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7 页 粤沪版粤沪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训练试卷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训练试卷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1 分 河姆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的工具是 A 打制石器 B 木制工具 C 铁制工具 D 磨制石器 2 1 分 从使用的劳动工具的特点来划分 河姆渡居民应该属于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A 旧石器时代 B 新石器时代 C 传说时代 D 史前时代 3 1 分 表格归纳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以下是一个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 空框中 分别应填的是 A 商 东周 春秋 战国 B 商 春秋 C 周 战国 D 东周 战国 4 1 分 2008 年的农历 3 月 3 日 来自世界各地的万余炎黄子孙聚集在河南新郑 共同祭拜中华民族的人 文始祖 他应该是 第 2 页 共 17 页 A 尧 B 大禹 C 启 D 黄帝 5 1 分 苏辙的 涂山 娶妇山中不肯留 会朝山下万诸侯 古人辛苦今为谁 只见清淮入海流 这首 诗称赞的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 他是 A 盘古 B 炎帝 C 禹 D 共工 6 1 分 寓言故事 塞翁失马 出自 淮南子 人间训 后人由此得出 塞翁失马 安知非福 塞翁得 马 焉知非祸 的结论 它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 A 道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7 1 分 分封制是西周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下列有关分封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封的对象只能是亲族 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 71 个封国 西周初年重要的封国有鲁 齐 燕 晋 宋等 分封的诸侯国有效地开发了所管辖地区 A B C D 第 3 页 共 17 页 8 1 分 我国古代青铜器生产规模大 品种多 工艺精美 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鼎高 1 33 米 长 1 1 米 重 832 84 千克 这件巨大的青铜器制造于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9 1 分 春秋争霸过程中 向周王室询问九鼎大小轻重的诸侯国是 A 齐 B 晋 C 秦 D 楚 10 1 分 下列措施中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A 修筑长城 B 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C 地方设县 D 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11 1 分 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 楚汉之争 下列关于楚汉之争的说法 错误的一项是 A 双方展开争战的目的是争夺帝位 B 项羽势力弱小 却一味依赖武力 C 刘邦注重收揽民心 善于用人 D 项羽在四面楚歌中战败自刎而亡 12 1 分 某中学七年级同学准备编排历史情景剧 炎帝传奇 着重表现炎帝神农氏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下列能作为剧情出现的是 第 4 页 共 17 页 教民耕种 制作陶器 在阪泉之战打败黄帝 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炎黄部落联盟打败蚩尤部落 建立夏朝 A B C D 13 1 分 汉武帝时 在长安上太学的学生不将其当做教材的是 A 诗 书 B 礼 易 C 春秋 D 韩非子 14 1 分 秦汉时期阶段特征应归纳为 A 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B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 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 15 1 分 如图画作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农民起义的情景 图中的农民领袖挥臂呐喊的豪言壮语应是大泽 乡起义 第 5 页 共 17 页 A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B 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 C 民为贵 君为轻 D 为政以德 道之以政 16 1 分 前 127 年至前 119 年 汉武帝发动对匈奴的战争 下列相关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解除了匈奴对都城咸阳的威胁 B 汉军统帅是卫青和霍去病 C 保证了北部边郡的安全 D 开通了西汉联系西域以至中亚各地的通道 17 1 分 诗人岑参在 石犀 诗中说 江水初荡潏 y 蜀人几为鱼 始知李太守 伯禹亦不如 李太守 的主要贡献是 A 治理黄河 B 修筑都江堰 C 奖励耕战 D 发明水排 18 1 分 秦始皇 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他们采取共同统治措施是 A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B 在长安设立太学 C 抵御匈奴 巩固边防 D 统一度量衡 19 1 分 史记 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 主要因为它 A 是一部内容丰富的通史著作 第 6 页 共 17 页 B 刻画了众多的历史人物现象 C 歌颂了农民领袖的斗争精神 D 开创了编写历史著作的新体例 20 1 分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青城山的天师洞中有道教创始人的塑像 道教的创始人是 A 黄帝 B 张陵 C 老子 D 贾思勰 21 1 分 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 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竞渡 下列关于 三国建立的叙述 正确的是 魏国 220 年 曹操 洛阳 魏国 220 年 曹丕 洛阳 蜀国 221 年 刘备 成都 蜀国 221 年 诸葛亮 成都 吴国 229 年 孙策 建业 吴国 229 年 孙权 建业 A B C D 22 1 分 东汉末年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不少地方出现了 百里无人烟 的凄凉景象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 第 7 页 共 17 页 原因是 A 外族的入侵 B 军阀长期混战 C 瘟疫的入侵 D 朝廷的残暴统治 23 1 分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的空前繁荣 涌现了许多大思想家 对后世乃至世界文化 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促进了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 其中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的主张是 A 无为而治 B 兼愛 非攻 C 以徳治国 D 以法治国 24 1 分 三国演义 里的 借东风 草船借箭 连环计 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 而它们都与三国鼎 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 这场战役是 A 巨鹿之战 B 淝水之战 C 官渡之战 D 赤壁之战 25 1 分 如图为我国古代某一时期朝代更替示意图 图中 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 蜀 西晋 B 东汉 南宋 第 8 页 共 17 页 C 东汉 西晋 D 蜀 西夏 26 1 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 北方游牧民族南下 中原地区陷入长期战乱 中原汉族被迫南迁 如图 魏晋 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 中原汉族南迁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 国 家统一完成 B 北方民族融合 C 专制统治加强 D 江南经济发展 27 1 分 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全身麻醉药剂 麻沸散 又编制了如图所示医学体操的著名医学家是 A 张仲景 B 华佗 C 李时珍 D 宋应星 28 1 分 南朝包括宋 齐 梁 陈四个朝代 下列关于南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第 9 页 共 17 页 B 宋 齐 梁 陈都城都在建康 C 皇帝往往控制长江下游一带 D 宋武帝时 发生了大规模叛乱 29 1 分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 出现过几次社会比较安定 经济比较繁荣的局面 出现在东汉的是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30 1 分 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是 A 夏 B 商 C 西周 D 秦朝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1616 分分 31 3 分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灿烂辉煌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领先于世界 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 古代 中国灿烂的科技文化成就 为主题编辑一份历史手抄报 下面是他们设置的部分栏目和整理的图文材料 请你回 答相关问题 栏目一 杰出的古代建筑工程 栏目二 伟大的发明创造 栏目三 灿烂的医学与农业 栏目四 辉煌的思想 材料 著名华人作家韩素音曾说 中国文化影响之大与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所作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第 10 页 共 17 页 1 如图是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 修建于 2200 多年前 它经受住了汶川地震的考验 至今一直造福人民 此项工程是 A 都江堰 B 长城 C 灵渠 2 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历史上为 纸走进人 们日常生活 作出突出贡献的是谁 3 请写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两位即可 4 如图是我国发行的邮票 古代科学家 贾思勰 他的成就是著有 A 道德经 B 齐民要术 第 11 页 共 17 页 C 伤寒杂病论 D 论语 5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孔子思想影响的认识 32 3 分 认识历史名人 知道他们对历史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为了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 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被焚毁 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 种植 占 卜之类的书籍 当时非议朝政的 460 多个儒生和方士都被活埋 材料三 董仲舒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 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 创建了一个以儒家为核心 的新的思想体系 深得统治者的赞赏 他做官的时间不长 后回家著书讲学 但国家遇到重大的事情 皇帝仍向 他请教 1 图一 图二 图三分别指的是谁 图一这位伟大思想家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图二和图三两位帝王统治时 期 都通过一系列措施 建立和巩固了一个怎样的封建国家 2 结合所学史实 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三 说明图二和图三两位帝王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 材料三中的皇帝在政治方面分别采用什么制度来巩固大一统的局面 33 5 分 2018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改革 也深刻 影响王朝的兴衰 推动社会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提出 相地而衰征 按照土质好坏 产量高低来确定赋税征收额 则民不移 迁移 无夺民时 不要侵占生产的时间 则百姓富 国语 齐语 材料二 行之十年 秦民大说 悦 道不拾遗 山无盗贼 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 怯于私斗 乡邑大治 第 12 页 共 17 页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三 魏主下诏 以为 北人谓土为拓 后为跋 魏之先出于黄帝 以土德王 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 黄中之色 万物之元也 宜改姓元氏 诸功臣旧族自代 代 郡名 今山西省东北 河北省西北一带 来者 姓 或重复 皆改之 资治通鉴 1 概括材料一中体现的改革内容 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改革的历史作用 2 材料二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哪次改革 改革中的哪项经济措施实现了 家给人足 改革中的哪项措施 激励人们 勇于公战 这次改革对该国历史起到了什么作用 3 材料三中的 魏主 是谁 诏令规定了他的哪项改革措施 诏令中提出进行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 结 合所学指出该历史事件的积极作用 4 请结合以上改革 并联系现实 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34 5 分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 交流 交融的历史 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民族大交 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中历史 图 1 春秋形势图 图 2 战国形势图 材料二 公元前 138 年 公元前 119 年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奉命分别联络大月氏和乌孙以夹击匈奴 其中 第一次历时 13 年 同行者一百余人 仅数人返回长安 第二次出使时 有持节副使和随行人员三百余人 携带牛 羊以万数 副使们分别到达大宛 康居 大月氏 安息等国 虽然联合共击匈奴的目的没有达到 但是张骞两次 出使西域 传播了汉朝的情况 获得了大量西域资料 扩大了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 从而促进丝绸之路畅通 第 13 页 共 17 页 史称 张骞凿空 此后 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摘编自袁行霈主编 中华文明史 等 材料三 图 3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示意图 材料四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 也有统治者为加 强自身统治采取的主动政策 比如北魏时期的孝文帝改革 各族人民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 也带来了他们的优 秀思想文化 如 尊重妇女的意识 夷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 中国古代史 上册 朱绍侯等主编 1 比较材料一中图 1 和图 2 形势图 指出图中诸侯国数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所学 简述这一变化对 于中华民族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2 根据材料二分析为什么张骞通西域称之为 凿空 张骞 凿空 后 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管辖西 域各民族 3 依据材料三地图 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情形 4 依据材料四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实行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5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 请谈谈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 14 页 共 17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政人员劳务合同范本
- 工厂租赁合同范本模板
- 个人贷款购房合同范本
- 产品研发合同范本模板
- 物联网服务合同范本
- 餐饮正规加盟合同范本
- 养殖鱼苗购销合同范本
- 减水剂代理合同范本
- 工装集成吊顶合同范本
- 年产24万吨环保粘合剂及1000吨锂电池正极粘结剂配套溶剂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骨质疏松诊治与中医药
- LY/T 2383-2014结构用木材强度等级
- GB/T 528-200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 GB/T 4950-2021锌合金牺牲阳极
- 中日关系历史
- GB/T 15171-1994软包装件密封性能试验方法
- 2023年江苏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奥赛)初赛试题和答案
- 信息系统运维服务方案
- 化工试生产总结报告
- 导数与原函数的对称性 微专题课件-2023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 DB32-T 3129-2016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单体钢架塑料大棚 技术规范-(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