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C卷_第1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C卷_第2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C卷_第3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C卷_第4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 C C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下列原始人类遗址 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A 北京人遗址 B 元谋人遗址 C 山顶洞人遗址 D 半坡人遗址 2 2 分 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河姆渡聚落 半坡聚落 A B C D 3 2 分 歌曲 龙的传人 有一句歌词 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 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作为龙的传人 的中华民族把 和 尊奉为我们的人文始祖 A 盘古 黄帝 B 黄帝 炎帝 C 黄帝 大禹 D 炎帝 大禹 4 2 分 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 商朝以后 青铜器主要用于战争 四羊方尊是世界已知的最大青铜器 铸造青铜器采用 泥范铸造法 第 2 页 共 12 页 A B C D 5 2 分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 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下面是一 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 其中 处应该是 A 夏朝 B 商朝 C 东周 D 西周 6 2 分 既属于 春秋五霸 又是 战国七雄 的诸侯国是 A 齐国 B 晋国 C 燕国 D 赵国 7 2 分 你知道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的是哪件工具 A 打制石器 B 磨制石斧 C 骨耜 D 铁犁 8 2 分 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原因是 第 3 页 共 12 页 变法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变法的内容代表了新兴的地主阶级利益 商鞅有革新的魄力 得到秦孝公 的支持 变法符合奴隶主贵族的心愿 A B C D 9 2 分 在中国 第一个创办私立学校的人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韩非子 10 2 分 李白在 古风 中写道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诗中李白描 绘秦王 A 自称皇帝 君临天下 B 10 年征战 统一全国 C 任免官员 中央集权 D 焚书坑儒 思想专制 11 2 分 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太尉 御史大夫 刺史 丞相 A 第 4 页 共 12 页 B C D 12 2 分 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与材料中的人物有关史事是 A 建立张楚 B 巨鹿之战 C 灭亡秦朝 D 约法三章 13 2 分 公元前 207 年 项羽率军解救被秦军围困在巨鹿的军队 楚军过了漳河后只保留了三天的军粮 将随身携带的铁锅砸破 把船凿沉 并烧掉了军营 描写这一事件的成语是 A 退避三舍 B 围魏救赵 C 破釜沉舟 D 负荆请罪 14 2 分 如图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 图中出现甲 乙所示状况分别与什 么现象有关 A 百家争鸣 焚书坑儒 B 焚书坑儒 独尊儒术 C 百家争鸣 独尊儒术 D 焚书坑儒 八股取士 第 5 页 共 12 页 15 2 分 汉文帝 汉景帝统治时期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安定 这一局面被称为 A 光武中兴 B 文景之治 C 大一统 D 三国鼎立 16 2 分 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 令诸侯以私恩裂地 分其子弟 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西汉实施这两项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A 强化君权神授思想 B 繁荣思想文化 C 扩大地方权力 D 强化大一统 17 2 分 下图是东汉某一时期的社会现象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宦官 A 形成 光武中兴 局面 B 表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 皇帝年老昏庸造成乱象 D 皇帝依靠外戚掌权治国 18 2 分 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我国古代的 丝绸之路 时称 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 它把黄河文 明 恒河文明 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 串联在了一起 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 轴 那么 这一 主轴 的起点是 A 秦朝的咸阳 第 6 页 共 12 页 B 西汉的长安 C 东汉的洛阳 D 宋朝的东京 19 2 分 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A 寺院建筑的中国化 B 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C 文化传播者的坚韧 D 雕塑艺术的古朴与精湛 20 2 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 北方人口大量向南迁移 它所带来的是最重要的积极影响是 A 加剧南方的混乱局面 B 使北方趋于平静 C 促进南方经济发展 D 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 21 2 分 历史上 发生 八王之乱 的朝代是 A 东晋 B 西晋 C 西汉 D 东汉 第 7 页 共 12 页 22 2 分 北宋与南宋的关系类似于 A 西汉与东汉 B 北魏与东魏 C 西晋与东晋 D 西周与东周 23 2 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客观原因包括 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 江南经济的发展 佛教的传入 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A B C D 24 2 分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两次重要的改革 一次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 另一次使鲜卑族 人吸收了汉族先进文化 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这两次改革是 管仲改革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李悝变法 A B C D 25 2 分 有一书法作品 全篇 324 字 凡重复的字 写法各不相同 笔法之玄妙 似有神助 有 天下第 一行书 的美誉 这部作品是 第 8 页 共 12 页 A 兰亭集序 B 宣示表 C 张猛龙碑 D 比丘道匠造像题记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26 15 分 一带一路 这一战略构想正从历史深处走来 顺应了发展 合作 共赢的时代潮流 从古至今 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不断延伸 传播着文明和友好 文明交汇 材料一 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 它 古代丝绸之路 把黄河文明 恒河文明 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 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 串联在了一起 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经贸繁荣 材料二 时间转回宋代 那些满载着中国瓷器和丝绸的商船 从广州或泉州出发后 经南海海域 运送 到菲律宾 占城 波斯湾等地 再由波斯商人把这些中国商品销往西亚各地甚至欧洲 航海壮举 材料三 郑和七下西洋 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 他每到一地 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 赠当地的国王 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 互通有无 不占别国一寸土地 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1 这一 主轴 展开于中国哪一朝代 请将下列文化成就与所属地区文明对应起来 然后把相应 的英文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上 造纸术的发明 A 恒河文明 佛教的创立 B 黄河文明 荷马史诗 C 两河文明 汉谟拉比法典 D 希腊文明 2 材料反映了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鼎盛 请将下列知识卡片填写完整 第 9 页 共 12 页 3 材料中体现的平等交往 互惠贸易的方式 在当时有何积极的作用 27 15 分 制度的创立完善对一个国家影响深远 材料一 材料二 西汉初 诸侯王势力强大 各自独霸一方 生活骄奢淫逸 政治上甚至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 有的企图谋反 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了 兼并土地 聚敛财富 横行乡里 与官府分庭抗礼 摘自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教科书 材料三 在长期的征服中 比较野蛮的征服者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 经济情况 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 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 恩格斯 1 材料一反映秦始皇为管理全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2 据材料二 哪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汉武帝如何解决这种局面 3 请用魏晋南北朝的史实解释材料的观点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