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校际联合质量调研试卷(期中)D卷_第1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校际联合质量调研试卷(期中)D卷_第2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校际联合质量调研试卷(期中)D卷_第3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校际联合质量调研试卷(期中)D卷_第4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校际联合质量调研试卷(期中)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校际联合质量调研试卷 期中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校际联合质量调研试卷 期中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424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1 1 分 共分 共 2424 分分 共共 2424 题 共题 共 2424 分分 1 1 分 下列都是人类使用的器物 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B C D 2 1 分 在东方人类的发源地将投资 6 亿元人民币 建设一个目前世界上最大的 中国元谋东方人类祭祖 台文化工程 你知道修建的地点应该在 A 陕西蓝田县 B 云南省元谋县 C 北京周口店 D 浙江河姆渡 3 1 分 下列内容与北京人不相符的是 A 能够直立行走 B 使用打制石器 过着群居生活 C 用火取暖 烧烤食物 D 种植水稻 蒸煮米饭 第 2 页 共 12 页 4 1 分 如下图所示为我国云南某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建筑 相似建筑曾发现于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5 1 分 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青铜器 陶器 石器 A B C D 6 1 分 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生活在 A 黄河上游 B 长江上游 C 黄河中下游 D 长江中下游 7 1 分 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 的年代标尺 其中 处应该是 第 3 页 共 12 页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8 1 分 商代前期经常迁都 直到中期有一次迁都后其都城才基本稳定下来 这次迁都是将都城迁往 A 亳 B 镐京 C 阳城 D 殷 9 1 分 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 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A 成汤灭夏 B 武王伐纣 C 盘庚迁都 D 平王东迁 10 1 分 荀子 中说 兼制天下 立七十一国 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句话反映了 A 禅让制的传说 B 世袭制的确立 C 分封制的实行 D 郡县制的确立 11 1 分 青铜文明灿烂的时期是指我国的 第 4 页 共 12 页 A 商朝 B 夏 商 西周 C 夏朝 D 西周 12 1 分 下列历史人物中 不是春秋时期的是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楚庄王 D 周武王 13 1 分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 国家众多 分裂趋势加剧 B 霸主 尊王攘夷 扶助弱小 C 周王室中兴 王权加强 D 周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14 1 分 在群雄逐鹿 山河日变的 大争之世 在英雄辈出的战国时代 华夏大地的西陲正经历着一场 亘古未有的 社会变革 支持商鞅变法的君主是 A 齐桓公 B 楚庄王 C 秦孝公 D 秦穆公 15 1 分 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最主要表现是 A 争霸战争频繁 第 5 页 共 12 页 B 铁器 牛耕使用 C 封建制度确立 D 诸子百家争鸣 16 1 分 秦孝公即位时 秦国 兵弱 而商鞅变法后 秦人 勇于公战 这是因为变法 A 奖励耕织 B 推行县制 C 奖励军功 D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17 1 分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 塞翁失马 的漫画 故事出自 淮南子 人间训 中 后人由此得出 塞翁 失马 安知非福 塞翁得马 焉知非祸 的结论 它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 A 老子 B 庄子 C 孔子 D 孟子 18 1 分 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中国古代儒家学派创始人孔 子的思想中 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是 A 为政以德 B 因材施教 C 有教无类 D 温故知新 19 1 分 追求与建立和谐 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思想主张是 A 兼爱 非攻 B 斧斤以时入山林 则林木不可胜用也 第 6 页 共 12 页 C 祸兮 福之所倚 福兮 祸之所伏 D 仁者爱人 为政以德 20 1 分 嬴政统一全国后 自以为功过五帝 地广三王 下列哪一项不能反映他的历史功绩 A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 统一文字 C 开疆拓土 D 焚书坑儒 21 1 分 监察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秦汉时期的官职中具有监察功能的是 御史大夫 司隶校尉 刺史 太尉 A B C D 22 1 分 古今中外的政治家们都注重各项社会制度的顶层设计 秦汉时期设置的官职中主要负责监察的是 御史大夫 司隶校尉 刺史 太尉 A B C D 23 1 分 秦末农民战争中 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第 7 页 共 12 页 A 长平之战 B 马陵之战 C 城濮之战 D 巨鹿之战 24 1 分 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 两个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有 实行科举取士 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提倡节俭 减轻赋税 发展农业生产 A B C D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3 3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每空 分 共分 每空 分 共 b b 分分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 6 分分 25 2 分 原始社会结束 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 26 2 分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大教育家 他的言论收集在 一书 27 2 分 背景 各诸侯国人民希望结束战乱 过上安定生活 秦国经过 实力超过东方六国 具 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秦王 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过程 公元前 230 年 秦国开始统一六国的战争 先后攻灭 赵 楚 燕 公元前 年 秦国完成统一大业 建立秦朝 定都 意义 结束了 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 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三 三 材料解析与探究题材料解析与探究题 阅读材料 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要阅读材料 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要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28 6 分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8 分 第 8 页 共 12 页 1 下面是四幅图片的信息 请将信息中错误的地方指出并改正过来 图 图中的文字是我国商朝人刻写在龟甲上的 被后人成为 金文 图 图中的兵马俑展现了两千多年前楚国的军队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 图 图中的地动仪是东汉时期科学家张仲景发明的测量地震方位的仪器 2 图 为昭君出塞图 王昭君作为西汉政府与匈奴和亲的代表之一 远嫁给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为妻 请 问她的和亲有什么历史作用 29 7 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 至于神农 人民众多 禽兽不足 于是神农因天之时 分地之利 制耒耜 教民农作 白虎通 材料二 他们 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房屋 如下图 这种住宅十分别致 基础全系桩木构筑 铺设地板 地 板上立柱 架梁 敷椽 盖顶 七千年前的奇迹 第 9 页 共 12 页 材料三 彩陶精美 画纹亦多珠 或则呈人面 或则呈双鱼 农耕既普及 人群已群居 护壕深二丈 其广 亦相如 何奈遗址中 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 制耒耜 教民农作 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据材料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 他们 应该属于哪一个原始居民 房屋属于什么类型的房屋 3 材料三是郭沫若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 说出判断的依据 农耕既普及 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 的是什么农作物 4 从上述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中 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30 7 0 分 制度文明是人类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材料二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材料三 见下面图示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 天下为公 选贤任能 反映的是史前时期哪种更替首领位子的制度 并请举 1 例说明 这一 制度后来被哪一制度所代替 2 材料二描述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该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实施作用是什么 3 材料三图示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政治制度 图示中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 其长官的产生方式是什么 图中 处应该填什么官职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424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1 1 分 共分 共 2424 分分 共共 2424 题 共题 共 2424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1 页 共 12 页 17 1 18 1 19 1 20 1 21 1 22 1 23 1 24 1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3 3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每空 分 共分 每空 分 共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