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C卷_第1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C卷_第2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C卷_第3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C卷_第4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五四学制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五四学制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根据下表分析 1911 年至 1919 年我国面粉业出现这种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1911 1919 年中国面粉业发展情况比较表 时间面粉厂和机 器磨坊 家 资本 万元 日产量 万袋 1911 年 40 600 多 4 3 1919 年 1204 50018 8 A 帝国主义忙于 一战 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B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C 实业救国 思潮的鼓舞 D 中国民族工业实力雄厚 2 2 分 近代史上 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是 A 京沪铁路 B 京张铁路 C 京九铁路 D 京津铁路 3 2 分 洋务运动开始于 A 19 世纪 60 年代 B 19 世纪 70 年代 C 19 世纪 80 年代 第 2 页 共 13 页 D 19 世纪 90 年代 4 2 分 清朝的北洋海军创始于 19 世纪 70 年代 覆没于 19 世纪 90 年代 要想了解北洋海军的兴衰史 寻访历史遗迹 可以去下列哪个地方 A 广州虎门 B 福建马尾 C 天津大沽 D 山东威海卫 5 2 分 魏源在 海国图志 中明确提出的主张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D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6 2 分 1898 年颁布 定国是诏 实行变法的清朝皇帝是 A 康熙帝 B 道光帝 C 光绪帝 D 宣统帝 7 2 分 公车上书 发生于 A 1872 年 B 1885 年 C 1895 年 D 1898 年 第 3 页 共 13 页 8 2 分 若 百日维新 能实现的话 不久可能会出现 人们能看到新创办的报纸 考生在考场上仍为写八股文而发愁 陆海军的士兵们要接受新式训练 增加部分衙门吸收有才能的人任职 A B C D 9 2 分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伟人 下列历史事件中 孙中山没有参 与的是 A 创立兴中会 B 领导北伐战争 C 建立同盟会 D 创办黄埔军校 10 2 分 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 还在于在消灭帝制 缔造共和 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 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 材料评论的人物是 A 李鸿章 B 孙中山 C 康有为 D 毛泽东 11 2 分 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创建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 兴中会 第 4 页 共 13 页 B 同盟会 C 华兴会 D 光复会 12 2 分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 下列选项搭配错误的 是 A 林则徐 魏源 新文化运动 B 李鸿章 左宗棠 洋务运动 C 康有为 梁启超 戊戌变法 D 孙中山 辛亥革命 13 2 分 新文化运动中 发表 狂人日记 借 狂人 之口 控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 号召人 们推翻那 黑漆漆的 不知是日是夜 的 吃人 社会的是 A 陈独秀 B 鲁迅 C 李大钊 D 胡适 14 2 分 前期新文化运动与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相比 就其作用而言主要 新 在 A 比较彻底地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B 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C 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 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15 2 分 欧洲从 14 世纪开始经历了一次思想文化领域的大变革 它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共同点有 都提倡白话文 都宣称要打倒 孔家店 第 5 页 共 13 页 都是思想解放运动 都反映了当时进步知识分子的愿望 A B C D 16 2 分 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 袁世凯到北京天坛 祭天 B 李大钊发表 庶民的胜利 C 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D 陈独秀创办 青年杂志 17 2 分 编写 海国图志 引导中国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近代思想家是 A 魏源 B 冯如 C 侯德榜 D 严复 18 2 分 下列现象与近代前期的社会生活有关 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 张某在阅读 申报 时获知 辛丑条约 签订的消息 他悲愤万分 B 刘某乘坐火车 沿着中国自己设计 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C 戊戌变法期间 李某在商务印书馆工作 D 王某的亲戚拍电报告诉他辛亥革命爆发了 19 2 分 被誉为 人民音乐家 的是 聂耳 冼星海 郑律成 曹火星 第 6 页 共 13 页 A B C D 20 2 分 沈从文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文学家 他的小说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古朴神奇的湘西风情画 他的名作是 A 边城 B 暴风骤雨 C 山乡巨变 D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21 2 分 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 A 民报 B 申报 C 时务报 D 新闻时报 22 2 分 近代中国 历史最长 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A 商务印书馆 B 三联书店 C 京师同文馆 D 京师大学堂 23 2 分 近代上海的一首竹枝词写道 七天礼拜是休期 各业停工逐队嬉 或赴教堂听讲解 满街游戏 任驰驱 这首竹枝词反映近代上海城市社会生活的内容是 A 星期工作制的实行 第 7 页 共 13 页 B 大众传媒的流行 C 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 D 民众服饰的多样化 24 2 分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 人们进行快捷的联络方式是通过 A 手机 B 有线电报 C 无线电报 D 信件 25 2 分 1912 年 中华民国成立 这个政权在 1913 年 10 月 10 日产生了第一任大总统 他是 A 溥仪 B 黄兴 C 袁世凯 D 孙中山 26 2 分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这首由聂耳作曲 田汉作词 的歌曲是 A 义勇军进行曲 B 黄河大台唱 C 国际歌 D 英雄交响曲 27 2 分 历史人物是历史长河中最鲜活的元素 下列人物和事件搭配错误的是 A 林则徐 虎门销烟 B 邓世昌 黄海大战 第 8 页 共 13 页 C 左宗棠 签订 马关条约 D 詹天佑 修建京张铁路 28 2 分 使中国知识分子看到 新世纪的曙光 的历史事件是 A 俄国二月革命 B 俄国十月革命 C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 新青年 的创办 29 2 分 民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 民生 他主张 A 驱除鞋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30 2 分 歌谣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 下列歌谣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旗袍西服中山装 穿着舒适又大方 辫子搭肩三尺长 之乎者也说荒唐 禁缠足 倡女权 男女平等新追求 称先生 道某君 人格平等义深 A B C D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2 2 分分 第 9 页 共 13 页 31 2 分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自行设计并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 判断 改正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32 20 分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 走向近代 化的历史 阅读下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依据四幅图片材料 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2 图 3 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 这次运动 革命 的指导思想什么 3 图 2 反映了康有为等人的政治主张 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4 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 曲折推进 对此你有何启示 33 5 分 将下面搭配正确的连线 四 四 阅读材料题阅读材料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34 30 分 近代以来 中国的工业化建设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九世 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工业的两幅图片 第 10 页 共 13 页 江南制造总局 轮船招商局 材料二 新中国某 历史时期的宣传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国工业实力显著增强 到二十一世纪初 我国的钢 煤 水泥 电视机等 工业品产值已居世界第一位 同时 逐步形成了以能源 机械 化工 航空航天 纺织服装 家用电器等为主体 的门类齐全 独立完整的现代化工体系 必修 经济成长历程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信息 指出它们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信息 指出它们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据材料二 我国工业化进程出现了什么问题 产生了什么影响 4 据材料二 我国工业化进程出现了什么问题 产生了什么影响 5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义 6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义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2 页 共 13 页 17 1 18 1 19 1 20 1 21 1 22 1 23 1 24 1 25 1 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