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6 商鞅变法D卷_第1页
教科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6 商鞅变法D卷_第2页
教科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6 商鞅变法D卷_第3页
教科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6 商鞅变法D卷_第4页
教科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6 商鞅变法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6 页 教科版备考教科版备考 20202020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0606 商鞅变法商鞅变法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 并为其统一中国而奠定坚实基础的主要是 A 实行商鞅变法 B 实行分封制 C 推广牛耕 D 推广铁农具 2 2 分 作家余秋雨曾经写道 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 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 了不起的工程 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 下列历史人物中 主导修筑这个 了不起的工程 的是 A 禹 B 李冰 C 商鞅 D 李春 3 2 分 变法是战国时期的主旋律 其中发生在楚国变法是 A 管仲改革 B 李悝变法 C 商鞅变法 D 吴起变法 4 2 分 某校七年级一班同学在学习 商鞅变法 时 排练了生动形象的历史剧 下面四位同学模拟发布 的告示 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 小明 出身贵族的人 爵位保持世袭 第 2 页 共 16 页 B 小丽 努力种田的人 可以免除徭役 C 小红 土地属于私有 可以自由买卖 D 小强 军功卓著的人 授予爵位田宅 5 2 分 中国经济时报 报道 没有都江堰就没有锦绣四川 就没有两千多年的天府之国 修筑这一 工程的是 A 大禹 B 李冰 C 商鞅 D 管仲 6 2 分 商鞅变法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措施是 A 统一度量衡 B 地方建县制 C 废贵族特权 D 改革户籍制 7 2 分 在群雄逐鹿 山河日变的 大争之世 在英雄辈出的战国时代 华夏大地的西陲正经历着一场亘 古未有的 社会变革 支持商鞅变法的君主是 A 齐桓公 B 楚庄王 C 秦孝公 D 秦穆公 8 2 分 战国时期 各诸侯国纷纷变法 其中秦国的变法成效最大 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富强的诸侯国 在 秦国实行变法的是 A 商鞅 第 3 页 共 16 页 B 李冰 C 秦穆公 D 晋文公 9 2 分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 闻名世界的水利防洪灌溉工程是 A 郑国渠 B 都江堰 C 京杭大运河 D 浙江海塘 10 2 分 商鞅的下列变法措施 旨在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A 改革土地制度 B 奖励军功 C 重视农业 D 建立县制 11 2 分 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 维护了人民的利益 B 最高统治者支持 C 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D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12 2 分 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 春秋战国历史 的过程中 搜集到下列信息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百家争鸣 铁器 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 大变革的时代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 4 页 共 16 页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民族关系的发展 13 2 分 根据 史记 商君列传 记载 商君相秦十年 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 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B 加强刑罚 C 奖励军耕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D 推行县制 14 2 分 毛泽东曾评价说 商鞅之法 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商鞅变法内容中 最能促进奴隶 社会向封建社会大转型的措施是 A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 重农抑商 C 建立县制 D 根据军功授爵 15 2 分 造成 商君虽死 秦法未败 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 A 变法迎合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必然趋势 B 变法顺应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潮流 C 变法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 D 变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16 2 分 有囊括四海之意 商君佐之 内立法度 务耕织 修守战之备 可见 商君 属于 A 儒家 B 道家 第 5 页 共 16 页 C 法家 D 墨家 17 2 分 商鞅变法功不可没 但他本人却惨遭杀害 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 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 A 重农抑商 B 统一度量衡 C 迁都咸阳 D 按军功授爵 18 2 分 从如图表格中的信息 可以判断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D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9 2 分 毛泽东曾写道 商鞅之法 良法也 其法惩奸宄 奸宄 指犯法作乱的人 以保人民之权 利 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 尚军功以树国威 这段话中体现商鞅变法的内容不包括 A 鼓励耕织 B 建立县制 C 奖励军功 D 严明法度 20 2 分 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在秦国确立了 第 6 页 共 16 页 A 禅让制 B 土地私有制 C 王位世袭制 D 科举制 21 2 分 商鞅变法中 确立县制 由围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的直接作用是 A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B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促进了经济的交流 22 2 分 战国策 秦策三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 正度量 调轻重 决裂阡陌 教民耕战 是以兵动而 地广 兵休而国富 故秦无敌于天下 这段史料能直接提供的历史信息有 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 为田开阡陌封疆 奖励耕战等措施 商鞅变法收富国强兵之效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 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 富国是商鞅变法的根本目标 A B C D 23 2 分 战国时期 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改革 成效最大的是 A 秦国 第 7 页 共 16 页 B 齐国 C 赵国 D 魏国 24 2 分 司马迁 史记 商君列传 商鞅相秦 残伤民以峻刑 违背了 得人者兴 恃德者昌 等治 国要领 苏轼 商君功罪 其民见刑而不见德 知利而不知义 两者都认为商鞅变法 A 遭到了普遍反对 B 严刑峻法导致社会混乱 C 最终必然会失败 D 忽视了道德教化 25 2 分 战国策 秦策三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 正度量 调轻重 决裂阡陌 教民耕战 是以兵动而 地广 兵休而国富 故秦无敌于天下 这段史料能 直接提供的历史信息有 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 为田开阡陌封疆 奖励耕战等措施 商鞅变法收富国强兵之效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 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 富国是商鞅变法的根本目标 A B C D 26 2 分 战国时期 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 有 虎狼之师 之称 其主要原因是 A 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B 作战武器锋利先进 C 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 D 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第 8 页 共 16 页 27 2 分 商鞅变法中 把乡 邑 聚合变成县 这一措施是 A 实行分封制 B 建立县制 C 奖励耕战 D 统一度量 28 2 分 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 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题目 其中不符合史实的 是 A 孔子办学 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 B 铁犁牛耕 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C 诸子百家 筑就中华民族的精神 D 商鞅变法 开创大秦帝国的百年基业 29 2 分 商鞅进行变法时 秦国的国君是 A 秦始皇 B 秦孝公 C 秦穆公 D 秦庄公 30 2 分 战国历史的特点 一是 乱 二是 变 以下各项中 不属于战国历史的是 A 商鞅变法 B 长平之战 C 楚庄王称霸中原 D 合纵与连横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10110 分分 第 9 页 共 16 页 31 2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8 世纪前期 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 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 族 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这样 赐地的人成为封君 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 11 世纪时 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材料二 在政治上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地方设国 郡 里三级 由中央派官治理 在经济上 围绕土地和部民实行了全方位改革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 坏井田 开仟伯 阡陌 急耕战之赏 汉书 食货志 1 材料一法兰克王国土地分封改革前后有何变化 封君和封臣之间形成了怎样的关系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哪一改革 简述这一改革经济方面的举措 3 材料三记载了哪国的哪一改革 概括材料三的改革举措 4 上述三国改革在影响上有何共同之处 32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卫鞅日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 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 礼者不足多 孝公日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 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 史记 商鞅列传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回师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 1 材料一中 卫鞅 指谁 孝公 指哪国国君 这一理论属哪家学派 2 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作用是什么 3 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 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 扫六合 是什么意思 起止时间 有何意义 33 20 分 改革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动力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 材料一 战国形势图 第 10 页 共 16 页 材料二 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 诸侯卑秦 丑莫大焉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 吾且尊官 与之分 土 史记 秦本纪 材料三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 正度量 调轻重 决裂阡陌 教民耕战 是以兵动而地广 兵休而国富 故 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 秦策 1 请在战国形势图上标出战国七雄名称 2 材料二是秦孝公发布求贤令中的内容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秦孝公认为 丑莫大焉 的是何事 秦孝 公的强烈愿望是什么 3 材料中的 商君 是谁 4 平权衡 正度量 调轻重 和 决裂阡陌 各指什么 5 教民耕战 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其作用是什么 34 30 分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 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 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 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 邀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时政学史 第 11 页 共 16 页 三月三 拜轩辕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 海内外炎黄子孙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拜祖活动 表达中华儿 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方式二歌谣学史 夏建国属第一 中华从此奴隶制 王位传给儿子启 禅让从此变 夏桀本是亡国君 灭夏建商朝 暴虐施炮烙 引来武王正义师 商周决战在牧野 纣死商亡周立 方式三图片学史 某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到下列图片 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1 轩辕 指的是谁 他和另一位神农氏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2 请在空格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将歌谣补充完整 3 从夏朝和商朝的灭亡中我们会得到什么启示 4 图一和图二中的诸侯国最早是由西周实行的哪一政治制度形成的 5 图一中首先称霸的是 事件 使秦国国力增强 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 6 除了上述三种方式 请你再举出一种课外学史的有效途径 35 15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第 12 页 共 16 页 材料一 新法规定 立了军功的 按功劳大小升爵受赏 为私利争斗的 按情节轻重处以刑罚 努力务农 精耕勤织 因而获得粮食 布帛丰产的 免除本人的徭役或赋税 国君亲属宗族 不是立有战功 经过评定 不得 列入谱牒 材料二 新法已准备就绪 还没公布 怕老百姓不相信 于是在成阳市场南门立一根三丈长的大木杆 招募 百姓中有能把它搬移到北门的 赏十金 百姓奇怪 没人敢移 又宣布 能搬 移的给五十金 于是有一个人 搬移了木杆 就给了他五十金 材料三 新法实行了一年 秦人到国都投诉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 正在这时 太子也触犯了新法 商鞅说 新法行不通 是由于上面的人先犯法 将依法惩办太子 太子是国君的继 承人 不能施刑 就处罚了太傅公 子虔 太师公孙贾被处以墨刑 第二天 秦人都守法了 以上均摘编自 史记 商君列传 1 根据材料一 归纳 新法 的内容 2 根据材料二 分析指出商鞅这一做法的目的 3 根据材料三 概括指出商鞅执法的特点 4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分析商鞅变法的意义 第 13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