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I)卷_第1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I)卷_第2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I)卷_第3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I)卷_第4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教科版教科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 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黔东南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讲授 我们的远古祖先 这一课时 出示了一幅图片并介绍说 能直 立行走 头部还保留猿类的某些特征 使用天然火 请你判断此原始人类应该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半坡人 2 2 分 小红家有仿制的鱼纹彩色陶盆 如果是真品最早可能出现于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3 2 分 中国人自称是 龙的传人 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A 中国人善于想象 B 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 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 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4 2 分 中华开国五千年 神州轩辕自古传 轩辕 指的是 第 2 页 共 12 页 A 炎帝 B 尧 C 黄帝 D 舜 5 2 分 制作年代尺 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 如图所示是小明复习夏 商 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 尺 其中空格部分应填 A 盘庚迁殷 B 武王伐纣 C 平王迁都 D 西周灭亡 6 2 分 2006 年 7 月 第 30 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了中国安阳殷墟人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殷墟 为我们 研究哪一朝代的历史提供了依据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7 2 分 我们常用五谷丰登来形容丰收 孟子滕文公 中称五谷为 稻 黍 稷 麦 菽 吗 那么 五谷 在何时已经备齐了 A 黄帝时期 B 尧舜禹时期 C 夏商时期 第 3 页 共 12 页 D 商周时期 8 2 分 下列关于甲骨文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19 世纪末 发现于河南安阳殷墟 B 是一种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C 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D 它记载了周朝的社会生产状况和阶级关系 9 2 分 标志齐桓公霸主地位确立的是 A 葵丘会盟 B 城濮之战 C 长平之战 D 桂陵之战 10 2 分 按照西周时的规定 周天子享用九鼎 诸侯只可用七鼎 但春秋时 郑庄公却享用九鼎 以后一 些诸侯随之仿效 这反映了主要问题是春秋时 A 周王室衰微 B 经济得到发展 C 发生政治改革 D 青铜制作工艺进步 11 2 分 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 乱 二是 变 以下各项中 不属于战国历史的是 A 商鞅变法 B 长平之战 C 楚王问鼎 D 合纵连横 第 4 页 共 12 页 12 2 分 历史典故 卧薪尝胆 曾被拍成电视剧在中央台播出 它反映的史实是 A 武王伐纣 B 分封诸侯 C 诸侯争霸 D 秦并六国 13 2 分 以下几种主张 哪一种是老子的思想 A 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B 主张 春秋无义战 C 历史是向前发展的 后代总是胜过前代 D 提出 仁 的学说 14 2 分 主张 仁政 治国 按时令进山伐树 对自然资源要持续利用的思想家是 A 老子 B 孟子 C 庄子 D 韩非子 15 2 分 秦朝举行的一次廷议中 廷尉李斯的发言得到秦始皇的支持 李斯说 周文 武所封子弟同姓 甚众 然后属疏远 相攻击如仇雠 仇人 诸侯更相诛伐 周天子弗能禁止 置诸侯不便 由此可以看出 李斯明确反对 A 分封制 B 三省六部制 C 郡县制 D 金瓶掣签制 16 2 分 秦朝一位商人 要到外地去进一批货 他应该携带的货币是 第 5 页 共 12 页 A B C D 17 2 分 假如你穿越到秦朝 在中央协助皇帝管理行政事物 那么你的职务应该是 A 丞相 B 御史 C 郡守 D 县令 18 2 分 下列战役发生在秦末农民战争期间的是 A 城濮之战 B 长平之战 C 巨鹿之战 D 垓下之战 19 2 分 西汉初期吸取秦亡教训 开始采取休息生息政策的皇帝是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第 6 页 共 12 页 C 汉景帝 D 汉武帝 20 2 分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要大力推进教育公平 合理分 配教育资源 当代中国 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之一 孔子的下列观点中 最能体 现报告精神的是 A 有教无类 B 温故知新 C 因材施教 D 仁者爱人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6 6 题 共题 共 2626 分分 21 2 分 周武王建立的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 诸侯争霸 战乱不止 22 2 分 秦朝在全国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钱 也被称为五铢钱 23 6 分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 1 山顶洞人生活的氏族是按照地域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2 河姆渡居民制作的彩陶上面有许多各式各样美丽的图案 3 尧年老的时候 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 推举治水有功的禹做部落联盟的首领 24 12 分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其生活年代在考古学上被称为新石器时代 2 禅让制是从黄帝开始的 3 启继承父位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公天下 变成了 家天下 4 甲骨文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5 春秋争霸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对这样的战争应该持完全否定态度 6 我国铁制农具出现在春秋时期 第 7 页 共 12 页 25 2 分 战国时期 秦国利用六国之间的矛盾 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 称为 合纵 26 2 分 秦始皇在中央设置丞相 太尉和县令 分别管理行政 军事和监察 三 三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7 7 分分 27 4 分 选择搭配题 把下列人物对应的成语序号写在横线上 A 退避三舍 刘邦 B 卧薪尝胆 孙膑 C 约法三章 晋文公 D 围魏救赵 勾践 28 1 分 湖北随县出土了我国战国青铜曾侯 这些乐器的大量出土 表明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 文化已达到了很高水平 29 2 分 战国时期的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 造福于民 为了便利南北 水运交通 秦始皇派人开凿 沟通了湘江和漓江 四 四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555 分分 30 2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 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 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 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 下图商鞅舌战守旧群臣 材料三 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 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 诽谤商鞅 他被诬陷 谋反 惨遭 车 裂 他虽然不幸 但新法仍继续推行 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第 8 页 共 12 页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 卫鞅 指谁 孝公是哪国国君 2 材料二中 商鞅代表了哪个阶级 他舌战的对象代表的又是哪个阶级 3 结合所学 你认为商鞅变法中哪条内容损害了这些 守旧群臣 的利益 4 材料三中的哪句话说明这次变法取得了成功 结合所学知识 你认为这次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至 少答出 2 点 5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 你认为商鞅变法对我们国家现在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31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 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 它光芒四射 灿烂夺目 成 为人类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 李定一 中华史纲 1 材料中所说的 黄金时代 指哪个历史时期 2 这个 黄金时期 出现的背景是什么 其积极作用是什么 3 今天我们生活有很多地方都体现了 黄金时代 诸子百家的思想 请举一 二例说明 32 1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平王之时 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 齐 楚 秦 晋始大 政由方伯 史记 周本纪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李白 古风 材料三 壮士不死则已 死要立下大名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口号 1 材料一中 周室衰微 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 材料二中的 秦王 指的是谁 他在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历史功绩 3 材料三中的口号是哪一次农民起义的口号 这次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 9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0 页 共 12 页 17 1 18 1 19 1 20 1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6 6 题 共题 共 2626 分分 21 1 22 1 23 1 23 2 23 3 24 1 24 2 24 3 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