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2届高中历史《君主专制的演进、强化与晚期的政治形态》单元测试 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云南省2012届高中历史《君主专制的演进、强化与晚期的政治形态》单元测试 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云南省2012届高中历史《君主专制的演进、强化与晚期的政治形态》单元测试 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云南省2012届高中历史《君主专制的演进、强化与晚期的政治形态》单元测试 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云南省2012届高中历史《君主专制的演进、强化与晚期的政治形态》单元测试 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单元测试单元测试 2 2 君主专制的演进 强化与晚期的政治形态君主专制的演进 强化与晚期的政治形态 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3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汉哀帝曾经说 丞相者 朕之股肱 所与共承庙宇 统理海内 辅朕之不逮 以治天下也 可见 汉代的丞相 A 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十分融洽 B 有辅佐皇帝治理天下的职责 C 必须是同姓亲族方可任此职 D 权力实际已经不受任何监督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干材料 丞相不是一个人 而是一个机构 由 股肱 共承庙宇 等能 够归纳丞相的职责是辅佐皇帝治理天下 答案 B 2 钱穆在 国史新论 中说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 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下列能够说明唐代 委员制 的有 宰相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事 诏令需中书 门下两省共同认可 诏书需三省六部长官共同议决 拟诏 审核和执行机构共掌国事 A B C D 解析 唐代的委员制 是指三省六部制 中书和门下两省负责起草和审核诏令 尚书省负责执行 三 省长官各负其责 共同执掌国事 又互相牵制 故 正确 答案 B 3 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 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 御座 安置在一个高约 2 米的基座 上 使御座从平地升起 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 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 天人合一 B 皇权至上 C 大一统 D 法治 解析 太和殿 俗称 金銮殿 位于中国北京紫禁城南北中轴线的显要位置 皇帝御座的设置突出 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 答案 B 4 下图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 较为正确的是 用心 爱心 专心2 解析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地方和中央的争权过程中 中间虽然有过反复 但最终地方权力被逐步削 弱 故 B C D 三项明显错误 答案 A 5 山东济宁要在曲阜和邹城之间投巨资兴建中华标志城 此举出台后 遭到中国一些政协委员的质疑和 反对 假如此事发生在唐朝 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 中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工部 B 门下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工部 C 门下省 门下省 中书省 工部 D 中书省 中书省 尚书省 工部 解析 运行一般是决策 审议 审议 执行 中书省负责决策 门下省负责审议 尚书省负责执行 具体修建有尚书省下的工部负责 答案 B 6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 历代王朝一方面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 另一 方面又想方设法削弱宰相的权力 与之有关的措施有 西汉设置 中朝 唐朝实行三省制 明朝设立内阁 清朝设立军机处 A B C D 解析 明朝设内阁 清朝设军机处以前就已经废除丞相制度了 尽管内阁首辅 军机大臣地位较高 但从理论上讲他们并没有决策权 只是皇权专制的工具 所以排除 答案 A 7 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不断完善和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按其相同职能分组不正确的是 A 御史大夫 刺史 B 宰相 参知政事 C 太尉 军机处 D 郡县 行省 解析 太尉主管军事 军机处最初参与处理军务 后可参与处理内政外交 制定军政大计 审理重大 案件等机要政务 A 项都主管监察 B 项中的参知政事是副宰相 与宰相相同 都具有行政职能 D 项都是地方行政机构 答案 C 8 电视剧 大宋提刑官 讲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 历史上确有宋慈 其人 据宋慈墓志铭记载 他先后做过 提点广东 江西 湖南刑狱 历史 上与宋慈的 提刑官 职能较为类似的有 刺史 都察院 御史台 参知政事 A B 用心 爱心 专心3 C D 解析 宋朝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 选项中刺史 都察院 御史台都有监察之职 而参知 政事是行政官员 答案 A 9 最近 北京大学出台 2009 年自主招生政策 拒招不孝敬长辈的学生 这不禁让人们想到了古代的 孝廉 以孝廉为标准选拔人才的制度 始于汉代 在东汉成为求仕者必由之途 这种制度是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八股取士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 察举制 是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推荐给中央 这里合适的人才 就包括 孝敬长辈 的人 故选 B 项 答案 B 10 余秋雨在 十万进士 中认为 科举制度选拔的 十万进士 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 有 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这说明科举制度 A 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 导致了 重文轻武 的现象 C 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 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解析 导致 重文轻武 现象出现的是宋朝时的政策 排除 B 到明清时期 科举制度中的八股取士 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这是消极作用 与题干不符 排除 C 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官员也有很多 是贪官污吏 排除 D 答案 A 11 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 1 000 米 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 50 米 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 寝宫的这一过程 从本质上体现了 A 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 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解析 从距离的远近结合内阁 军机处的职能 联系明清时期的政治特点 可得出答案为 D 答案 D 12 下图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皇权加强 B 中央集权加强 C 皇帝与官员矛盾激化 D 君臣关系和谐相处 用心 爱心 专心4 解析 从君臣坐姿关系的演变反映出君权至高无上 而臣权却日益被削弱 答案 A 13 清朝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 特别是对边疆的管理与统治 其中我们可以借鉴的有 尊重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 重视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 对分裂势力进行坚决军事打击 大事集权 小事放权 A B C D 解析 属于清朝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 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特别是 边疆地区的统治 清朝也曾打击地方分裂势力 巩固了国家统一 都值得借鉴和应用 答案 D 14 通过对从秦朝到清朝中央 地方两级官制演变过程的学习 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削弱地方 加强中央 削弱相权 加强君权 以君权为中心 高度集中权力 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是削弱了相权 加强了皇权 二是加强了对地方 的控制 强化了中央集权 故 都是正确的 答案 D 二 非选择题 1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丞相者 朕之股肱 所与共承庙宇 统理海内 辅朕之不逮 以治天下也 汉书 孔 光传 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 四海之众 千端万绪 须合变通 皆委百司商量 宰相筹划 于事稳便 方可 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 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 材料三 明太祖认为 自秦以下 人人君天下者 皆不鉴秦设相之患 相从而命之 往往病及于国 君者 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四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时间职位基本职权 明中叶后 期 内阁首 辅 拥有票拟权 但不是合法宰相 地位经常受到挑 战 用心 爱心 专心5 清朝雍正 年间以后 军机大 臣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二 概括丞相的主要作用 2 根据材料三 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 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 为什么 4 根据上述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 1 2 问需要读懂材料原意 结合教 材知识理解并归纳 第 3 问应在明确内阁首辅与军机大臣职权的基础上 认识其与古代丞相制度的 区别 从而形成答案 第 4 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君权与相权的演化趋势 答案 1 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率领百官筹划全国政务 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 2 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丞相的擅专威福 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 3 没有 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职权范围并不明朗 内阁首辅并非合法宰相 权限取决 于皇帝 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传达皇帝谕旨 完全听命于皇帝 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不 具有宰相的权力 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 所以不具有实质意义 4 相权不断削弱 直至取消 皇权不断强化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元代行省置丞相 平章 左右丞 参知政事 其行政机构名称和官吏品秩与中枢相等 凡一 省军国大事无所不领 行省辖区不仅地区辽阔 且省界犬牙交错 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 北向门户洞 开 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 有些行省与路之间还设道 属监察性质 为加强控制 元在路府 州县均设蒙古事务官 达鲁花赤 监督各级官吏 执掌最高权力 互动百科网 材料二 在吐蕃乌思藏地区 最初 蒙古成吉思汗取得了汉地的皇位 镇摄整个国土 对诸皇子分 封土地之时 以及后来在历代皇帝之时 出现了划分拉德 米德 清查土地 计算户数的各种制度等 蒙古薛禅皇帝之时 治下有 11 个行省 吐蕃三个却喀虽然 人口 不到一个行省 但由于是上师 帝师 的住地和佛法兴盛之区 所以也算作一个行省 这样 总共 有 11 个行省 汉藏史集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 元朝的行省制怎样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2 古代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与行省是不同的 请叙述元 清时期主要的管理机构和措施 3 2008 年奥运会前夕 在达赖等藏独势力和西方 民主人士 策动下 出现了一系列暴力事件及 和平请愿 的闹剧 请结合材料二内容批驳其 藏独 行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 1 问既要归纳材料内 容 又要结合教材基础知识回答 第 2 问考查基础知识 第 3 问应用西藏地区接受元朝中央政府领 导 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成为不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