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2单元 第6讲 大气运动和降水知识点精析精练与高考题预测 人教大纲版_第1页
高考地理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2单元 第6讲 大气运动和降水知识点精析精练与高考题预测 人教大纲版_第2页
高考地理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2单元 第6讲 大气运动和降水知识点精析精练与高考题预测 人教大纲版_第3页
高考地理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2单元 第6讲 大气运动和降水知识点精析精练与高考题预测 人教大纲版_第4页
高考地理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2单元 第6讲 大气运动和降水知识点精析精练与高考题预测 人教大纲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第六讲第六讲 大气运动和降水大气运动和降水 I I 必记知识全览 必记知识全览 324 32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 必记环流一 必记环流 1 三圈环流 2 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而形成的季节性变化的环流是 1 低纬环流 中纬环流高纬环流 2 季风环流 二 必记原理二 必记原理 形成降水的条件 二 空气达到过饱和 有凝结核水滴不断增大成雨滴 三 必记规律三 必记规律 1 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 2 东亚 南亚季风风向变化规律 3 全球主要降水带 三 1 Oo 30o 60o 90o 附近分布气压带 气压带之间是风带 并且高气压带和低 气压带相间分布 2 东亚冬季吹西北季风 夏季吹东南季风 南亚冬季吹东北季风 夏季 吹西南季风 3 赤道多雨带 副热带少雨带 温带多雨带 极地少雨带 考点过关过关斩将一马平川 考点过关过关斩将一马平川 考点详解考点详解 精剖细解精剖细解 入市三分入市三分 一 基本考点一 基本考点 考点考点 1 1 热力环流及其形成热力环流及其形成 1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高 低纬度间温度的差异 2 热力环流 形成原因与过程 近地面冷热不均一气流上升或下沉一同一水平面上 的气压差异一大气的水平运动一热力 环流 高 低压的理解 受热时近地面形成低压 高空形成高压 如图 6 1 所示 A 地 受热 空气膨胀上升 形成低压 相对应的高空形成高压 但并不是说 A 点的气压值比 A 点要大 而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面上的 B 点来说 气压值要高 称为高压 同理 A 点低 压是指比同一水平面上的 B 点的气压要低 准确地说 气压排列为 P PA PA P 等压面的凸向与气压高低的关系 上凸为高压 下凹为低压 如图 A 点等压面上凸 说明 A 点区域为高压 因为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案例剖析案例剖析 旁征博引旁征博引 举一反三举一反三 考题 1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分 读 热力环流示意图 6 2 图中 B C 两地冷却 A 地 受热 回答问题 用心 爱心 专心2 1 A B C 三地的空气垂直运动中 空气下沉的是 空气上升的是 判断理由是 2 图中的气压状况 近地面 三处中 形成低气压的是 形成高气 压的是 3 上空 三处中 形成低气压的是 形成高气压的是 判 断理由是 考题 1 点拨 B C 冷却 因此上空的空气下沉 近地面形成高气压 而其高空 两地则形成低气压 A 受热 因此近地面的空气上升 近地面形成低气压 而其高空 地 则形成高气压 答案 1 B C A A 地受热 近地面大气受热膨胀上升 B C 两地冷却 空气收缩下沉 2 3 A 处大气膨胀上升到 处聚集起来 使 处空气 密度增大 气压比同一平面周围的气压高 B C 处空气收缩下沉 处空气密度减小 形成低气压 考点考点 2 2 大气水平运动 大气水平运动 风风 1 影响风向与风力大小的三个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总是垂直于等压线 由高压指 向低压 它是形成风的原动力 直接影响风力强弱 地转偏向力 总是与风向垂直 北 半球垂直向右 南半球垂直向左 它只改变风向 不改变风速 摩擦力 方向与风向相 反 既减小风速 也改变风向 2 风向 不考虑摩擦力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出现在高空 考虑摩擦力 风向与 等压线斜交 出现在近地面 考题 2 典型例题 右图 6 3 表示北半球中纬地区 11 月某日等压线分布 单位 百帕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用虚线在图上划出低压槽 或高压脊 的位置 2 在虚线两侧分别用箭头表示出有摩擦力时的风向 3 甲地即将出现 天气 主要原因是 用心 爱心 专心3 考题 2 点拨 该题应用等压线图 判断并绘出槽线 或脊线的位置 槽线两侧的风向 和天气 1 根据图上等压线的数据可以判断处在低气压中心的南部 等压线突出部位应是 槽线 2 该图是北半球 根据风的形成 在有摩擦力的情况下 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 并 向右偏转约 45 与等压线斜交 3 此时为 11 月 题意 槽线附近应出现冷锋天气 答 案 1 见右图 6 4 2 见右图 6 4 每侧只画一箭头 只要方向正确即可 3 大风降温 冷锋过境总结提示 本题出错原因是不能根据北半球和等压线准确画出风向 考点考点 3 3 三圈环流及气压带 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三圈环流及气压带 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1 三圈环流 低纬 中纬 高纬环流 在南北半球各形成低纬 中纬 高纬三个环流 圈 2 气压带 雨带 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 气压带 风带的分布 a 全球形成 7 个气压带 6 个风带 各以赤道为轴 呈南北对称 b 高气压带与低 气压带相间分布 气压带的中心位置通常 春 秋分时 在 00 30o 60o 90o纬线上 C 雨带分布与气压带一致 高压带为少雨带 低压带为多雨带 d 相邻的高气压带与低 气压带之间形成风带 气压带 雨带与风带的移动 原因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规律 就北半球来说 大致是夏季北移 冬季南移 移动幅度为 5o 10o 如 30oN 春 秋分时为副热带高压带的中心位置 夏季时 气压带北移 则副高的中心位置在 30oN 40oN 其他气压带与风带也相应向北移动了 5o 10o 影响 使得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完全不同的天气 气候状况 如地中海地区 夏 季受副高的控制 高温干燥 冬季受来自大西洋的盛行西风的影响 温和多雨 用心 爱心 专心4 应用 我们可以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来判定季节 考题 3 典型例题 7 分 读图 6 5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环流中 分别属于三圈环流中的哪两个环流 左侧属于 环流 右侧 属于 环流 2 甲 丁两地同为高气压 甲地的高气压是由于 形成的 丁地的高气压是 由于 形成的 3 乙 丙两种气流中 属于干冷气流的是 属于暖湿气流的是 4 此图若为南半球 乙地气流的运动方向为 考题 3 点拨 1 从图中气流方向判断是中 高纬度环流 而极锋又总是向冷气团一侧 倾斜 故可判断出左侧为中纬环流圈 右侧为高纬环流圈 2 由 1 可进一步推出甲为副 热带高气压带 而丁为极地高气压带 由所学知识可知甲为动力作用形成的高压 而丁为 热力作用 空气冷却收缩下沉 形成的 3 乙 丙两股气流分别是从副热带和极地流出的气 流 相比之下 从极地高压流出的丙气流是干冷的 而从副热带高压流出的乙气流是暖湿 的 4 由图可知乙为西风带 在南半球是西北方向 答案 1 中纬 高纬 2 动力作用 热力作用 3 丙 乙 4 西北 考点考点 4 4 季风的形成及影响 季风的形成及影响 1 南北半球气压分布特点及成因 分布特点 从等压线分布图上可以看出 无论 7 月或 1 月 北半球气压并不呈带状 分布 而是呈断块状 南半球虽然也有断块状分布的情况 但不如北半球明显 特别是 30 S 以南 等压线延伸方向大致与纬线平行 呈带状分布 原因 北半球陆地面积较 广 且海陆相间分布 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 下垫面性质单一 对气压分布的影响 较小 2 北半球海陆冬夏气压分布形势 1 月7 月 海洋海洋 大陆 太平洋大西洋 大陆 太平洋大西洋 亚洲高压 蒙古 西伯利亚高 压 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 亚洲低压 印度低 压 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 3 东亚 南亚季风比较 比较内容东亚南亚 季节夏季冬季冬季 夏季 用心 爱心 专心5 考题 4 读下面大气环流示意图 6 6 完成有关问题 1 图中箭头 代表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向 偏成 风 形成南半 球的 风带 2 图中箭头 所代表的气流 在 60oS 相遇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源地 蒙古 西伯利 亚 太平洋 亚洲内陆 印度洋 成因 海陆热力差异 海陆热力差异 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 风带的季节 移动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温暖干燥 高温高湿 比较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分布 我国东部 朝鲜半岛 日本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我国西南 的气流爬升到 的气流之上 到高空后又分流 使 60o S 近地面形成气压带 此气压带是由 原因形成的 考题 4 点拨 此大气环流示意图将地球上的三圈环流 南半球 用较直观 简单的形式 示意出来 有助于同学们正确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 赤道和 60o附近由于上升气流 形成 低压带 30o和 90o附近由于下沉气流而形成高气压 其中 为东南信风 为中纬西风 为极地东风 答案 1 左东南东南信风 2 较暖的 寒冷的 副极地低动力 二 拓展与综合应用创新考点二 拓展与综合应用创新考点 考点考点 5 5 世界降水的形成与分布 世界降水的形成与分布 拓展考点拓展考点 1 降水的形成条件 空气通过上升冷却或平流运动遇冷气团降温 达到过饱和状态 要有固体杂质作为凝结核 城市比郊区尘埃多 所以城市比郊区雾多 水汽凝结形成 云滴 云滴不断增大而形成雨滴 2 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赤道多雨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少雨带 副热带高压带 东部多 中西部少 温带多雨带 西风带 东西部多 中部少 极地少雨带 极地高压带 考题 5 典型例题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既有自然因素 又有社会经济因素 上海市 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读 中国东部雨带示意 图 6 7 回答第 1 2 题 用心 爱心 专心6 1 根据雨带在工 地区的时间 可以推论 在一般年份 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 间大致是 A 4 6 月 B 6 7 月 C 6 8 月 D 5 8 月 2 如在 7 月以后 雨带仍未推移进入 I 地区 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 南旱北涝 B 南北皆旱 C 南涝北旱 D 南北皆涝 考题 5 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雨带的移动及旱涝灾害的形成 从图中可以看出雨带 在 I 地区为 7 8 月 在 地区为 4 5 月 因此在 地区为 6 7 月 若在 7 月以后 雨带 仍未推移进入 I 地区说明我国夏季风势力弱 雨带长时间停留在南方 导致南涝北旱 本 题主要出错原因是不能根据雨带在 I 地区的时间推算 地区的时间 答案 1 B 2 C 考点考点 6 6 风向 风速的判断 综合应用考点 风向 风速的判断 综合应用考点 1 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有一个夹角 夹角不超过 45 度 据 此可以判断是近地面的风还是高空的风 2 我们判断等压线图上某一点的风向时可以分成两步 首先垂直该点的等压线由高压 指向低压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根据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画出风 向 一般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夹角为 45 度 3 在同一地图上 等压线越密集 风速越大 因为等压线越密 单位距离上的气压差 即气压梯度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就越大 因此风速也就越大 考题 6 典型例题读 北半球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状况图 图 6 8 回答下列问题 1 如果不考虑摩擦力 空气作水平匀速运动时 主要受 力和 力的作用 当这两个力的相互关系是 时 空气运动的方向大致是 2 图中 C 点吹 风 D 点吹 风 其中点风速较大 判断依据是 3 气 压场名称 A B E 用心 爱心 专心7 4 在图中虚线 F 两侧画出有摩擦力时空气水平运动方向 考题 6 点拨 在弯曲的等压线上 确定任一地点的风向 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在等 压线图中 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 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 由高压指向低压 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确定南 北半球后 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 在其右侧 北半球 或左侧 南半球 呈 45o角方向画出实线箭头 即可确定该点的风向 答案 1 水 平气压梯度地转偏向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与等压线平行 2 东南 西南 C C 点等压线 密集 气压梯度力大 3 低压高压高压脊 4 见右图 6 9 总结提示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 确判别等压线图中任一点的风向及其气流性质特点 三年高考题一网打尽 三年高考题一网打尽 323 323 蓦然回首蓦然回首 灯火阑珊灯火阑珊 回顾回顾 1 测试考点 3 4 典型例题 2 分 由 气压带 风带季节移动 和 海陆热力差 异 两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 温带季风气候 B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1 D 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成因 热带季风气候在雨季盛行西南风是由 于 气压带 风带的季节移动 形成的 在旱季吹东北风是由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作用 形成的 回顾回顾 2 测试考点 5 典型例题 2 分 上海中心城区的年降水量一般高于郊区 主要是由 于中心城区 用心 爱心 专心8 A 绿化面积不断扩大 B 建筑密集 上升气流强 C 空气质量不断改善 D 大气中固体尘埃含量低 2 B 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热力环流状况 由于 热岛效应 导致市区上升气流 强 多降水 城区绿地面积扩大和凝结核 尘埃 多也是城区降水量多的原因 但不能算作 主要因素 回顾回顾 3 测试考点 2 典型例题分 典型例题 大洋一号 科学考察船驶离青岛港 开始 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 图 6 10 2 中 地区可能出现图 6 10 1 所示的地 理事物或现象依次是 A a C b d B b a d C C C b a d D d a b C 3 D 点拨 图 6 10 一 1 中的 4 幅照片分别反映的是 a 热带气旋 台风或飓风 b 热带常绿硬叶林 对应的应该是地中海气候 C 一天然橡胶林分布于东南亚地区 d 一英文反映的是墨西哥字样 混血儿可以判断在拉丁美洲地区 对照图 6 10 一 2 中的数 字序号 一一对应可得出正确答案 回顾回顾 4 测试考点 3 典型例题分 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 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 带 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4 C 点拨 我国白昼最短时为冬至日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气压带 风带南移 另 用心 爱心 专心9 外要注意风带中信风 西风的方向 A D 两项明显不对 B 项中风向应为西北风 故也不 对 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 利用风力 前往乙 丁两地进行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 读囱 6 12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5 7 题 回顾回顾 5 测试考点 4 典型例题 2 分 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 A 夏季 B 春末 C 冬季 D 初秋 5 C 点拨 从甲地出发 商船队必须借助于偏北风 我国东部地区冬季吹偏北风 夏 季吹偏南风 因此应该是冬季出发 回顾回顾 6 测试考点 4 典型例题 2 分 从乙地经丙地 前往丁地贸易必须 A 在北半球夏季出发 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B 在南半球夏季出发 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C 在北半球夏季出发 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D 在南半球夏季出发 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6 C 点拨 从乙地经丙地是向北航行 要借助夏季的偏南风 再前往丁地 是向西走 要借助南亚地区冬季的东北季风 因此必须再等下一个风季 回顾回顾 7 测试考点 4 典型例题 2 分 这支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 A 半年 B 一年半 C 两年半 D 三年半 7 B 点拨 这支商船队到达丁地后 再返回必须等到夏季到来 借助偏南风回程 因 此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 回顾回顾 8 测试考点 1 2 6 典型例题 T51 14 分 下图 6 13 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基 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 6 月 1 日 晴天 近地面层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 读图计 算并回答下面问题 用心 爱心 专心10 1 6 月 1 日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 荒漠的气温日较差约 2 与荒漠相比 绿洲全天风速较 风速日变化幅度较 3 22 时 绿洲的气温比荒漠 风速比荒漠 白天 6 时至 18 时 绿 洲的气温比荒漠 风速比荒漠 4 上述现象表明 绿洲植被可以 气温日变化幅度 还可以 风速 由 此可见 绿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荒漠的侵袭 5 本题资料来源于科学工作者实地观测的结果 如果从其他角度研究绿洲和邻近荒漠 的小气候差异 你认为还可以选取哪些气象要素进行比较研究 请写出研究课题的名称 气象要素 课题名称 8 1 12 5 11 5 到 13 5 均可 16 15 到 17 均可 2 小小 3 高小低小 4 减小 降低 减缓 降低 5 湿度 降水 气压等 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应包含 绿洲和戈壁 某一气象要素 研究方法三个方面 示例 绿洲和戈壁湿度 或降水 特征的对比分析 点拨 本组题主要考查统计图的数字信息与曲线分布的判断 提取和使用能力 具体 考查绿地 洲 对局部小气候的影响 第 1 3 题 只要读图认定相关信息 简单对比分 析就能做出解答 第 4 题考查绿洲对气候的改善以及其对荒漠侵袭的抑制 第 5 题考查 考生对研究性学习的了解和掌握情况 从学习到应用 从应用到自己写出研究性课题 是 针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查 也是高考开放题目的一种表现形式 回顾回顾 9 测试考点 3 典型例题 0 10 分 开辟欧洲 第二战场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的一个重要问题 苏德战争爆发后 苏联要求盟国跨越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 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兵力不足和气象条件对渡海作战影响较大为由 一再推迟 据图 6 14 回答下列问题 1 英吉利海峡常年受 风带 的影响 2 不同季节英吉利海峡气象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 对渡海作战有什么 影响 提示 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过程中 风与气压的强弱也发生变化 用心 爱心 专心11 9 1 西风 2 夏半年南北温差小 气压梯度力变小 西风强度减弱 海上风浪变 小 较利于渡海作战 冬半年情况恰好相反 导致风浪大 不利于渡海作战 或冬季半年 南北温差大 气压梯度力变大 西风强度增强 海上风浪变大 不利于渡海作战 夏季半 年情况恰好相反导致风浪小 较利于渡海作战 点拨 本题是地理和历史学科的综合题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为 背景 考查了学生有关的地理知识和历史知识 第 1 2 小题考查气象条件对战争的影响 从图中可以看出 英吉利位于北纬 50 附近 处于西风带的控制范围 但在不同的季节气 象条件有差异 影响渡海作战的主要因素是风浪的大小 风力的大小主要从气压梯度这个 角度考虑 本小题难度较大 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高考题 高考题 预测预测 高瞻远瞩高瞻远瞩 占尽先机占尽先机 一 考情预测一 考情预测 预测 1 热力环流 预测根据 热力环流是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 它是大气运动的基础 自然界中许 多现象都与热力环流有关 很有可能成为命题的切入点 命题角度预测 以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热力环流的实例为切入点 考查环流形成及其影 响 预测 2 风的形成 预测根据 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 它的形成与三个力有关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 的原动力 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 不改变风速 摩擦力既改变风速又改变风向 这 些基本规律与物理学科关系密切 极有可能成为大综合考查的切入点 命题角度预测 在大综合考度中 结合风的形成进行力的分析 预测 3 气压带风带与季风 预测根据 不同的气压带 风带控制 不同的季风环流控制形成不同的气候 这是世 界气候差异的控制因素 而气候是一种重要的自然因素 历来是高考的热点 命题角度预测 结合世界或我国的某一区域的气候特点 用此考点内容来分析气候成 因 二 考点预测题二 考点预测题 70 70 分 分 5050 分钟分钟 324 324 A A 卷卷 基础经典预测题基础经典预测题 每小题每小题 3 3 分 共分 共 3030 分分 用心 爱心 专心12 备考备考 1 测试考点 1 读图 6 15 1 判断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图中四点的气压 B 甲地多晴朗天气 C 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D 气 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l C 点拨 本题通过考查气压的分布状况知识 转化为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本 题关键是判断气压的高低 如果冷热均匀的话 的气压 甲和乙的气压应该是相等 的 根据气压的概念 对同一地方而言 低海拔处的气压比高海拔处的气压高 在等压 面的下面 在等压面的上面 所以 的气压比 高 的气压比 低 现在 的气 压较高 说明甲处的空气在受热膨胀上升 空气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 水汽容易凝结 所 以应为阴雨天气 而 的气压较低 空气在高空从 处流向 处 因此甲处的气压较低 乙处的气压较高 地面的空气从乙流向甲 由此分析也可得知 在一般情况下 地面和高 空的气压情况往往是相反的 地面和高空的气流往往也是相反的 实际上 由于地面和高 空受到的摩擦力不同 因此地面和高空的气流 并不正好完全相反 备考备考 2 测试考点 2 决定风速大小的力主要是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摩擦力 C 地转偏向力 D 万有引力 2 A 点拨 风速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气压梯度力 这是空气运动的原动力 地转偏向力 运动方向垂直 只改变运动方向 不改变运动速度 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反 但不是影响 风速大小的主要因素 备考备考 3 测试老点 2 读 某区域等压面分布示意图 图 6 15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近地面气温 a 点b 点 C 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D 近 用心 爱心 专心13 地面风由陆地吹向海洋 3 C 点拨 根据 a b 点和等压面的位置可判断出 b 点的气压高于 a 点 风总是由高 压吹向低压 所以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两点的气温和气压的关系正好相反 海洋上 气压比陆地高时应为夏季 备考备考 4 测试考点 5 读下列岛屿或大陆图 图 6 16 回答 图中降水量西侧多于东侧的 是 4 D 点拨 由各图的纬度位置和形状可推知 A 项是马达加斯加岛 B 项是台湾岛 C 项是澳大利亚大陆 D 项是英国 根据各地的自然状况 可知英国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 的影响 西部的降水明显多于东部 备考备考 5 测试考点 1 2 图 6 17 为某地区等压线分布图 图中 A 点吹正北风 下列说法 中都正确的是 这是低空等压线分布图 乙地为低压 昼夜温差乙地较甲地小 甲地中心盛行上升 气流 A B C D 5 D 点拨 若该图为高空等压线分布图 则 A 点的风向应和等压线平行 大气流动的 方向都是由高压指向低压 所以甲地为低压中心 盛行上升气流 备考备考 6 测试考点 3 若图 6 18 表示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中的低纬环流 则 A 甲地多为晴朗天气 B 乙地多锋面气旋活动 C 表示东南信风带 D 表示 西南季风带 用心 爱心 专心14 6 C 点拨此图表示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中的低纬环流 甲处空气上升 多阴雨天气 乙地空气下沉 多晴天 三圈环流中不包括西南信风形成的季风环流 备考备考 7 测试考点 1 2 图 6 19 四种局部环流形式图中 不正确的是 7 A 点拨 本题考查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图 A 是局部热力环流 地面受 热 点 气流应膨胀上升 反之遇 冷 点 则气流收缩下沉 故 A 项不正确 B 项反映白天 吹谷风 C 项表示海滨夜晚吹陆风 D 项则表示城市与郊区之间近地面吹 郊 风 备考备考 8 一测试考点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 高压在后 低压在前 B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 左为低压 右为高压 C 在赤道上背风而立 左为高压 右为低压 D 在南半球背风而立 右前方为低压 右后方为高压 8 D 点援 本题考查学生对大气水平运动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 偏力影响 风与等压线平行 在近地面考虑摩擦力影响 风与等压线有一夹角 A 项只考 虑了水平气压梯度力 故错 B 项考虑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偏力 故错 在赤道上无地 偏力 应前为低压 后为高压 故 C 错 D 项考虑了上述三个力作用下形成的风 且方向 正确 为正确答案 备考备考 9 测试考点 3 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 正确的是 用心 爱心 专心15 A 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B 大气环流是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C 大气环流是大气中常见的无规律运动形式 D 大气环流只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9 B 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环流的特点 大气环流是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它 可调节全球水热分布 备考备考 10 测试考点 3 在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中 有两股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 相遇的地带 它出现在 A 极地附近 B 南 北纬 30o附近地区 C 南 北纬 60o附近 D 赤道附近地 区 10 C 点拨 有两股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的是盛行西风与寒冷的极地东风在南北 纬 60o附近相遇 形成锋面 称为极锋 B B 卷卷 综合应用创新预测题综合应用创新预测题 40 40 分分 备考备考 11 测试考点 4 图 6 20 是某地气压分布示意图 请完成下列填空 16 分 1 A 地是高压中心 气压大于 帕 B 地是 压中心 气压小于 帕 3 分 2 A B 两地中 地气压高 空气由地向 地流动 形成风 3 分 3 A C 两地中 地气压高 空气由地流向 地 形成风 3 分 4 B D 两地中 地气压高 空气由地流向 地 形成风 3 分 5 上述哪两地之间形成的风力最强 4 分 11 1 1036 低 1000 2 A A B 3 A A C 4 D D B 5 A B 两地之间风力 最强 点拨 等压线上所标注的数据大小反映了气压的高低 当等压线闭合时 从四周 指向中心 问题 1 中 A 地是高压中心 气压大于 1036 帕 B 地是低压中心 气压小于 1000 帕 问题 2 A B 两地中 A 地气压高 B 地气压低 气流运动方向是从高压指向低压 沿水平 气压梯度力方向流动 形成风 此处的气流是从 A 地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