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复习直冲精练31_第1页
高考语文 复习直冲精练31_第2页
高考语文 复习直冲精练3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语文基础知识复习 语文精练语文精练 313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完成 1 3 题 砚砚 铭铭 考考 砚 是人们熟悉的磨墨工具 在我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 黄帝时代是我国从原始氏族阶 段向国家形成过渡的时期 当时 已经出现私有财产 人们把自己心爱的墨海 大砚 刻 上自己的名字表示拥有 砚铭 是刻在砚底 砚头 砚盖 砚身四侧或其他空余部分的一种可 长可短 亦诗亦文 不拘一格的自由文体 古人大多把格言 诗句 警句作为砚铭 奉为自己 的行为准则 并时时劝勉自己要躬身力行 就是今人 也时闻有如此雅兴 因此 它也是我国 独有的文化现象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之一 它不仅能增加砚台的艺术欣赏价值 而且还是 文物评定的标准和鉴定真伪的依据 故颇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后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 砚 铭也由最初简单表示所属关系的姓名 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记事咏物 说理寄情 言志叙怀的 文学形式 大戴礼记 所载的西周太公金匮砚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砚铭 是以文学形式写成 的 其铭曰 石墨相著而黑 邪心谗言 得无白 不过作为一种文学创作体裁的砚铭 还是到 了汉魏时期才形成 作为文学形式的早期砚铭 大多数是就砚说砚 是文人用以品评和赞美 砚的 到了宋代 人们喜欢用它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从此以后 言志寄情 赋诗颂词便成了 砚铭创作的主流之一 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如文天祥写的砚铭 砚虽非铁难 磨穿 心虽非石如其坚 守之弗失道自全 就属此类 砚铭作为艺术品的出现 比作为文学作品要晚得多 它兴于宋元 盛于明清 宋末元初 我国篆刻艺术空前兴盛 砚铭在它的影响下 开始向艺术方向发展 在刻制技艺上 砚铭广 泛地吸收了篆刻艺术的全面构图 章法布局和刀法技巧 大大地提高了砚铭的艺术欣赏品位 同时砚铭亦趋于完备 年款也较之前代更为普遍 并出现了在铭后加钤 注 盖 图章 的新内 容 从此 款记便成了砚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更增加了砚铭的装饰美 明清时期 赏砚之 风日盛 当时金石书法名家辈出 他们中不少人自己动手书写和镌刻砚铭 如纪晓岚 为了 把书法 雕刻和装饰有机地统一起来 使其达到最好的艺术效果 在书写和镌刻之前 都要 对砚铭的全面布局 章法的疏密错落和刀法运用进行反复推敲 精心设计 砚面构图 因形 而异 行 草 篆 楷 因砚而择 使其布局得体 和而不同 同时刀法的运用也力求做到笔画 的顿挫 轻重 快慢 转折 要刻得生动自然 既有笔意又有刀味 不过 砚铭的书写毕竟不 同于一般的文章写作 因受到砚面与雕刻过程的限制 制作者选用的铭文大多简短 扼要 精辟 因此砚铭虽短 却字字千金 均是砚铭者的真情流露 从而使砚铭的文学美与艺术美 融为一体 真正成为既具观赏性 又具实用性的艺术品 1 砚铭作为艺术品 兴于宋元 盛于明清 的具体体现是什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A 宋末元初 砚铭吸收了篆刻艺术的全面构图 章法布局和刀法技巧 提高了砚铭的 艺术欣赏品位 B 宋末元初 款记成了砚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更增加了砚铭的装饰美 C 明清时期 砚面构图 布局得体 和而不同 刀法运用反复推敲 精心设计 D 明清时期 砚铭简短 扼要 精辟 字字千金 能充分地表现砚铭者的真实情感 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宋代 文人墨客用砚铭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B 古人大多把砚铭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并时时劝勉自己要躬身力行 因此文物家一 般把砚铭当作鉴定文物真伪的依据 C 砚铭作为一种文学创作体裁 到了汉魏时期才形成 内容上大多就砚说砚 用心 爱心 专心2 D 纪晓岚是清代金石书法名家中自己动手书写和镌刻砚铭的名家 3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 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现在 我国仍有文人学士把格言 诗句 警句作为砚铭的 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并时时劝勉自己要躬身力行 B 随着世界性收藏热的升温 带有优秀砚铭的砚 将成为当代喜欢收藏砚的人追求的 对象 C 散文能更好地抒情言志 从文天祥开始 宋代的砚铭大都用散文形式写成 一般不 用诗词写砚铭 D 砚铭大多能提高砚的价值 质佳的 传承可考的古砚则会有不同于一般艺术品和文 物的潜在价值 二 古代诗文阅读二 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 一 文言文阅读 共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4 7 题 李君虚幼有清誉 宋元嘉末 魏军逼瓜步 百姓咸负担而立 时父湛之为丹阳尹 使其子 弟并着芒屦 于斋前习行 或讥之 李君虚时年十余 甚有惭色 湛之有一牛 至所爱 无故 堕厅事前井 湛之率左右躬自营救之 郡中喧扰 李君虚下帘不视也 门生王铁盗其衣 李君 虚遇见 谓曰 可密藏之 勿使人见 王铁惭而去 不敢复还 后贵乃归罪 待之如初 尚宋文 帝女南郡献公主 拜驸马都尉 除著作佐郎 累迁秘书丞 湛之卒 李君虚悉推财与弟澄 唯 取书数千卷 宋明帝即位 累迁吏部尚书 有人求官 密袖中将一饼金 因求请见 出金示之 曰 人 无知者 李君虚曰 卿自应得官 无假此物 若必见与 不得不相启 此人大惧 收金而去 李 君虚叙其事 而不言其名 时人莫之知也 李君虚美仪貌 善容止 俯仰进退 咸有风则 每朝会 百僚远国使 莫不延首目送之 时人以方何平叔 尝聚袁粲舍 初秋凉夕 风月甚美 李君虚援琴奏 别鹄 之曲 宫商既调 风神谐畅 王彧 谢庄并在粲坐 抚节而叹曰 以无累之神 合有道之器 不可得已 时伧人常珍奇与薛安都为逆 后又求降 明帝加以重位 李君虚谓全其首领 于事已弘 不足大加宠异 帝不从 珍奇寻又叛 建安王刘休仁 人才令美 帝与李君虚谋诛之 君虚以 为不可 帝怒曰 卿痴不足与议事 李君虚惧而奉旨 明帝崩 遗诏以为中书令 护军将军 与尚书令袁粲受顾命 辅幼主 粲等虽同见托 而意在君虚 李君虚同心理事 务弘俭约 百 姓赖之 既而王道隆 阮佃夫用事 奸赂公行 李君虚不能禁也 性和雅 有器度 不妄举动 然世颇以名节讥之 节选自 续古今传记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莫不延首目送之 延 邀请 B 务弘俭约 百姓赖之 赖 依赖 C 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 尚 娶 D 建安王刘休仁 人才令美 令 美好 5 以下各组句子中 全都表明李君虚 有器度 的一组是 帝与李君虚谋诛之 君虚以为不可 可密藏之 勿使人见 李君虚叙其事 而不言其名 李君虚惧而奉旨 李君虚同心理事 务弘俭约 后贵乃归罪 待之如初 A B C D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君虚的父亲带领随从们解救掉到井里的牛 场面喧闹混乱 李君虚不喜欢这种场 面 所以放下帘子来阻隔外面的混乱和喧闹 B 李君虚到袁粲家参加聚会 在风月和美的凉爽秋夜展示了自己高超的琴艺 得到了 王彧 谢庄的高度赞扬 这说明李君虚具有很高的音乐修养 用心 爱心 专心3 C 明帝在遗诏中任命李君虚为中书令 护军将军 让他和袁粲共同接受遗命 辅佐幼 主 但明帝更属意于李君虚 由此可见皇帝对李君虚很器重 D 李君虚和袁粲同心协力处理政事 李君虚倡导俭约 因此百姓很依赖他 后来王道 隆 阮佃夫掌权 李君虚不能禁止 因此受到别人讥讽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 卿自应得官 无假此物 若必见与 不得不相启 5 分 2 李君虚谓全其首领 于事已弘 不足大加宠异 5 分 1 D 说的是砚铭的共性 不是明清独有特点 2 B 此句前后缺少因果关系 3 C 宋代一般不用诗词写砚铭 的推论不成立 因为文天祥的砚铭虽然用散文写成 其他 砚铭用什么写成没有点出来 无中生有 二 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 一 文言文阅读 19 分 4 A 延 伸长 延首 伸长头颈 常形容急切盼望的样子 5 C 表现李君虚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表现李君虚恐惧 表现李君虚能够和袁粲 团结一致 并主张俭约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