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一)C卷_第1页
教科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一)C卷_第2页
教科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一)C卷_第3页
教科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一)C卷_第4页
教科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一)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教科版教科版 20202020 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 一 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 一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 人们造屋定居 辛勤劳动 结合图文选出正确的选项 图一属于半坡人居住的房屋 图二属于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 图一房屋主要位于长江流域 图二房屋主要位于黄河流域 图一房屋居民种植粟 图二房屋居民种植水稻 A B C D 2 2 分 史记 记载 秦孝公死后 太子即位 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 谋反 结果商鞅被处死 就商鞅 变法的内容而言 对旧贵族特权打击最大的是 A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B 奖励耕织 C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 建立县制 3 2 分 小张收集到一枚圆形方孔 篆刻 半两 的古钱 如下图 该钱币应流通于战国时期 第 2 页 共 13 页 A 秦 B 齐 C 赵 D 楚 4 2 分 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 下表描述的经典战役是 统帅周瑜 VS 曹操 兵力约 5 万 VS20 余万 结果曹操兵败北撤 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 涿鹿之战 D 牧野之战 5 2 分 中国著名导演蔡晶盛执导的历史剧 梦回唐朝 在拍第十六集 八方来客 反映唐朝繁荣的对 外经济文化交流 时 拟定了如下四个史实 请你帮他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A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 鉴真东渡传播中国文化 C 玄奘西游天竺研习佛经 D 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 6 2 分 马克思认为 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把骑士阶层炸得碎粉 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 却变成新教的工具 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 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是 第 3 页 共 13 页 A 火药 指南针 印刷术 B 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C 指南针 火药 印刷术 D 火药 印刷术 指南针 7 2 分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时期实现了统一局面的有 秦朝 西晋 隋朝 元朝 清朝前期 中华民国时期 A B C D 8 2 分 某条约第三款规定 今大清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后世袭主位者常居守主掌 任便立法治理 材料反映的这一不平等条约是 A 马关条约 的内容 B 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 C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D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 2 分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 康有为选择了变法 孙中山选择了革命 两个人的选择都 是为了 A 推翻清朝政府 B 实行君主立宪制 C 挽救民族危亡 D 建立民主共和国 10 2 分 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某中学暑期组织 红色记忆 考察团 分赴延安 吴起镇 井冈山 遵义 第 4 页 共 13 页 四地实地考察 其中 贵州遵义考察团考察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A 长征会师 伟大胜利 B 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C 革命圣地 战略后方 D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11 2 分 下列历史事件中符合材料中 基本任务 的军事行动是 A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 发动北伐战争 C 发动台儿庄战役 D 解放南京 12 2 分 小芳同学想从 百度 上搜索一些 20 世纪 30 40 年代法西斯暴行的资料 她只要分别输入下列 哪些关键词可得到 国会纵火案 犹太人集中营 南京大屠杀 火烧圆明园 A B C D 第 5 页 共 13 页 13 2 分 历史知识结构图示 是研究和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 下面的示意图 图 2 最有助于我们了 解的是 A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 C 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 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14 2 分 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曾指出 我们所做的一切 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更有尊严 追溯历史 中华民族摆脱屈辱 有了 站起来 的 尊严 并成为国家的主人开始于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新中国的成立 C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5 2 分 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 被誉为 两弹元勋 的是 A 邓稼先 B 李四光 C 王进喜 D 袁隆平 16 2 分 1984 年 有国际媒体评论 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 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 它是三十五 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 这个 大胆行动 指的是 A 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B 设珠江三角洲开放区 第 6 页 共 13 页 C 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D 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17 2 分 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 有一部分是明治维新时开始使用的 其中山下 盐田 鸟饲 猎狩等姓与 生产劳动有关 这些姓氏的出现 与明治维新的哪项措施直接有关 A 加强中央集权 B 承认土地私有和扶持私人企业 C 建立近代化军队 D 大力发展教育 18 2 分 新航路开辟是地理大发现的重大成果 如图航海家的航行路线是 A 葡萄牙一大西洋一好望角一印度洋一印度西南海岸 B 西班牙一大西洋一古巴 海地等地 C 葡萄牙一大西洋一非洲最南端 D 西班牙一大西洋一太平洋一印度洋一大西洋 19 2 分 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发表的代表性文献中 体现 人权宣言 显著特征的内容是 A 凡未经议会同意 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 为非法权力 B 行政权 立法权和司法权应该分开 否则就会产生独裁和专制 C 人人生而平等 造物者赋予他们 生命权 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D 法律仅有权禁止有害于社会的行为 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20 2 分 英国诗人艾内斯特 琼斯在其作品 未来之歌 中写道 土地 它为地主霸占 海洋 它在商 第 7 页 共 13 页 人手头 矿藏充实了债主的钱柜 还有什么归我所有 诗歌中的这种局面是受到什么事件的冲击而造成的 A 新航路开辟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文艺复兴运动 D 工业革命 21 2 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 使德军陷入东西两面受敌 顾此失彼困境的事件是 A 开罗宣言 的发表 B 联合国家宣言 的签署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第二战场的开辟 22 2 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 1946 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 机 最初最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 德国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 是用于空袭英国的 以上史实说明 A 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B 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C 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D 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23 2 分 战后六十多年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 不包括 A 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处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前列 B 经历了繁荣 危机 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 C 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科技含量高 D 打破闭关政策 实行改革开放 24 2 分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20 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 第 8 页 共 13 页 三次大的演变 这三次演变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 多极化趋势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两极格局 B 两极格局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多极化趋势 C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两极格局 多极化趋势 D 两极格局 多极化趋势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25 2 分 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 中国是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C 当今世界 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遇大于挑战 D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演进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4545 分分 26 3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中国历史上遭到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 在民族危机空前加严 重的时刻 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 材料二 红军 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 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 来保卫城镇和村 庄 战时 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 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 斯大林 1 材料一 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指什么 写出一例抗日战争期间的战役 2 材料一 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指什么 写出一例抗日战争期间的战役 3 写出材料二 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 所进行的一例战役 共同敌人 指什么 写出两例 保持团结 打败共同敌人 的相关史实 第 9 页 共 13 页 4 写出材料二 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 所进行的一例战役 共同敌人 指什么 写出两例 保持团结 打败共同敌人 的相关史实 5 上述材料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是什么 6 上述材料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是什么 27 15 分 历史上世界科技中心发生了多次转移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世界其他国家年代科技发明 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 1 400 年 452862 1738 公元 401 1000 年45 3271 1329 公元 1001 1500 年 673857 2943 公元 1501 1840 年 472194 45396 摘编自 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1975 年版 材料二 曾国屏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中心转移 材料三 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 到 2020 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到 2030 年时使我国进入创 新型国家前列 到新中国成立 100 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第 10 页 共 13 页 节选自习近平在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内容 1 根据上表分析 16 世纪前后中国的科技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中国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源 2 请写出图中 A 处国家的名称 试根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以来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特点 3 请结合所学的知识 谈一谈一个国家如何成为新的世界科学中心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