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华师大版华师大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共单项选择题 共 202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3 3 分 共分 共 6060 分 分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3 分 如图所示影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是 A B C D 2 3 分 观察表格 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843 年前后 中英两国进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 195 56 棉纱 13 385 56 斜纹布 14 925 56 A 通商口岸的开放 B 小农经济的破产 C 纺织工业的发展 D 协定关税的影响 3 3 分 全球通史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 骄傲自满 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第 2 页 共 13 页 第一次是同英国的战争 第二次是同英法的战争 第三次是同日本的战争 这些战争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 结束 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 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其中同英国的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A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丧失领土 关税等主权 C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英国获得大量战争赔款 4 3 分 近代中国开始丧失主关税权开始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A 南京条约 B 黄埔条约 C 望厦条约 D 辛丑条约 5 3 分 2017 年 5 月 多国领导人齐聚北京 参加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中国近代史时期 西 方列强不请自来 侵占过我国北京的战争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B C D 6 3 分 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侵华战争战争中 攻入北京城的是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 3 页 共 13 页 A B C D 7 3 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认为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 主要是因为 A 两个事件的背景和导火线相同 B 两个事件的过程和结果相同 C 发动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 D 发动者和进军路线相同 8 3 分 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A 永安封王 B 西征失败 C 天京事变 D 安庆陷落 9 3 分 反映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 探索中国独立 富强道路的迫切愿望的文献是 A 资政新篇 B 天朝田亩制度 C 天演论 D 海国图志 10 3 分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史上规模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者 谱写 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页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重大事件表述准确的是 A 金田起义标志着初步建立政权 第 4 页 共 13 页 B 天京事变标志着军事上进人全盛时期 C 天朝田亩制度 提出学习西方 D 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1 3 分 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遇到的新情况 这就是 A 清政府军队和地方地主武装联合镇压 B 内部矛盾斗争导致队伍分裂 C 长期受到敌人的围困和封锁 D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12 3 分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和近代化的开端分别是 A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C 鸦片战争 辛亥革命 D 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13 3 分 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 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 标志中国近代化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 五四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洋务运动 D 鸦片战争 14 3 分 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 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从而启 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这表述的是洋务运动的 A 背景 B 目的 第 5 页 共 13 页 C 性质 D 作用 15 3 分 下图是洋务运动期间 中国工匠制造的铁甲舰 平远号 制造此舰的目的是 A 发展资本主义 B 维护清朝统治 C 发展海外贸易 D 进行科学考察 16 3 分 根据以下表格并结合所学 推论正确的是 辛丑条约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签 订国 家 中与俄英法美日意德奥等国 中英 中日 赔 款 4 5 亿两白银 本息共计 9 8 亿两 2100 万银元 2 亿两白银 土 地 划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 割占香港岛 割占台湾 澎湖列岛 辽东半岛 其 他 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拆 毁军事防线 允许列强派兵驻 扎沿线要地 五口通商 沪厦福宁广 协商进出口货物税款 通商 沙市重庆苏 杭 在通商口岸设厂 影 响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社会 中国的主权开始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的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 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性质 屡次战败都有赔款给列强 南京条约 后 清政府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马关条约 后 列强的经济侵略方式以资本输出为主 第 6 页 共 13 页 辛丑条约 不割地 与列强之前已经瓜分中国和接受 门户开放 政策有关 A B C D 17 3 分 某学者说 它不仅标志着长达 30 年的洋务运动夭折 而且极大削弱了中国进一步发展的物质 基础 材料中的 它 指的是 A 南京条约 的签订 B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D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18 3 分 到了 19 世纪 60 年代 中国在经历了内乱外患多重打击后重新起步 踏上中体西用洋务新政的 轨道 不幸的是 一次持续三十多年的大试验竟然在一场局部冲突中一败涂地 材料中的 局部冲突 应该是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 3 分 戊戌六君子 之一的谭嗣同就义前曾大声说 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 这里的 贼 指的是 A 慈禧太后 B 帝国主义侵华势力 C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 第 7 页 共 13 页 D 李鸿章 20 3 分 属于图中的人物是 林旭 杨深秀 杨锐 宋教仁 徐锡麟 李烈钧 A B C D 二 二 非选择题 共非选择题 共 4 4 小题 共小题 共 4040 分 分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21 8 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联系已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 年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中国战败 1842 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中英 A 条约 材料二 1860 年 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 控制北京城 亦 斤被迫签订中英 中法 B 条约 材料三 1894 年 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战败 次年 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日 C 条约 第 8 页 共 13 页 材料四 1900 年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次年 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 D 条约 1 材料一 二 三 四中的 A B C D 四处分别是哪四个不平等条约 2 列举 A 条约的主要内容 3 列举 C 条约的主要内容 22 14 0 分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 又是一部探索史 抗争史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7 年 7 月 1 日 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 20 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 19 世纪 40 年代初 区区一万多 英国远征军的入侵 竟然迫使有 80 万军队的清王朝政府割地赔款 割让香港岛 之后 中国更是一次次被领土幅 员和人口规模都远远不如自己的国家打败 九龙 新界也在那个时候被迫离开了祖国的怀抱 那时的中国历史 写满了人民的屈辱和人民的悲痛 材料二 经历了从 师夷长技 到变法维新的探索 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 于是 人们举起义旗 发动革命 推翻旧王朝 建立了共和国 接着 高举民主 科学大旗 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请写出香港被英国逐步占领的史实 2 依据材料二的内容 请写出材料中所提到的重要历史事件 3 在中国近代史上 农民阶级为抗击列强的侵略做出了哪些努力 23 10 0 分 中国 日本是 一衣带水 的邻邦 回首中日关系发展的脉络 让我们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据此 回答问题 友好交流 材料一 图 1 日本 遣唐使 船图 2 鉴真准备东渡 第 9 页 共 13 页 各自探索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 事事远出西人之上 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 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三 1868 年 4 月 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 五条誓文 决心励精图治 锐意改革 改革的动力是西 化 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 电信 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 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 法国模式用来 改革法制 军事 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侵略抗争 材料四 图 3 中日舰队黄海激战 图 4 中国军队卢沟桥抗击日军 1 材料一图 1 2 反映了中日两国历史上哪一时期友好交往的史实 图 2 鉴真东渡日本后 精心设计的什 么寺庙至今仍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2 材料二 三反映了中日两国近代史上各自进行了哪一探索 概括中日两国的探索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有 什么不同 3 材料四图 3 4 反映了经历过改革后的日本先后对中国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这两次日本侵华 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请各举一例日军犯下的侵华暴行 4 根据材料四图 3 面对日本的侵略 中国人民虽然进行了英勇的抗争 为什么依然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败 给了日本 5 根据材料四图 4 中华民族于 1945 年 8 月 15 日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中国人民赢得这场战争胜 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第 10 页 共 13 页 6 以史鉴今 面向未来 请你谈谈中日两国关系怎样才能良性发展 24 8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 洋务派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创办一批军事工业 民用工 业 但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 他们不自觉走向自己预期目的的反面 摘选自 洋务运动史 材料二 梁启超说 李冯章坐知有洋务 而不知有国务 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 茫乎未有闻焉 以为 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 无一不优于他国 所不及者 惟枪耳 炮耳 船耳 铁路耳 机器耳 吾但学此 而洋 务之能事毕矣 摘编自蒋廷黻 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中国必须用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封建制度 整个社会才有可能继续进步和发展 戊戌变法的发 动者和组织者顺应了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 打破封建思想的禁区 积极倡导变革和向资本主义学习 并且付 诸实施 吹响了变法的号角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摘编自杨杰 戊戌变法 百年后的反思与启示 1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 洋务派官僚们的预期目的是什么 这场运动客观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2 根据材料二分析 梁启超认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是什么 鉴于这一局限性 梁启超等人发动了一场什么 运动 3 材料三中 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 是指什么 根据材料三回答 为什么说戊戌变法 起到了思想启 蒙的作用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共单项选择题 共 202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3 3 分 共分 共 6060 分 分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CECS 480-2023 轻质发泡陶瓷板应用技术规程
- DLT 5056-2024 变电工程总布置设计规程
- 矿山救护队理论500题-8.26
- 底部填充胶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
- 年产xxx增压器轴承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农业科技跨界农业种植技术移植的市场前景研究
- 车间产品入库管理制度
- 节日费发放管理制度
- 黄石锦鲤活动方案策划
- 施工方案太多字
- 手术患者保护性约束
- 客诉处理培训课件
- 《宇宙的起源》3第三讲 太阳系的产生与消亡
- jgj592023安全检查标准完整版
- 中考必背1600个核心词汇
- 分布式光伏高处作业专项施工方案
-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运动与康复指导
- 校服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标)
-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 少儿财商教育(少儿篇)(课堂PPT)
- 地下储藏室产权使用权转让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