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12月)月考试卷(II )卷_第1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12月)月考试卷(II )卷_第2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12月)月考试卷(II )卷_第3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12月)月考试卷(II )卷_第4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12月)月考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华师大版华师大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 1212 月 月考试卷 月 月考试卷 III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 共选择题 共 5050 分 每题分 每题 2 2 分 共分 共 5050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 欧洲殖民者相继开始了殖民掠夺和扩张 到 19 世纪初 拉丁美洲绝大部分地 区处于哪两个国家的殖民统治下 英国 法国 西班牙 葡萄牙 A B C D 2 2 分 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下列图片中的人物是反抗殖民统治 争取民族独立 的英勇战将 有关他们的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图一和图二中的人物都是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 三者都领导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解放 都属于亚非拉美的民族独立运动 第 2 页 共 14 页 图三中的人物被誉为 南美的解放者 A B C D 3 2 分 19 世纪 60 年代 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与扩大 与这一历史现象相关的事件是 A 新航路开辟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 B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颁布 C 美国内战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D 美国独立战争 拿破仑战争 美国内战 4 2 分 某校九年级学生李强在学习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时 将它与俄国 1861 年改革进行了比较 概括出 两次改革运动有以下相同点 其中正确的是 A 改革前两国都有民族危机 B 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改革 C 改革促使本国资本主义发展 D 改革后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5 2 分 1860 年林肯代表美国共和党参加总统竞选 主题是 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 这表明林肯 A 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 B 主张与南方黑人奴隶主妥协 C 主张废除黑人奴隶制 D 抗击英国殖民统治的决心 第 3 页 共 14 页 6 2 分 马克思说 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 林肯必将和华盛顿齐名 这是因为林肯 A 领导北美人民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B 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C 彻底取消了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D 制定了 1787 年宪法 7 2 分 一个由曼彻斯特 6000 名工人组成的组织在给林肯的信中写道 这将使你的名字亚伯拉罕 林肯 流芳后世 请接收我们维护这一自由宣言的最高敬意 这一自由宣言 指的是 A 独立宣言 B 宅地法 C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 人权宣言 8 2 分 倒幕派与幕府进行激战的地点有 东京 江户 鸟羽 伏见 A B C D 9 2 分 19 世纪末 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出 我国不可犹疑 与其坐待邻国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 亚 不如脱其行伍 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 对福泽谕吉观点的理解 最准确的是 A 日本应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文明 B 日本应与邻国一起共同复兴东亚 C 日本应走对外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 D 日本国力已经与西方国家并驾齐驱 第 4 页 共 14 页 10 2 分 在电力技术方面 走在前头的国家是 A 英国 法国 B 法国 德国 C 美国 德国 D 德国 英国 11 2 分 某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后 为了悼念他 全美国熄灯一分钟 甚至连自由女神手上的火炬也不 例外 人们送给照亮世界的人的美誉 这位发明家是 A 贝多芬 B 爱迪生 C 瓦特 D 玻利瓦尔 12 2 分 平奇贝克在 女工与工业革命 中提及 工厂 使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 家 这种家在场地 光线 空气 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限 表现自己在交友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才干 训练她具备自尊 自立 和勇气 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A 促使女性走上企业领导岗位 B 提高女性的生产积极性 C 增强女性融入社会的能力 D 培养女性优良工作习惯 13 2 分 下图反映了某时期英国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比例变化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第 5 页 共 14 页 A 新航路的开辟 B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 工业革命的发展 D 海外殖民地的扩大 14 2 分 现代基因技术进一步证明了 150 年前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关于为何部分物种得以生存 部分会绝种 的科学患想 这个科学家和他的代表作品是 A 达尔文和 物种起源 B 爱因斯坦和 相对论 C 瓦特和 蒸汽机 D 牛顿和 力学理论 15 2 分 他一生命运多舛 却身残志坚 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 谱写出了 英雄交响曲 等传世名作 这 位名人是 A 牛顿 B 达尔文 C 巴尔扎克 D 贝多芬 16 2 分 如图 下列图片是一战时各国的征兵宣传海报 实际上各国参加战争的根本目的都是 第 6 页 共 14 页 美国 德国 英国 我要你忠于美国军队 征召潜水艇员海报 加入你祖国的军队 上帝保佑国王 A 为了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B 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C 为了保卫国家的和平和民主 D 为了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 17 2 分 如图是 2016 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第 31 届奥运会的会徽 在历史上曾经有三届奥运会因故停办 分 别是 1916 年第六届 1940 年第 12 届 1944 年第 13 届奥运会 这三届奥运会停办的原因是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 两世界大战的影响 D 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18 2 分 震撼世界的十天 一书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 里德在亲历十月革命之后写成的纪实作品 被誉 为研究 十月革命 的经典文本 根据所学知识 当时最震惊世界的是 A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B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建立 第 7 页 共 14 页 C 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诞生 D 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19 2 分 世界依然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下列能体现大国强权政治的会议有 巴黎和会 慕尼黑会议 万隆会议 雅尔塔会议 A B C D 20 2 分 从本国国情出发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 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 是对具有苏俄特 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益探索 这是评价苏俄的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农业集体化政策 D 斯大林模式 21 2 分 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标志是 A 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通过 B 农业集体化方针的通过 C 1936 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D 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 第 8 页 共 14 页 22 2 分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贡献是 A 揭开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B 给英国经济造成了一定打击 C 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D 彻底完成了印度的独立大业 23 2 分 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于 1918 年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第一次世界大战既是一个结局 也是一个开 端 世界上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 自治的印度 代议制的埃及 非洲人的非洲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 一战是帝国主义的战争 B 战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C 战造成了欧洲的衰落 D 战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条件 24 2 分 凯恩斯认为 萧条的根本原因不是供过于求 而是需求不足 因此 他建议政府进行公共设施建 设以提供就业岗位 并通过税收政策重新分配收入 这些干预能降低失业率 提高消费者的需求 最终带来经济 的复苏 下列实践与凯恩斯主张基本一致的是 A 新经济政策 B 赫鲁晓夫改革 C 明治维新 D 罗斯福新政 25 2 分 罗斯福新政时期有一首流行歌曲这样唱到 这样的一天总会到来 USA 再加上一个 S 变成美 利坚苏维埃 土地归农民所有 工人是工厂的主人 我们掌握了大权 USA 变成 USSA 注 USA 指的是美国 USSA 指的是美国变成了苏维埃政权 歌曲反映出当时 A 新政彻底改变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B 新政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人农民的处境 第 9 页 共 14 页 C 一些美国人对新政的本质认识不清 D 新政的实施使美国逐渐度过了危机 二 二 非选择题 共非选择题 共 5050 分分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26 10 0 分 思想解放是伟大社会实践的先导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社会变革都与思想解放运动有关 阅读 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学家布克哈特在评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说 有信仰 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 意大利烟消云散了 这次运动期间 意大利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思想家 诗人但丁的作品强调了人的价值 和理性的伟大 闪烁着人文主义最初的光辉 体现了这场运动的核心主张 材料二 17 18 世纪 一批先进的思想家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高举理性大旗 批判封建专制和中 世纪宗教神学 主张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 材料三 20 世纪初期 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了 但民主共和制并没有真正实行 一批知识分子秉承西方启蒙运 动的理性之光 以 新青年 杂志为阵地 发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布克哈特评论的 思想文化运动 指的是哪场运动 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潮是什么 2 材料二反映了欧洲的哪场运动 这场运动的思想家推崇什么主义 3 写出材料三反映的这场运动的两位主要代表人物 4 概括上述三场运动的共同性质 27 14 0 分 武士阶级对近代日本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士在日本地位很高 责任重大 随着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 中下级武士的生活日益贫困 许 多中下级武士从此登上政治舞台 亲手推翻幕府 成为明治维新的新领袖 日 吉田茂 激荡的百年史 材料二 在明治维新的改革中 曾经 亲手推翻幕府的中下级武士 首先革了自己的命 无论是出于自 觉还是无奈 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实行四民平等 取消武士特权 武士阶级的覆灭是社会的巨大进步 是日本近 代化的起点 第 10 页 共 14 页 李卓 明治时代日本武士的最后结局 材料三 在日本的近代化中 武士道精神并没有因武士阶级衰落随之消亡 掌握维新政府实权的是与资产阶 级结盟的 具有好战性的中下层武士军阀势力 1889 年日本宪法规定 万世一系的天皇总揽统治权 这些都成为 滋生日本军国主义好战性的温床 影响到其近代化道路的选择 给亚洲尤其是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也使 日本人民深受其害 吴乃华 论武士与日本的近代化 1 据材料一概括中下级武士登上政治舞台的根本原因 并指出中下级武士能够成为 新领袖 的原因 2 据材料二指出武士 革了自己的命 的具体表现 伴随着 武士阶级的覆灭 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 变化 3 据材料三指出武士阶级对日本近代化道路选择的影响 4 综合上述材料 概括说明武士阶级对近代日本社会产生的影响 28 15 分 科技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 改变了世界面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 世纪中叶以来 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 发源于西方国家及衍生国家 并由他们所创新所主 导 第一次科技革命 1760 1840 年 标志着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改变社会关系和国际格局 推动了人 类的发展进程 第二次科技革命进入了 XX 时代 19 世纪 70 年代 20 世纪初 使得电力 化工 汽车等重工业 兴起 提炼出的新能源 用于新的交通工具 促使交通的迅速发展 世界各国的交流更为频繁 二战后开始的第 三次科技革命还在全球扩散和传播 前三次科技革命使得人类发展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 与此同时 也造成了 巨大的能源 资源消耗 付出了巨大的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的代价 急剧地扩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百度百科 1 揭开第一次科技革命序幕的发明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一 列举出第一次科技革命期间 其它国家和地区爆发的 伴随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 的资产 阶级革命 列举出两例 3 在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下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阶段上有何变化 4 材料中第二次科技革命 提炼出的新能源 指的是什么 5 依据材料指出这三次科技革命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 第 11 页 共 14 页 6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悟 答出两点 29 11 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斯大林说 从轻工业开始的工业化道路是一条漫长的发展途径 是资本主义的做法 苏联可以从发展重 工业开始自己的工业化 只要发展了重工业就是实现了工业化 徐天新主编 世界通史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说明 斯大林认为实现工业化的重要途径是什么 2 1928 年 1932 年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3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存在什么问题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 共选择题 共 5050 分 每题分 每题 2 2 分 共分 共 5050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