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结课试卷(I)卷_第1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结课试卷(I)卷_第2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结课试卷(I)卷_第3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结课试卷(I)卷_第4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结课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苏科版苏科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 1212 月结课试卷 月结课试卷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1 1 分 我国 距今约七十万年到二十万年 使用天然火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的远古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人 2 1 分 大禹的主要事迹包括 击败蚩尤 禅位给舜 治理洪水 建立夏朝 A B C D 3 1 分 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 父子相传 兄终弟及 对中国社会影响深 远 这种制度开始于 A 舜让位于禹 B 启继承父位 C 秦始皇统一六国 D 汉武帝大一统 4 1 分 文字的出现 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我们今天的文字来源于 A 金文 第 2 页 共 14 页 B 小篆 C 甲骨文 D 陶器上的符号 5 1 分 汉朝以后 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 刀耕火种 B 耒耜耕种 C 铁犁牛耕 D 集体耕作 6 1 分 春秋时期最显著地政治特点是 A 征战激烈 加剧分裂趋势 B 霸主尊王 攘夷 扶助弱小 C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D 周王室中兴 推广分封制 7 1 分 公元前 221 年 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公元前 221 年是 A 公元前 2 世纪早期 B 公元前 3 世纪早期 C 公元前 21 世纪晚期 D 公元前 3 世纪晚期 8 1 分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目标 建成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在战 国时期要求人们互爱互利 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 以达到人与人之间 国与国之间和谐的思想家是 A 老子 B 墨子 第 3 页 共 14 页 C 孟子 D 庄子 9 1 分 图是一位同学复习中国古代史时绘制的某朝代 疆域四至 示意图 这个朝代是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清朝 10 1 分 如果你生活在秦朝时期 遇上了当时一个官吏 你认为这位官吏说的哪些话是可信的 我刚刚拜会了我县的县令 我下个月送儿子去太学读书 朋友送给我一部佛经 官府用小篆字体发布了一个告示 A B C D 11 1 分 电视剧 人民的名义 塑造了一批人民检察官的形象 秦朝在中央设立的负责监察事物的是 第 4 页 共 14 页 A 丞相 B 郡守 C 太尉 D 御史大夫 12 1 分 公元 25 年 刘秀重建汉王朝 史称东汉 至此 距离公元前 202 年刘邦建立西汉已经过去了 A 176 年 B 177 年 C 226 年 D 227 年 13 1 分 我国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于秦朝 开始巩固于汉朝 下列属于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的有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颁布 推恩令 解决王国问题 派张骞出使西域 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开创 科举制 A B C D 14 1 分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释式上有这样一个镜头 悬浮于半空的画纸 幻化成辽远无边的沙漠 敦煌舞者在沙漠之上轻步曼舞 引领我们开展一场友谊之旅 这场 友谊之旅 开始于 A 秦灭六国 B 文景之治 C 张骞通西域 第 5 页 共 14 页 D 光武中兴 15 1 分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描写了西汉开国皇帝的豪情壮志 这 个风云一时的王朝最后被谁夺取了政权 A 项羽 B 陈胜 C 王莽 D 刘秀 16 1 分 下列人物曾经在全国各地兴办郡国学的是 A 汉高祖 B 汉武帝 C 光武帝 D 汉和帝 17 1 分 下表列出了东汉后期几位黄帝的年龄和寿命 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是 皇 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 即位年龄10 岁1 岁13 岁11 岁2 岁8 岁15 岁11 岁14 岁9 岁 A 诸侯之间争霸激烈 B 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C 统治者实行暴政 D 外戚宦官交替执政 18 1 分 通过对官渡之战 淝水之战的学习 我们知道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它们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B 战后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 第 6 页 共 14 页 C 这两次战役间隔了一个多世纪 D 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不得人心 19 1 分 史记 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 主要因为它 A 是一部内容丰富的通史著作 B 刻画了众多的历史人物现象 C 歌颂了农民领袖的斗争精神 D 开创了编写历史著作的新体例 20 1 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 各民族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相互学习 相互影响 胡人汉服 汉 人胡食 这说明了 A 民族交融已经成为趋势 B 各民族放弃了原有习俗 C 民族界限是固定不变的 D 民族之间影响呈单向性 21 1 分 西晋王朝的建立者 A 司马懿 B 司马昭 C 司马炎 D 司马睿 22 1 分 下列地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第 7 页 共 14 页 A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B 为三国鼎立形成奠定基础 C 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D 最终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 23 1 分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图所示 对应的朝代是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 局部 A 商朝 秦朝 三国 B 商朝 唐朝 明朝 C 隋朝 唐朝 元朝 D 秦朝 唐朝 十六国 24 1 分 十六国是西晋末年至北魏统一北方前出现的各族割据政权的总称 它包括北方主要的 15 个政权 和西南的 A 后赵 B 西秦 第 8 页 共 14 页 C 北燕 D 成汉 25 1 分 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 A 东汉末年 B 春秋时期 C 西汉末年 D 秦朝初年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1616 分分 26 5 分 杰出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 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颁布变法令规定 废除土地国有制 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 土地可以自由买卖 这就破坏了奴 隶制的生产关系 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商君治秦 法令至行 公平无私 罚不讳强大 赏不私亲近 法及太子 黥劓其博 斯年之后 道不拾遗 民不妄取 兵革大强 诸侯畏惧 材料三 王初并天下 自以为德兼山皇 功过五帝 乃更号曰 皇帝 命为制 令为诏 除谥法 材料四 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2 材料二中商鞅变法产生了什么效果 3 材料三中 初并天下 的 王 是指哪一个历史人物 并天下 有何意义 4 材料四反映了秦朝建立后实行了哪些措施 5 材料二 四中商鞅和秦始皇釆用的共同思想主张是什么 27 4 分 改革是兴利除弊 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 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改革 深刻影响了王朝的兴衰 推动 了社会的发展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第 9 页 共 14 页 材料一 孝公用商君 废并田 开阡陌 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以务本之故 倾邻国而雄诸矣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二 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 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 礼者不足多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三 魏初风俗至陋 迁都之后 于革易旧俗 亦可谓雷厉风行 民族根底 莫如语言 语言消灭 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 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 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 其改革之心 可谓勇矣 吕思勉 两晋南北朝史 1 材料一中的 商君 指的是谁 用材料中原话指出 商君 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效果 2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这一观点正确吗 请阐述你的理由 3 材料三中的 魏 政权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 材料三评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历史 事件的积极作用 4 综合上述材料 概括指出国家走向富强的重要途径 28 3 分 文明 传承 自信 文字篇 材料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曾诏书发至桂林 出现了当地人不认识的情况 文字的不统一 无疑妨碍了各 地经济 文化的交流 也影响了中央政令的畅通 因此秦始皇下令推行 书同文 车同轨 思想篇 材料二 战国时代 诸子百家之学异常活跃 极富创造力 被公认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灿烂辉煌的时代 中 国两千年封建社会此伏彼起的各种学术思想 除了外来的佛学 几乎都渊源于春秋战国时代 都受到诸子之学的 第 10 页 共 14 页 深远影响 颜世安 从 稷下学宫 看战国百家争鸣 制度篇 材料三 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 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 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 贵族 的行列 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 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这样一来 在社会的等级 阶层之间 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 甚至贵贱间的对流 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 也不是地 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 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 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四 公元 1001 1500 年世界科技发明数量概况 1 请写出上图中文字的名称 材料一中 书同文 的 文 是指 选择对应的选项 A 小篆 B 甲骨文 2 材料二反映出战国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 请写出 百家 中的两家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4 根据材料四简要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科技发明的状况 列举出这一时期中国的两项科技发明 5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我们的祖先凭借着勤劳与智慧 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为人类的发展和 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 请你综合本题四则材料论证这一观点 至少要选取两则材料 29 4 分 2013 年 习近平主席提出与有关国家共同建设 一带一路 战略 这一战略提出使得这条承接 古今 连接中外的古老之路被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 第 11 页 共 14 页 图一 图二 1 请结合所学知识将图一的字母所代表的地名填到横线上 从 A 出发 穿过 B 经 C 运往中亚 西亚 再转运到 D 2 图一所反映的是古代沟通中西方交通的陆上要道 它的名称是什么 西汉时期哪一人物为其开通做出了 重大贡献 这条道路的开通有何重大意义 3 图二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 请看图写出当时两条重要的海上航线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