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II )卷_第1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II )卷_第2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II )卷_第3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II )卷_第4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 9 9 月月考试卷 月月考试卷 III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下面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几十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 某人独自在一片原始森林中设下陷井捕捉野兽 C 人工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 群居在洞穴中 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2 2 分 图 1 所示为我国云南某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建筑 相似建筑曾发现于 图 1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3 2 分 如果我们要研究元谋人 北京人等原始人类生产 生活的情况 最可信的史料来源是 A 神话传说 B 史书记载 C 考古发掘 D 学者推断 第 2 页 共 14 页 4 2 分 今天我们的城市都是高楼大厦 在远古时代的居民都已经会建造房屋了 其中对后世的楼阁和楼 房建造有重大影响的是 A 方形式房屋 B 干栏式建筑 C 圆形式房屋 D 半地穴式房屋 5 2 分 河姆渡氏族与半坡氏族 在粮食培育 牲畜饲养的品种方面以及住房建筑结构方面 存在着许多 差异 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别 B 自然条件的差别 C 地域和民族性格不同 D 生活时代不同 6 2 分 现代科学界已发现 在地质历史上发生过几次特大的灭绝 几乎灭绝了所有的生物 为了增加人 们对先民的了解 某电影公司准备拍摄一部反映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的影片 可以出现的情节包括 用石磨盘 石磨棒加工谷物 给地里的白菜浇水 收割成熟的水稻 孩子们在半地穴式的房 子里嬉戏 用谷壳做饲料喂养家猪 A B C D 7 2 分 考察历史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的方法 下面是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遗址 依据出现时 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第 3 页 共 14 页 山顶洞人遗址 元谋人遗址纪念碑 北京人遗址 河姆渡遗址 A B C D 8 2 分 有学者认为 黄帝的名称实际反映了原始农业文明时期 人们因崇拜黄土地而表达的一种特殊感 情 以下属于黄帝部落活动区域的是 A 长江流域 B 黄河流域 C 漠北地区 D 珠江流域 9 2 分 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孙中山曾写下诗句 中华开国五千年 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 造指南针 平定蚩尤乱 孙中山这段话歌颂的是 A 黄帝 B 炎帝 C 蚩尤 D 大禹 10 2 分 我国原始农耕的出现与下列哪位神话传说的人物有关 A 女娲 B 舜 第 4 页 共 14 页 C 神农氏 D 禹 11 2 分 禅让制 传说中三位部落首领更替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 舜 尧 禹 B 尧 舜 禹 C 舜 禹 尧 D 禹 尧 舜 12 2 分 北京人生活距今约 A 170 万年 B 71 万年 C 25 万年 D 70 20 万年 13 2 分 山东省简称 鲁 山西省简称 晋 这些简称源于西周实行的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三省六部制 D 行省制 14 2 分 在西周初年 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的可能性最小 A 甲是某部落的首领 曾带兵帮助周军进攻商军 B 乙是某地的平民 才能 人品俱佳 C 丙曾带兵攻打商军 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D 丁是西周王族成员 整日无所事事 第 5 页 共 14 页 15 2 分 开学了 某同学自我介绍说 我和中国第一个王朝同姓 这位同学姓 A 夏 B 周 C 汉 D 秦 16 2 分 下图为清代潍坊籍收藏大师陈介祺收藏过的毛公鼎 某中学 走近历史 社团通过研究它的资料 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B 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文物 C 内壁铸刻的文字为甲骨文 D 贵族日常使用的饮酒器具 17 2 分 天子建国 诸侯立家 卿置侧室 大夫有贰室 大夫有贰宗 土有隶子弟 与此材料有关的制 度是 A 丞相制 B 郡县制 C 刺史制 D 分封制 18 2 分 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开始于 第 6 页 共 14 页 A 夏朝 B 商朝 C 秦朝 D 汉 19 2 分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A 兵马俑 B 司母戊鼎 C 竹木简 D 铁农具 20 2 分 西周建立后 今天潍坊一带除齐国外 还有纪国 莱国和杞国等诸侯国 这些诸侯对天子的义务 是 A 交纳租税 B 治理郡县 C 镇守疆土 D 监察百官 21 2 分 武王伐纣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周武王率兵打败商朝军队的关键一战是在 A 阪泉 B 涿鹿 第 7 页 共 14 页 C 牧野 D 巨鹿 22 2 分 中国古代文明既是一部科技文明史 也是一部制度文明史 下列两幅示意图中的制度分别是 A 夏 世袭制 西汉 封国制 B 商 奴隶制 元 行省制 C 西周 分封制 秦朝 中央集权制 D 唐 科举制 明 三司制 23 2 分 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半坡原始居民 24 2 分 1982 年 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下列 表述正确的是 A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 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 C 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 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 第 8 页 共 14 页 25 2 分 我中华民族 天宝物华 地灵人杰 根深叶茂 源远流长 或招之聚于华夏 或去之散于五洲 天水一方 其源盖皆出于始祖轩辕也 这篇祭文是在赞颂中国古代的 A 黄帝 B 炎帝 C 大禹 D 商汤 26 2 分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公天下 变成了 私天下 始于 A 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B 禹做部落联盟首领的时候 C 启利用家族权势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 D 商汤灭夏以后 27 2 分 下列有关 甲骨文 的表述 不确切的是 A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B 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C 研究甲骨文便于了解商朝社会情况 D 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历史有了确切纪年 28 2 分 距今约 6000 多年的半坡原始聚落 是我国氏族社会时期的典型代表 当你来到陕西西安半坡村 遗址参观时 你看到了什么呢 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干栏式的 那里的居民主要以粟为生 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陶器已成为那时日常的 主要用具 A B C 第 9 页 共 14 页 D 29 2 分 下列四件青铜器均是商周时期典型作品 其中代表四川 三星堆 文化的是 A 四羊方尊 B 司母戊鼎 C 青铜立人像 D 毛公鼎 30 2 分 归类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常用方法 它可以帮助我们梳理纷乱的历史知识 形成系统的知识 网络 某同学在学习夏商周的历史时 把夏桀 商纣和周厉王归为一类 你认为他这样归类的标准是 A 他们都以残暴著称 B 他们都是亡国之君 C 他们都轻徭薄赋 勤于政事 D 改革内政 重用人才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7070 分分 第 10 页 共 14 页 31 1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上古之世 人民少而禽兽众 人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 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 用火遗迹十分集中 灰烬堆积很厚 最厚处有 6 米 材料三 上古之世 民多疾病 有关人作 钻燧取火以化腥臊 而民说之 使王天下 号之曰燧人氏 1 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2 材料二证明了什么 它所证明的史有什么意义 3 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的一个什么重要变化 从什么时代开始这种现象 32 20 分 古今中外 人们创造了许多重要的文明成果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 鼎在商周时期是重要的礼器 有一套用鼎的制度 据文献记载 天子九鼎 诸侯七鼎 大夫五鼎 元士三鼎 或一鼎 商朝时 鼎成为国家重器 文献记载 桀有昏德 鼎迁于商 商纣暴虐 鼎迁于周 材料二 岷山多梓 树 柏 树 大竹 颓随水流 坐致材木 工省用饶 都江堰修成后可充分 便利的利 用岷江水运送岷山上的木材 又灌溉三郡 开稻田 于是蜀沃野千里 号为陆海 旱则饮水浸润 雨则杜塞水门 故记曰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 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 1 根据材料一概括 鼎 具有的功能 2 结合所学知识 列举一个最能代表商朝技术的 鼎 3 材料二中的都江堰是在我国古代那一时期建成的 修建者是谁 4 根据材料二指出 都江堰具有哪些主要功能及作用 33 15 分 阅读下列反映同一人物的两则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传他与群众同甘共苦 在外 13 年 三过家门而不入 材料二 第 11 页 共 14 页 1 两则材料指的是谁 2 他为什么 三过家门而不入 3 请简单介绍他的事迹 34 20 分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今大道既隐 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 各子其子 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 礼运篇 材料二 兼制天下 立七十一国 姬姓独居 五十三人 荀子 儒效 材料三 周平王即位 把都城迁到洛邑 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 平王时期 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 诸侯以强 并弱 齐 楚 晋等开始强大起来 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握 1 材料一中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反映了史前时期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方式 请写出以这种方式产生的 部落联盟首领两个 并指出 天下为家 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 2 据材料二 西周初年 周王实行了什么制度来管理国家 大思想家孔子的家乡属于哪一封国 3 从材料三可以看出 当时诸侯已经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 这与周初分封诸侯的初衷背道而驰 那么 周 初分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4 请从正反两个方面评价春秋争霸战争的利与弊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