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D卷_第1页
粤沪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D卷_第2页
粤沪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D卷_第3页
粤沪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D卷_第4页
粤沪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粤沪版粤沪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下列情况可能出现在 1848 年的是 A 英国商人在北京天津等地做生意 B 清朝官员负责治理香港岛 C 英商迫使清朝降低进出口货物税款 D 日本商人在苏州杭州开设工厂 2 2 分 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教育月活动从 6 月 3 日开始 历史上的这一天 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领导人 民取得了禁烟斗争的胜利 这位民族英雄是 A 林则徐 B 曾国藩 C 左宗棠 D 张之洞 3 2 分 对下列图示解读准确的是 A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 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 D 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历程 4 2 分 虎门销烟浮雕被人民英雄纪念碑列为第一块浮雕因为虎门销烟 A 是世界上规模最大 最早的禁烟运动 第 2 页 共 13 页 B 是林则徐领导的 C 它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 D 因为这件事 6 月 26 日被联合国列为禁毒日 5 2 分 影视作品是反映历史的按重要手段 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作品 虎门销烟 甲午风云 火烧圆明园 末代皇帝 A B C D 6 2 分 近代某次侵华战争 侵略军的暴行是 A 命令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 洗劫后放火焚烧了圆明园 C 割占中国台湾 澎湖列岛 D 逼迫清政府开放上海口岸 7 2 分 陈旭麓在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中写到 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 话 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 其中 震撼带到了中 国社会的中枢 的事件是 A 亚罗号事件 B 马神甫事件 C 火烧圆明园 第 3 页 共 13 页 D 沙俄侵占北方领土 8 2 分 有人说 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 海盗式的扩张 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 的损失 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 获取大量赔款 B 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 增加新的通商口岸 D 允许列强在中国开办工厂 9 2 分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中没有 A 清朝封建统治的腐败 B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C 严重的自然灾害 D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赔款负担 10 2 分 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 春愁 中写道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今日 割台湾 诗中的 往事 指的是哪次战争的失败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 2 分 著名诗人丘逢甲在 春愁 中写道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涓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 年今日割台湾 割台湾 是出自下列哪个条约内容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第 4 页 共 13 页 D 辛丑条约 12 2 分 对历史史实进行比较 是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 南京条约 与 马关条约 相比 内容都 涉及 割地 赔款 开埠通商 投资办厂 A B C D 13 2 分 近代以来 思败的清政府多次被西方列强 惩罚 观察漫画 惩罚 中国 此次中国被 惩 罚 使 A 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 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C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4 2 分 1900 年 6 月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A 攫取更多的侵略权益 B 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 C 全面占领中国 第 5 页 共 13 页 D 帮助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 15 2 分 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 成为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开始的标志是 A 中美 望厦条约 的签订 B 中美 天津条约 的签订 C 美国 门户开放 政策的提出 D 辛丑条约 的签订 16 2 分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 创办军事工业 创办民用工业 筹建海军 废除科举制 A B C D 17 2 分 师夷长技 变法图强 民族 民权 民生 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 侵略与屈辱 B 救亡与探索 C 反抗与斗争 D 半殖民地化的过程 18 2 分 下图是洋务运动期间 中国工匠制造的铁甲舰 平远号 制造此舰的目的是 A 发展资本主义 B 维护清朝统治 第 6 页 共 13 页 C 发展海外贸易 D 进行科学考察 19 2 分 在 19 世纪中后期到 20 世纪初期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 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 运动比喻成 自我疗伤 温药慢治 猛药重治 其中 自我疗伤 指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20 2 分 变法通议 是梁启超阐述维新变法理论的主要著作 书中说 变法之本 在育人才 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 在变官制 梁启超认为要推行维新变法 从根本上说要改革 A 教育制度 B 政治制度 C 文化制度 D 科举制度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6 6 题 共题 共 1212 分分 21 2 分 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2 2 分 马关条约 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3 2 分 天朝田亩制度 主张建立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24 2 分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 马关条约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5 2 分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纪念的是在甲午海战中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邓世昌 26 2 分 鸦片战争发生在 18 世纪中期 第 7 页 共 13 页 三 三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9 9 分分 27 3 分 理论是行动的纲领 中国人民通过不屈不挠的解放思想的精神来逐渐打开中国当时落后的大门 结合以下小题 做出相应解答 1 太平天国颁布 规定不分男女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 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的 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3 维新人士严复等主持的 号召变法图强 成为北方最有名的报纸 28 2 分 战争期间 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火烧了圆明园 1900 年 联军进犯北京 中国首都再次沦陷 29 4 分 1898 年 6 月 11 日 光绪帝颁布 实行变法 1898 年是旧历 年 历史上 称这次变法为 变法从开始到失败 历时 103 天 因此历史上又称它为 四 四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565 分分 30 15 分 汇入工业文明的大潮 近代中国经历了屈辱 艰辛的历程 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 争取民 族独立 进行着英勇的斗争 开始了救亡图存 请回答 1 中国近代史 既是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史 又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随着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 中国社会 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完成下表 战争战后签订的条约影响 社会性质的变化 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面对这种局面 中国人民没有屈服 而是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和斗争 请写出中国人民抗争的 2 个事 件 3 从近代中国屈辱史和抗争史的学习中 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31 30 分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与抗争 奋斗与崛起 然而在前进的道路上 却始终坚持着同一个 梦想 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 始终为之进行着不懈的探索与奋斗 第 8 页 共 13 页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始于 1861 年 自此 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 变法 革命和改革的 历程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线清晰在目 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 国人每向前迈一步都异常艰难 但却 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材料三 历史学习小组 搜集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转折时期的三幅历史图片 如下图 1 请用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形成的 2 作者认为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始于 1861 年 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 变法 革命和 改革的历程 请分别说明自强 变法 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并简述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特点 3 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具有怎样的历史转折作用 4 下列重大事件都发生在图 l 到图 2 的历史阶段中 请你根据时间顺序重新排列 A 中共一大 B 开国大典 C 五四运动 D 遵义会议 其中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请标出答案序号即可 5 从图 3 至今 中国面貌发生历史巨变的原因是什么 列举从图 3 到现在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两例 说出 两点即可 6 在探索 民族复兴之路 的过程中 你认为我们应该吸取到哪些经验教训 说出两点即可 32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第 9 页 共 13 页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 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在中国近代 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手工业化 伴随着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 材料一 如图所示 材料二 在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 1898 年 6 月 光绪帝颁布 明定国是 诏书 宣 布变法 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 史称戊戌变法 材料三 2008 年 5 月 26 日 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 27 日上午拜谒了中山陵 缅 怀孙中山先生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 反对愚昧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史的什么重大事件 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2 材料二中所提到的戊戌变法出自哪个政治派别的主张 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3 材料三中提到的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有何局限性 4 根据材料四回答 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什么 并列举该运动中两位代表人物名称 第 10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1 页 共 13 页 17 1 18 1 19 1 20 1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6 6 题 共题 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