废除 30 2 分 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 B 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 C 进士科和明经科是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 D 科举制度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31 15 分 美丽的淮安是我们的家乡 它历史悠久 人杰地灵 结合下列图片 回答问题 1 老子雕像坐落于洪泽老子山镇 老子是春秋时期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到了战国时期 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 2 河下古镇位于淮安区西北隅 见证了大运河的兴衰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隋朝大运河开通的历史作用 3 沈坤是淮安历史上第一位状元 状元 的产生与我国古代哪一选官制度直接相关 第 9 页 共 12 页 4 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堪称世界航海史上壮举的是什么事件 32 15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诗人孟郊考中进士后 欣喜之情难以言表 当即写下 登科后 一诗 昔日龌蹉不足夸 今朝 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材料二 有一次 唐太宗看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 兴奋地说 天下英雄 入吾彀中矣 请回答 1 材料反映了隋唐时期的什么制度 它诞生于什么时期 2 在隋唐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3 材料二说明统治者实行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4 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