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B卷_第1页
辽宁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B卷_第2页
辽宁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B卷_第3页
辽宁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B卷_第4页
辽宁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辽宁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辽宁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B B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 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半坡人 2 2 分 下列关于 北京人 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过着群居生活 B 距今约 3 万年 C 会使用天然火 D 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3 2 分 下图为轩辕故里 下列与黄帝有关的传说 正确的是 他联合炎帝 打败蚩尤 他建造宫室 制作衣裳 他教人们挖井 发明舟车 他发明养蚕缫丝 创 造了文字 A B C D 第 2 页 共 13 页 4 2 分 天子向诸侯 诸侯向卿大夫 授民授疆土 的政治制度是 A 世袭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行省制 5 2 分 为巩固统治而大规模分封诸侯是 A 夏 B 商 C 西周 D 东周 6 2 分 下列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各项政治制度中 在西周出现的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皇帝制 D 郡县制 7 2 分 一个家族代代世袭王位和帝位 或兄终弟及 或父死子继 请你推测一下这种现象最早应该开始 于 A 传说中的黄帝时期 B 夏朝 C 商朝 D 西周 8 2 分 王 周桓王 夺郑伯 郑庄公 政 郑伯不服 秋 王以诸侯伐郑 郑伯御之 以上材料反映 的实质问题是 第 3 页 共 13 页 A 周桓王权力强大 B 诸侯争霸厉害 C 周王室衰微 D 郑伯已成为霸主 9 2 分 下列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A 马陵之战 B 桂陵之战 C 涿鹿之战 D 长平之战 10 2 分 在下列诸侯国中 既属 春秋五霸 又是 战国七雄 之一的是 A 吴国 B 齐国 C 宋国 D 晋国 11 2 分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下列文明成就属于我国的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汉朝 第 4 页 共 13 页 12 2 分 孔子的一个学生叫司马耕 字子牛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中使用牛耕的情况已经普遍 牛耕出现大约是在 A 西周 B 春秋时期 C 战国时期 D 秦朝 13 2 分 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严酷的刑法 B 骄傲自大 C 赋税徭役沉重 D 失去民心 14 2 分 商周时期刻写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大篆 D 楔形文字 15 2 分 被誉为我国农业发展史上 农用动力 的一次革命的事件是 A 青铜器的出现和使用 B 铁器的出现和利用 C 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 船舶的使用 16 2 分 知足常乐 源于古代 无为而治 思想 提出这一思想的学派是 第 5 页 共 13 页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17 2 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 提出要逐步实现 均衡教育 我国古代思 想家的主张中最能体现 均衡教育 思想的是 A 兼爱 非攻 B 道法自然 C 因材施教 D 有教无类 18 2 分 2016 年 5 月 21 日 第 7 届中国国际墨子文化节在墨子的故乡山东滕州市举办 为了做好宣传 某工作人员要从以下四项内容中选择表明墨子观点的一项 应该是 A 民贵君轻 B 兼爱 非攻 C 无为而治 D 以法治国 19 2 分 秦始皇巡游各地前 要向各地颁发圣旨 让各地做迎驾准备 圣旨上文字的书写应该是 A 金文 B 甲骨文 C 小篆 D 楷书 20 2 分 关于春秋争霸战争 下列说法中你认为表述错误的是 第 6 页 共 13 页 A 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 B 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C 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 经济特权 D 争霸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但也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21 2 分 战国时期 生产力迅速发展 其主要标志是 A 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技术的推广 B 各国纷纷进行变法 C 诸候国数量大大减少 D 江南地区逐渐开发 22 2 分 史记 商君列传 载 商君相秦十年 宗室贵戚多怨望 这主要是因为 A 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 B 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 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 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23 2 分 假如你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 下列哪件事情不可能发生 A 你作战有功 被赏赐很多良田 B 你耕种土地 喜获丰收 得到了政府的奖励 C 你看病时 医生会切你的脉搏 D 你看到了屈原用隶书写的 离骚 24 2 分 殷墟是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 2010 年 10 月 被国家文物局列入我国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 殷墟遗址向人们展示了我国古代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第 7 页 共 13 页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25 2 分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的时间是 A 前 4000 年 B 前 2070 年 C 前 1046 年 D 前 1600 年 26 2 分 李小明同学在扮演孔子时所说的台词可能是 A 兼爱 非攻 B 以柔克刚 C 无为而治 D 仁者爱人 27 2 分 日本农学家认为 大约早在新石器时代 中国粟就向东传入日本 朝鲜 向西传入阿拉伯 小亚 细亚 俄国等国家和地区 我国最早种植粟的是 A 北京人 B 黄帝 C 半坡原始居民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28 2 分 改革是兴利除弊 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 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 是 A 奖励耕战 第 8 页 共 13 页 B 承认土地私有 C 废除旧贵族特权 D 建立县制 29 2 分 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 A 楚汉之争 B 巨鹿之战 C 长平之战 D 马陵之战 30 2 分 秦朝当时通行于全国各地的货币是 A 刀币 B 五铢钱 C 圆形方孔钱 D 鬼脸钱 二 二 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555 分分 31 1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雄戈戟乱如麻 四海无人得坐家 胡曾 咏史诗 流沙 材料二 如图 第 9 页 共 13 页 1 材料一中的诗歌反映的是什么时期怎样的政治局面 2 指出哪幅漫画是描述战国时期场景的 当时还有哪些比较著名的战役 32 25 分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 改革创造新制度 新文化和新思想 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 展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是 废井田 开阡陌 开阡陌 封建疆 就是把标志土地国的阡陌封疆去掉 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 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规定 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 可免除 本人的劳役和赋税 中外历史改革 材料二 在中国古代 改名换姓非同小可 对皇帝来说尤其如此 北魏孝文帝改革时 提倡学习汉族文化风 俗 带头将自己的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 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1861 年改革是沙皇以国家的名义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客观上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 国内市和和资金 致使俄国工业迅速增长 工业革命进程加快 19 世纪 60 70 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企业数工人数 人 产值 千卢布 1860 年 99116007954 1879 年 1874200051937 历史上的俄罗斯 材料四 明治维新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国家逐渐变成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 这来自于明 治政府大刀阔斧 行之有效的改革 具体措施有 废除旧体制 发展新经济 倡导文明开化 等等 第 10 页 共 13 页 日本史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改革的措施 改革的措施有何作用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北魏孝文帝的举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3 概括材料三所述的 1861 年改革 的作用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出明治政府 废除旧体制 发展新经济 倡导文明开化 的措施 5 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 谈谈你对中外改革的认识 33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是墨家的创始人 他主张 兼爱 非攻 要求人们互爱互利 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 残害生 命 还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 提倡节俭 摘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1 材料一中的 他 是谁 2 材料二图 5 的孔子是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 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3 材料二图 6 是反映的是哪个学派的观点 4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写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呈现出什么景象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