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新版_第1页
福建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新版_第2页
福建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新版_第3页
福建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新版_第4页
福建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7 页 福建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福建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IIII 卷新版 卷新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4040 题 共题 共 8080 分分 1 2 分 老师在讲授某一历史事件时这样描述 它涉及到了毒品对人体和社会的危害 以及生石灰和水反 应释放热量 它唤醒了当挝中国很多爱国的有识之士 据此 该老师授课的内容很可能是 A 虎门销烟 B 鸦片战争 C 洋务运动 D 维新变法 2 2 分 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与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次较量 结果以失败而告终 八年级的四位同学 就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 展开争论 你认为谁的观点是正确的是 A 清军武器低劣 B 英国实力雄厚 C 英军船坚炮利 D 清朝腐朽衰落 3 2 分 观察下表 导致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843 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 195 56 棉纱 13 385 56 斜纹布 14 925 56 A 通商口岸的开放 B 协定关税的影响 C 纺织工业的发展 第 2 页 共 17 页 D 小农经济的破产 4 2 分 构建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技能 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 对 该示意图 解读正确的是 A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 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C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5 2 分 取得战争胜利的英国人则试图建立中外交往的新制度 这些新制度的发展集中体现在初期开放 的五个通商口岸上 与之直接相关的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北京条约 6 2 分 如图所示影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是 A B C 第 3 页 共 17 页 D 7 2 分 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 其中 处应该是 A 定都天京 北伐和西征 B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C 金田起义 天京事变 D 定都天京 天京陷落 8 2 分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下列哪项不属于太平军的活动 A 永安封王 B 抗击洋枪队 C 北伐西征 D 扶清灭洋 9 2 分 全球通史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 骄傲自满 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第一次是同英国的战争 第二次是同英法的战争 第三次是同日本的战争 这些战争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 结束 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 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其中同英国的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A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丧失领土 关税等主权 C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英国获得大量战争赔款 10 2 分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 大葡萄叶 可后来由于东北 西北大片土地割让 变成 第 4 页 共 17 页 了一只 大公鸡 版图的变化主要与哪国有关 A 俄国 B 法国 C 英国 D 德国 11 2 分 汪林茂在 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 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 自强 的效用 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 体 上撕开了一道口子 开动了近 现 代化的这辆列车 据此可见 他认为 A 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 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 具有启蒙意义 C 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 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2 2 分 大多数制造局 船政局机器局和新派企业都开办在通商口岸和沿海长江城市 有助于上海 南京 天津广州等大城市发展 并吸引了周围农业地区的务农人口成为产业工业或者劳工 还造就了新型的职业人士 如工程师 实业家 上述材料反映出 A 洋务运动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 洋务运动促进了产业转型 C 洋务运动促进了人口流动 D 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13 2 分 由于洋务派在中国封建制度下 引进了同封建生产关系所不相容的新的生产力 西方先进的 科学技术 必然在客观上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 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 重点学习西方的技术 B 是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第 5 页 共 17 页 C 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 D 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4 2 分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蔡锷被誉为 再造民国第一人 古埃及首创民主制 日本通过大化改新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A B C D 15 2 分 历史上日本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对中国国力 民生 政局 近代化进程等诸方面都产 生重大影响 这两次侵华战争的相似之处是 中国都形成了全民抗战的局面 都是日本力图建立世界霸权的重要步骤 中国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都对中国居民进行过血腥大屠杀 A B C D 16 2 分 中国首次以近代化海军抵抗外国侵略是在 A 鸦片战争中 B 甲午中日战争中 第 6 页 共 17 页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D 抗日战争中 17 2 分 时局图 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 该漫画主要反映了 A 清朝阶级矛盾尖锐 B 中国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 C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 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 18 2 分 北地终招八国兵 金城坐被联军毁 拳民思想一朝熄 又换奴颜事洋鬼 诗句中涉及的历史事 件包括 火烧圆明园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的签订 A B C D 19 2 分 列宁说 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进攻 这次遭到了美国人 法国人 德国人 俄国人和日本人等的 第 7 页 共 17 页 疯狂镇压 这样的暴动究竟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那些用传教的鬼话来掩盖掠夺政策的人 中国人难道不痛恨他们 吗 列宁评价的事件是 A 虎门销烟 B 第一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 2 分 使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的条约 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1 2 分 近代史上 一位日本企业家在重庆开办纺织厂 你认为此事最早可能发生在 A 鸦片战争前 B 甲午中日战争后 C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 鸦片战争后 22 2 分 条约作为一种协议 签约双方应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然而在近代史上 由列强主导的系列条 约却屡次对中国的主权构成严重侵犯 下列条约内容按签订时间先后排序为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 中国民人 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 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剥夺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 由主要战胜国以 委以统治 形式予以瓜分 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 及领士与行政之完整 第 8 页 共 17 页 A B C D 23 2 分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之处是 A 都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 B 都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 C 都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D 都采取了暴力斗争的方式 24 2 分 在 19 世纪中后期到 20 世纪初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 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开展的一系列运动比喻 成 自我疗伤 温药慢治 猛药重治 开颅洗脑 其中 自我疗伤 和 开颅洗脑 分别指 A 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B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C 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D 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 25 2 分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B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6 2 分 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 康有为 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 身败名裂的风险 冷 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 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 他们的意图是 A 吸取经验进行革命 第 9 页 共 17 页 B 仿效日本变法强国 C 维新变法推翻清朝 D 学习西方抵御侵略 27 2 分 戊戌变法的主要功绩在于 A 挽救民族危亡 B 否定君主专制 C 追求民主科学 D 促进思想启蒙 28 2 分 清末一位小商贩说 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卖瓜的 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 更不要 说居住了 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 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 望厦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29 2 分 2011 年 10 月 9 日 纪念辛亥革命 周年庆祝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胡锦涛总书记 发表重要讲话 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二十世纪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它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 制 度 A 90 封建专制 B 100 君主专制 C 110 资本主义 D 100 奴隶制君主 30 2 分 中国银钱的贬值从 19 世纪末起变得更加严重了 38 克一两的白银在 1887 年值 1 2 块鹰洋 但 在 15 年之后却失去了其近一半的比值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第 10 页 共 17 页 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战争赔款剧增 C 鸦片走私严重 D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31 2 分 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二次革命 袁世凯复辟 袁世凯接受 二十一条 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护国战争 A B C D 32 2 分 台北的孙逸仙纪念馆之所以被称为 国父纪念馆 主要是因为孙中山 A 建立了兴中会 B 建立了中华民国 C 提出了三民主义 D 领导了武昌起义 33 2 分 某导演筹拍电视连续剧 1908 年北京故事 剧本中有以下场景 你认为其中明显的历史错误有 几处 几个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正在找客栈住宿 第 11 页 共 17 页 何先生到东交民巷看望父母 王先生在街上遇到两个京师大学堂的学生 朋友相见多行握手 鞠躬礼 清军到处搜捕革命党人 见到剪了辫子的就重点盘查 A 两处 B 三处 C 四处 D 五处 34 2 分 下图人物中 舍得一身剐 敢把皇帝拉下马 的是 A B C D 35 2 分 有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第 12 页 共 17 页 C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D 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 36 2 分 某学校开展爱国主义电影观摩周活动 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同学们推荐下列四部电影 南昌起义 甲午风云 鸦片战争 长征 A B C D 37 2 分 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它建立于 A 1910 年 B 1911 年 C 1912 年 D 1913 年 38 2 分 1876 年 上海某著名的中文报纸描述了中国人见到火车的情景 沿途的农民看到火车冒着烟 驰过 而且车上满载了衣着华丽的人 没有不 诧为奇观 的 他们都把手里的活停下来 呆呆地盯着火车看 此报道很可能出自 A 民报 B 海国图志 C 申报 D 新青年 39 2 分 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阐发为 民族 民权 民生 三大主义 以下最能体现 民生主义 的一项 是 第 13 页 共 17 页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40 2 分 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都在向近代文明过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列各项中没有体现二者 相同之处的是 A 都借助弘扬古典文化反封建 B 都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下兴起的 C 都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D 都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41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 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 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 对来自西洋的 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李鸿章语 开始有所认识 这样才能转而主 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 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 以求 御侮自强 之术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革命成功后 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 共和政体成 专制政体灭 中华民 国成 清朝灭 总统成 皇帝灭 新内阁成 旧内阁灭 张鸣 辛亥 摇晃的中国 材料三 胡适说 北大是 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 一是老兔子蔡元培 二是中兔子陈独秀 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 三人年有长幼 但都属 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 材料一所提到的 自强运动 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简要评价此事件 2 根据材料二 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 14 页 共 17 页 3 根据所学知识推断 材料三中的 三个兔子 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4 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 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 第 15 页 共 17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4040 题 共题 共 8080 分分 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