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对勾】2012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课时作业13 湘教版_第1页
【红对勾】2012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课时作业13 湘教版_第2页
【红对勾】2012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课时作业13 湘教版_第3页
【红对勾】2012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课时作业13 湘教版_第4页
【红对勾】2012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课时作业13 湘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人文地理 课时作业课时作业 1313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时间 30 分钟 满分 50 分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 共 26 分 2009 江苏地理 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 据图 1 图 2 回答 1 2 题 图 1 图 21 图 1 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 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 去 最可能出现的是 A 人口素质下降 B 人口老龄化 C 就业压力加大 D 劳动力成本下降 解析 图中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逐年下降 这种趋势持续下去 最可能导致 出生率下降 从而导致人口老龄化 答案 B 2 图 2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按时间先后排序正 确的是 A B C D 解析 可以抓住我国生育高峰出现时间来排序 人口高峰期是逐渐上移的 不难选出 D 选项 答案 D 用心 爱心 专心 2 2010 皖北协作区 读我国某省 2003 年与 2030 年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 完成 3 4 题 3 2030 年与 2003 年相比 下列说法最不可能的是 A 出生率下降 B 自然增长率下降 C 死亡率下降 D 人口总数上升 解析 2030 年老年人口显著增多 而 70 岁以上人口和 2003 年相差不大 是死亡人口增 多造成的 最不可能是死亡率下降 故选择 C 答案 C 4 近几年 该省可能面临的社会问题是 A 就业压力大 B 养老负担重 C 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D 劳动力短缺 解析 近几年青壮年劳动力多 就业压力大 而 B C D 都是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 答案 A 2010 天津 12 县区 读 木桶效应 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 那么这只木桶的盛 水量 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 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 图 完成 5 6 题 5 某地以耕地 森林 淡水 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 8 000 6 000 4 500 10 000 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 A 耕地 B 森林 C 淡水 D 矿产 6 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 四川 水力资源 B 山东 气候资源 C 黑龙江 矿产资源 D 福建 耕地资源 解析 依据木桶效应含义 人口容量大小取决于最小的那个制约因素 题中数据说明淡 水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最小 福建多山地而少平原地形 则耕地数量很少 制约人口合理容量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答案 5 C 6 D 2010 成都 下面为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图 图中虚线为黑河 腾冲线的一部分 读图 回答 7 8 题 7 导致图中虚线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气温 B 降水 C 地形 D 河流 8 关于图中 区域人口稠密原因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历史悠久 开发时间长 B 地处山麓冲积扇 土壤肥沃 C 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 气候适宜 D 位于陇海与京广铁路交会处 交通便捷 解析 黑河 腾冲线以西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 水资源缺乏导致环境承载力小而人口密 度较小 图中 区域为渭河平原 自然条件优越 自古就是农业发达的地区而人口稠密 答案 7 B 8 A 2010 广州 读我国 2005 年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 回答 9 11 题 9 下图是我国不同时期三个年龄组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 能正确反映图中时期的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4 A B C D 10 在人口金字塔图中 有几处明显的凹陷处 影响 M 处的成因是 A 战争 B 自然灾害 C 经济水平 D 人口政策 11 图中反映了我国当前人口正面临的问题是 青少年入学困难 就业人口压力大 社会福利负担重 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A B C D 解析 从人口金字塔图中可以看出 65 岁以上人口增长较快 而 14 岁以下的年轻人口出 现了负增长 中青年人口增长缓慢 则图 与这种情况相符 M 处对应的人口年龄为 20 30 岁之间 由 2005 年倒推 20 至 30 年 就是 1975 年至 1985 年 正是我国严格推行计划生育 政策之时 我国中青年人口多 必然导致就业压力大 老年人口多则社会福利负担重 答案 9 C 10 D 11 B 2010 皖北测试 在人口转变过程中 由于出生率与死亡率下降初始时间与速度不同步 后者先于前者发生 因而在人口转变的前一阶段 易出现人口年轻化趋势 少儿儿童快速增 长 而老年人口增长缓慢 其结果是总抚养比主要是少儿抚养比快速上升 经济增长将深受 其累 这时就形成了所谓的 人口负债 读 人口增长模式图 图甲 与 四个国家的人 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示意图 图乙 完成 12 13 题 12 在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中 人口负债最高的阶段是 A 第一阶段 B 第二阶段 C 第三阶段 D 第四阶段 解析 依据材料 人口负债 较高的阶段 少儿抚养比较高 应为人口增长较快的时 期 答案 B 13 关于四个国家人口增长叙述正确的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5 A 目前的人口增长处于第四阶段 B 的自然增长率最高 C 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D 人口负债最高的国家是 解析 国人口增长模式为低出生率 低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 处于低速增 长阶段 的自然增长率最高 其人口负债也最高 图示无法看出人口总数 答案 A 二 综合题 共 24 分 14 12 分 2010 广东佛山一模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华社莫斯科 2009 年 6 月 1 日电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 1 日在莫斯科克里 姆林宫向 8 个多子女家庭的父母颁发了 光荣父母勋章 据报道 俄罗斯是世界上人口减少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目前俄罗斯总人口约为 1 5 亿 但人口死亡率远高于出生率 人口危机成为俄罗斯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 俄罗斯自 2009 年初起恢复苏联时期向生育子女多的妇女授予 英雄母亲 称号的做法 不过改为向父母双 方颁发 光荣父母勋章 材料二 2006 年 12 月 12 日 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 白皮书发表 表明中国政府应对 人口老龄化的积极态度 2005 年我国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近 1 44 亿 占总人口比重达 11 1 材料一反映了俄罗斯现阶段人口增长的模式是 其基本特征是 2 俄罗斯现阶段人口增长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带来哪些问题 如何解决 3 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人口增长存在的隐患是 近些年 我国许多城市和农 村出现 未富先老 现象 未富先老 说明什么 结合我国国情应如何解决 解析 从材料一中可知俄罗斯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 结合教材分析其带来的影响及解决 用心 爱心 专心 6 措施 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要注意结合我国国情 不可照搬国外的经验 答案 1 现代型 低出生率 低死亡率 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2 人口老龄化问题 问题 劳动力不足 青壮年负担过重 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 高 老年人本身问题增多 解决措施 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 并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 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 影响 3 人口老龄化 未富先老 说明人口老龄化水平超过经济发展水平 结合我国 实际应注意 进行立法保护老年人权益 制定城乡统筹 门槛低的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社会 养老保险机制 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等 15 12 分 2010 江苏无锡调研 阅读下列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 2009 年 2 月 26 日发布的 2008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报 2008 年我国出生人口 1 608 万 出生率为 12 14 死亡人口 935 万 死亡率为 7 06 自然增长率为 5 08 材料二 我国隔 5 年的 65 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 65 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 7 则出现人口老龄化 1 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2 材料二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的何种人口问题 从图中看出该问题产生的时间 大约在 年 导致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 3 下面漫画反映出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 长大以后问题就更明显了 表现在哪些方面 用心 爱心 专心 7 4 结合上述材料 你认为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应包括哪些内容 解析 第 1 题 根据材料一中出生率 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相关数据 可归纳 出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相关特点 第 2 题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我国老年人的比重不断上 升 在 2000 2005 年间开始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 并且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这与人均 寿命和出生率的变化有关 第 3 题 根据漫画可以看出我国青少年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衡 等他们长大后 会给婚姻 社会治安 就业等问题带来不利影响 第 4 题 从材料一中可 以看出虽然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很低 但净增人口数量很大 因而要继续稳定低生育率水 平 同时针对人口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