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山西版 山西版 20132013 年高中化学二轮复习年高中化学二轮复习 2 22 2 化学常用计量化学常用计量 溶液适溶液适 考素能特训考素能特训 对应学生用书 P093 一 选择题 1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2 平顶山第三次调研 A 在 0 101 kPa 时 22 4L 氢气中含有NA个氢原子 B 1mol HCl 气体中的粒子数与 0 5mol L 1盐酸中溶质粒子数相等 C NA个一氧化碳分子和 0 5mol 甲烷的质量比为 7 4 D 2 4g 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 0 2NA 解析 A 中 1mol H2应该有 2NA个氢原子 A 项错误 B 盐酸只是给出浓度而未给出 体积 所以错误 C 中 1mol CO 和 0 5mol 甲烷的质量比应该是 28 8 即 7 2 C 项错误 D 正确 答案 D 2 把 500mL 含有 BaCl2和 KCl 的混合溶液分成 5 等份 取 2010 新课标全国理综 一份加入含amol 硫酸钠的溶液 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 另取一份加入含bmol 硝酸银的 溶液 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 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A 0 1 b 2a mol L 1 B 10 2a b mol L 1 C 10 b a mol L 1 D 10 b 2a mol L 1 解析 根据离子反应方程式 Ba2 SO BaSO4 Cl Ag AgCl 从而 2 4 求出 500mL 混合液中 Ba2 Cl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5amol 5bmol 再结合电荷守恒求出 K 的物质的量为 5b 10a mol 因此 K 的浓度为c K 10 b 2a 5b 10a mol 0 5L mol L 1 答案 D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012 北京海淀模拟 A 常温下 78g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是 2 6 02 1023 B 常温下 1L 0 1mol L 1 NH4NO3溶液中含有的 NH数是 0 1 6 02 1023 4 C 常温常压下 22 4L SO2和 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是 2 6 02 1023 D 铁 铝混合物与一定量稀盐酸反应生成 1mol H2时 转移电子数是 2 6 02 1023 解析 A 项 78g Na2O2的物质的量为 1mol 含有的阴离子 O数为 6 02 1023 2 2 不正确 B 项 NH4NO3溶液中 NH会部分水解 故 1L 0 1mol L 1 NH4NO3溶液中含有的 4 NH数小于 0 1 6 02 1023 不正确 C 项 常温常压下 22 4L SO2和 O2混合气体的物 4 2 质的量小于 1mol 即氧原子数小于 2 6 02 1023 不正确 答案 D 4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2 南京高三第二次模拟 A 0 1mol H2O 和 D2O 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中子数为NA B 28g N60 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中含有的 N N 键数目为 1 5NA C 0 1 01 105 Pa 时 11 2L 氧气中所含的原子数为NA D 常温下 将 5 6g 铁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 充分反应 转移电子数为 0 3NA 解析 H2O 和 D2O 分子所含中子数不同 因为没有给定 H2O 和 D2O 的物质的量 混合 物中含有的中子数无法确定 N60分子中 平均 1mol N 原子形成 1 5mol N N 键 2mol N 原子中含有 N N 键数目为 3NA 0 5mol O2中含有 1mol O 原子 C 正确 Fe 与稀硫酸反应 生成 Fe2 0 1mol 铁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 充分反应 转移电子数为 0 2NA D 错误 答案 C 5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量筒取 5 00mL 1 00mol L 盐酸于 50mL 容量瓶中 加水稀释至刻度 可配制 0 100mol L 盐酸 B 将固体加入容量瓶中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配制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C 用 10mL 质量分数为 98 的浓 H2SO4 用水稀释至 100mL H2SO4的质量分数 9 8 D 质量分数为 10 的氨水与质量分数为 20 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所得氨水的质量分数 为 15 解析 A 项 有两点错误之处 第一步量筒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第二点在配 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 溶解操作应在烧杯内进行 不允许在容量瓶内溶解 B 项 容量瓶不能用来直接盛装固体配制溶液 要将固体先在烧杯中溶解 冷却至室温转移到容 量瓶中 B 项错误 C 项 由于硫酸的密度随着浓度的减小而减小 当加水稀释体积变为 原来的 10 倍时 设浓 稀溶液的密度分别为 1 2 由浓 稀溶液中溶质守恒得 10mL 100mL 整理得 9 8 因 1 2 1000 1 98 98 1000 2 98 1 2 3 故 9 8 C 项正确 D 项 由于氨水的密度随着浓度的减小而增大 故混合液的质量 分数小于 15 D 项错误 答案 C 6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有 2012 湖北黄冈期末 0 2mol H2O2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 0 4NA 25 101 kPa 下 16g O3和 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0 1mol FeCl3滴入沸水形成的胶体粒子的数目为 0 1NA 1mol N2和 3mol H2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 容器内的分子数大于 2NA A B C D 解析 转移的电子数为 0 2NA 氢氧化铁胶粒为多个氢氧化铁分子的聚集体 答案 D 7 在T 时 将ag NH3完全溶于水 得到VmL 溶液 假设该 2012 衡水一中模拟 溶液的密度为 g cm3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其中含 NH的物质的量为bmol 下列叙 4 述中正确的是 A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 a V a B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mol L 1000a 17V C 溶液中c OH mol L 1000b V D 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mL 水后 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 0 5 解析 根据题中给的已知量及各小题的要求 利用待求量的最基本计算关系代入求 解即可 A 不正确 应为 100 根据公式c 进行计算知B 正确 由溶液中的电 a V n V 荷守恒可知 C 不正确 因为氨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故上述溶液再加VmL 水后 所得溶 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 0 5 D 不正确 答案 B 8 下图是 M N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在T2 时往盛有 100g 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 agm 和ag N 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 且溶质仍是 M N 充分搅拌 将混合物的温度降 低到T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4 A T1 时 M N 的溶解度相等 得到 M N 的饱和溶液 B T2 时 得到 N 的饱和溶液 M 的不饱和溶液 C T1 时 M N 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 T2 时 M N 的物质的量浓度不一定相等 解析 本题考查了溶解度知识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图中坐标 曲线表示的意义 T1 时 M N 的溶解度相等 溶解度均大于a 所以两溶液都不是饱和溶液 由于溶质和 溶液质量均相等 所以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A 错 C 正确 T2 时 N 的溶解度为 a M 的溶解度大于a 所以得到 N 的饱和溶液 M 的不饱和溶液 B 正确 由于 M N 的摩 尔质量不确定 故等质量 M N 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亦不确定 T2 时 M N 的物质的 量浓度不一定相等 D 正确 答案 A 9 120mL 含有 0 20mol 碳酸钠的溶液和 200mL 盐酸 不管将前者 2011 上海高考 滴加入后者 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 都有气体产生 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 则盐 酸的浓度合理的是 A 2 0mol L B 1 5mol L C 0 18mol L D 0 24mol L 解析 当反应按 Na2CO3 HCl NaCl NaHCO3进行时 没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 盐 酸的浓度为 1mol L 当反应按 Na2CO3 2HCl 2NaCl H2O CO2 进行时 碳元素均以二 氧化碳形式放出 盐酸的浓度为 2 0mol L 故盐酸的浓度应界于 1 0 2 0 之间 B 项符合 题目要求 答案 B 10 在常压和 500 条件下 等物质的量的 Ag2O Fe OH 2012 全国 3 NH4HCO3 NaHCO3完全分解 所得气体体积依次为V1 V2 V3 V4 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 是 A V3 V2 V4 V1 B V3 V4 V2 V1 5 C V3 V2 V1 V4 D V2 V3 V1 V4 解析 在常压和 500 条件下 2Ag2O4Ag O2 2Fe OH 3 500 Fe2O3 3H2O 2NH4HCO32NH3 2CO2 2H2O 2NaH 500 500 CO3Na2CO3 CO2 H2O 由上面的分解反应可知 V3 V2 V4 V1 A 项正 500 确 答案 A 二 非选择题 11 实验室需要 480mL 0 4mol L 的 NaCl 溶液 有如下操作步骤 把称量好的 NaCl 晶体放入小烧杯中 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把 所得溶液小心转入一定容积的容量瓶中 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 1 2 cm 处 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 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2 3 次 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 将容量瓶瓶塞塞紧 充分摇匀 请填写下列空白 1 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 填序号 2 实验室有如下规格的容量瓶 100mL 250mL 500mL 1000mL 本实验选 用 填序号 3 本实验用到的基本实验仪器除容量瓶 托盘天平 带砝码 药匙 烧杯 量筒 胶 头滴管外 还必须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实验中该仪器的作用是 4 误差分析 填 偏高 偏低 或 无影响 称量 NaCl 时 物码倒置 1g 以下用游码 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图所示 6 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 立即用胶头滴管将多余的水吸出 容量瓶原来有少量水 解析 1 实验操作步骤为称量 溶解 转移 洗涤 定容 摇匀 2 配制溶液的体积与容量瓶规格不符时 应选择规格稍大的 3 选择仪器时 特别注意不能遗漏特别小的仪器 如药匙 胶头滴管 玻璃棒等 溶 液配制过程中玻璃棒有两种用途 搅拌和引流 4 进行误差分析时 应结合c 分别分析错误操作对n和V的影响 进而确定对 n V 实验结果的影响 答案 1 2 3 玻璃棒 搅拌和引流 4 偏低 偏高 偏低 无影响 12 卫生部发出公告 自 2011 年 5 月 1 日起 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钙 CaO2 等食品添加剂 过氧化钙 CaO2 是一种安全无毒物质 带有结晶水 通常还含有 CaO 1 称取 5 42g 过氧化钙样品 灼热时发生如下反应 2 CaO2 xH2O 2CaO O2 2xH2O 得到 O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672mL 该样品 中 CaO2的物质的量为 2 另取同一样品 5 42g 溶于适量稀盐酸中 然后加入足量的 Na2CO3溶液 将溶液中 Ca2 全部转化为 CaCO3沉淀 得到干燥的 CaCO3 7 0g 样品中 CaO 的质量为 样品中 CaO2 xH2O 的x值为 解析 1 n CaO2 n CaO2 xH2O 2 n O2 2 672mL 22400mL mol 0 06mol 2 n Ca2 总 n CaCO3 7 0g 100g mol 0 07mol m CaO 0 07mol 0 06mol 56g mol 0 56g x 5 42g 0 56g 0 06mol 72g mol 18g mol 0 06mol 1 2 答案 1 0 06mol 2 0 56g x 1 2 13 在 100mL NaOH 溶液中加入 NH4NO3和 NH4 2SO4的固体混 2012 安徽蚌埠质检一 合物 加热使之充分反应 下图是加入的混合物的质量和产生的气体体积 标准状况 的关 系 试计算 7 1 计算 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 写出计算过程 2 当 NaOH 溶液的体积为 140mL 固体混合物的质量是 43 0g 时 充分反应后 生成 气体的体积 标准状态 为 解析 本题考查铵盐与碱的反应 化学计算 较难 1 根据图像可知 生成的氨气 最多为 11 2L 即 0 5mol 因为反应的实质为 NH OH NH3 H2O 据此 4 可求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 2 140mL 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的n NaOH 0 7mol 由 图可知 34 4g 铵盐消耗了 0 5mol 氢氧化钠 若 0 7mol 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消耗的m 铵盐 34 4g 0 7mol 0 5mol 48 16g 大于 43 0g 故在反应时氢氧化钠过量 铵盐完全反 应 则此时生成的氨气为 11 2L 43 0g 34 4g 14L 答案 1 NH OH NH3 H2O 4 1mol 22 4L n 11 2L n 0 5mol 1mol 11 2L 22 4L c 0 5mol 0 1L 5mol L 1 2 14L 14 数据分析能力是新课程对中学生提出的一项要求 下表 2012 安徽合肥联考二 是用沉淀法测定 KHCO3和 Na2CO3混合物的组成的相关数据 实验过程是每次称取一定质量 的样品溶于水制成溶液 向其中滴加相同浓度的 Ba OH 2溶液 每次实验均充分反应 实 验记录见下表 实验次数 称取样品的 质量 g 所加 Ba OH 2 溶液的体积 L 测得生成沉淀 的质量 g 10 5180 50 985 21 0360 5 8 31 5540 52 955 42 0720 53 940 52 5900 53 940 63 10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赁合同范本怎么签约
- 学生书本租售合同范本
- 教培工资合同范本
- 假山工程担保合同范本
- 个人电子借款合同范本
- 低层公寓出租合同范本
- 文员制定合同范本模板
- 过敏性紫癜关节型护理查房
- 回收桌椅合同范本
- 简易扇灰合同范本
- 巷道围岩注浆加固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 实验中学初一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附答案
- 区治安巡防队员面试题
-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总体部署完整版
- TUPSW微机控制电力专用不间断电源(UPS)系统使用说明书
- 骨质疏松诊治与中医药
- LY/T 2383-2014结构用木材强度等级
- GB/T 528-200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 中日关系历史
- GB/T 15171-1994软包装件密封性能试验方法
- 2023年江苏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奥赛)初赛试题和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